視訊加載中...
革命戰争年代,一封封家書飽含着親人間的牽挂叮囑,更承載着先輩們的革命志願和對家國的信念憧憬。
清明寄相思,緬懷英雄魂。點選上方視訊,聽讀有聲紅色家書,感受烽火歲月裡的家國情懷。

“弟準備犧牲,生是為中國,死是為中國,一切聽之而已。”
這封言語間滿含豪邁之情的家書,來自革命先烈劉伯堅。
劉伯堅,生于1895年,四川平昌人,是中國共産黨創立初期就加入組織的黨員。入黨後,他始終秉承初心,以解放工農群衆為畢生使命,為黨的事業出生入死,直至英勇就義。
1935年3月初,劉伯堅率部隊轉移突圍,在戰鬥中身中數彈,不幸負傷被捕。臨刑前五天,他給家中諸位兄嫂寫下這封家書。信中寫道,因深知自己與曾經的友人“走的道路不同”,不願“喪失革命者的人格”。铿锵有力的表達,擲地有聲的聲明,充分展現了劉伯堅在革命原則問題上毫不妥協的政治信念。
信中還詳細交代了兒子的下落,他懇請親人找回孩子幫助養育,并申明自己“為着中國民族就為不了家和個人”,請求兄嫂了解。
生死為國是對劉伯堅短暫一生的最好總結。他身上展現出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和奉獻犧牲精神,激勵着無數共産黨人為實作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而不懈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