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革命战争年代,一封封家书饱含着亲人间的牵挂叮嘱,更承载着先辈们的革命志愿和对家国的信念憧憬。
清明寄相思,缅怀英雄魂。点击上方视频,听读有声红色家书,感受烽火岁月里的家国情怀。

“弟准备牺牲,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一切听之而已。”
这封言语间满含豪迈之情的家书,来自革命先烈刘伯坚。
刘伯坚,生于1895年,四川平昌人,是中国共产党创立初期就加入组织的党员。入党后,他始终秉承初心,以解放工农群众为毕生使命,为党的事业出生入死,直至英勇就义。
1935年3月初,刘伯坚率部队转移突围,在战斗中身中数弹,不幸负伤被捕。临刑前五天,他给家中诸位兄嫂写下这封家书。信中写道,因深知自己与曾经的友人“走的道路不同”,不愿“丧失革命者的人格”。铿锵有力的表达,掷地有声的声明,充分体现了刘伯坚在革命原则问题上毫不妥协的政治信念。
信中还详细交代了儿子的下落,他恳请亲人找回孩子帮助养育,并申明自己“为着中国民族就为不了家和个人”,请求兄嫂理解。
生死为国是对刘伯坚短暂一生的最好总结。他身上展现出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奉献牺牲精神,激励着无数共产党人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