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毛主席為徐遲題字“詩言志”書法:莊重沉穩,行中見楷

作者:翰墨書道

“詩言志”這句話出于古書《尚書·舜典》,原句是“詩言志,歌永言”。“詩言志”的意思是說人們創作的詩歌能夠完全表達作者的所思所想或情感、志趣,表達作者的世界觀,審美理想。比如詩人屈原的詩作,就寄托了自己對家園的憂患和哀傷,甚至後來的詩人就直接以詩為媒來抒發自己的情感,對世界的看法。《毛詩序》中也強調了詩的這種“吟詠性情”或表達意志的功能作用。是以,在《毛詩序》中說:

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

并進一步指出“情動于中而形于言”。現代詩人艾青也認為:詩是一個心靈的活的雕塑。

我們看毛主席的詩詞同樣如此,表達了自己的情志,甚至中國革命的情志。1954年毛主席在重慶的一次聚會上,詩人徐遲曾經向毛主席請教關于詩應該怎樣寫的問題時,毛主席為徐遲題寫了三個字作以回答就是這三個字:“詩言志”。

毛主席為徐遲題字“詩言志”書法:莊重沉穩,行中見楷

題字改用了豎寫形制,點畫縱長,頗具毛主席的書法個性風格。雖然其點畫呈斜勢,但縱軸垂直,正件作品保持了題字的莊重沉穩。

毛主席為徐遲題字“詩言志”書法:莊重沉穩,行中見楷

“詩”字左旁以簡筆粗壯上挑,右半成反弓形呼應,加之筆酣墨濃,點畫厚實,使這一個字在整件作品中顯得特别突出。這也也一方面表達作者所思所想,其意在言“詩”之思。從章法上看,這一個字的粗重墨濃,和落款題字以及右下的空白,構成了極其鮮明的對比。使得作品通篇既有變化又協調和諧,非常生動。

毛主席為徐遲題字“詩言志”書法:莊重沉穩,行中見楷

“言”字以楷法為主,整體放左抑右,重心偏右。首點穿插與“詩”字右下,與“詩”字構成整體。橫畫的左放與“詩”字右上部分的“土”字右上仰構成了另外一種關系。二字重心落與“言”字的“口”部,不可謂不巧妙,獨具匠心,别具一格。

毛主席為徐遲題字“詩言志”書法:莊重沉穩,行中見楷

“志”字采取了上左下右的錯落有緻的處理方式。這本身就是依據原字的字形構形與字勢特點而經營,看似無奇,實則大膽精巧,氣魄恢宏,令人蕩氣回腸。“心”字二點的右移,特别是最後一點幾乎橫畫水準,可謂出奇制勝之神來之筆。

整體看作品,前兩個字用筆以方為主,厚重樸茂,自然大方,“志”字則相反,以柔克剛,以圓筆為主,但和上兩個字相比較,并不弱。特别是與左則的落款“毛澤東”三字的穿插避就,和諧統一,更進一步加強了“志”字的氣勢。

毛主席為徐遲題字“詩言志”書法:莊重沉穩,行中見楷

在與“詩”字的強勢構成了一種絕妙的對比關系。稱毛主席為書法空間構形大師都不為過。賞其作品無不歎為觀止,感其雄才大略,揮斥方遒之氣魄與此六字亦可見其心胸與才識之超邁。

毛主席的書法有此造詣一方面與其學識智慧有關,更重要的是與其為了中國解放的革命生涯有關,或許正是或者才是其書法作品具有古今不可比拟與超越的氣魄與魅力。大筆一揮天地驚,正是毛主席的心路與精神之寫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