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徐遲:中國報告文學的先驅,一口氣用66個水晶晶,點亮了故鄉01、“水晶晶的童年”:南浔少年,帶着故鄉的靈氣,迎接屬于中國人的春天02、“水晶晶的靈魂”:用一隻可以生花的妙筆,寫活了南浔,點亮了中國03、“水晶晶的愛”:對人世間不變的愛,是文人的骨氣,更是故鄉給予的底氣

作者:憶子讀書
南浔古鎮有三美,一曰環境美,小橋流水人家,古樸中透着靜谧與高貴;二曰文化美,幾千年的沉澱與發展,它的湖筆、湖絲享譽海内外,它的富甲天下;三曰人才美,這裡人才濟濟,中西合璧,作家徐遲就是其中的一位。

1996年12月裡的某天,天氣格外陰冷。

一位82歲的老人躺在醫院的病床上,面帶微笑,叮囑家人,給他帶點厚實的衣服過來,還問家裡燃油的取暖器費不費電。

等親人離開後,他安靜地躺在床上,雙眼帶着光,偏頭凝視着窗外,久久未言……

當天深夜,值班護士拿着手電筒過來查房,走到老人床前時,卻不見他人。

這可急壞了護士。

她找遍了每個角落,又跑去廁所找了一圈,但還是沒找到;回來後,同病房的一位老人,向她指了指窗外。護士來到窗前,向下一看,便悲哭起來。

這位老人,在82歲高齡時,選擇用跳樓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他,就是著名作家徐遲。

徐遲:中國報告文學的先驅,一口氣用66個水晶晶,點亮了故鄉01、“水晶晶的童年”:南浔少年,帶着故鄉的靈氣,迎接屬于中國人的春天02、“水晶晶的靈魂”:用一隻可以生花的妙筆,寫活了南浔,點亮了中國03、“水晶晶的愛”:對人世間不變的愛,是文人的骨氣,更是故鄉給予的底氣

對于他的離世,國人悲痛不已;但對于他的文字,國人一直記憶猶新。

也許,徐老終結自己生命的方式,我們後人難以了解,但他留給我們的文字财富,卻足以讓我們受益匪淺。在他生前最後一部長篇著作《江南小鎮》中,我似乎看到了一個耄耋老人,正吃力地坐在電腦前,一口氣連用66個“水晶晶”,訴說了自己對故鄉濃濃的眷戀之情……

江南小鎮南浔,是作家徐遲的故鄉。

都說江南産美女,但南浔古鎮除了産美女,還“盛産”富商;曆史上鼎鼎有名的“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說的就是南浔的大富商們。

徐家,就列位于“七十二金狗”之中。

同時,世代居住在南浔的徐家,除了有錢,還很有才。徐遲的先輩們有中舉人、秀才、太學生、國學生……真是人才濟濟,詩書飄香。

徐遲:中國報告文學的先驅,一口氣用66個水晶晶,點亮了故鄉01、“水晶晶的童年”:南浔少年,帶着故鄉的靈氣,迎接屬于中國人的春天02、“水晶晶的靈魂”:用一隻可以生花的妙筆,寫活了南浔,點亮了中國03、“水晶晶的愛”:對人世間不變的愛,是文人的骨氣,更是故鄉給予的底氣

少年徐遲,在外受南浔“湖筆”文化的熏陶,在内受家族文化的教養,很快成長為一個博學有志的愛國文學青年。

自18歲讀大學起,徐遲就開始發表散文和詩作,走上了專業的文學創作之路,發表了許多脍炙人口的小說、散文和詩歌等。

1946年,有了名氣的徐遲,回到故鄉南浔,安心當起了老師;3年後,他親自帶領一批學生,跑去湖州迎接解放軍,親眼見證了古樸的家鄉,在戰亂連天的年代裡,保持了一份獨有的完整與和平。

“多麼美麗的早晨啊!路邊都開滿了各種野花,我一路走着,一邊兒采撷它們,直到手上有了一大把光輝燦爛的,五彩缤紛的,鮮麗的花束。這是我準備好了,要獻給我遇見的第一個解放軍的。”

我想,徐遲身上的純與正,總帶着故鄉的靈動,它就像一位諄諄善教的母親,既溫柔又強韌,指引着南浔少年們勇敢追夢,迎接屬于中國人的春天。

徐遲:中國報告文學的先驅,一口氣用66個水晶晶,點亮了故鄉01、“水晶晶的童年”:南浔少年,帶着故鄉的靈氣,迎接屬于中國人的春天02、“水晶晶的靈魂”:用一隻可以生花的妙筆,寫活了南浔,點亮了中國03、“水晶晶的愛”:對人世間不變的愛,是文人的骨氣,更是故鄉給予的底氣

少年徐遲

新中國成立後,全國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人們内心除了興奮,還有對新生活的滿滿期望。

當然,徐遲也不例外。

他離開故鄉,去了北京,參加了第一次文代會,憧憬着祖國文化的再次繁榮。他用一隻可以生花的筆,勇敢地跨出了好幾個“第一步”。

徐遲的英語非常好,早年就翻譯了《瓦爾登湖》、《托爾斯泰轉》、《巴黎的陷落》等海外名著,是以,他到北京後,就負責編輯英文刊物《人民中國》。

可以說,徐遲是新中國成立後第一批對外刊物的負責人。

1950年,抗美援朝戰争爆發,徐遲兩次奔赴前線,在戰火中寫下了《平壤被炸目擊記》、《走過那被蹂躏的土地》等戰地通訊,向國人們傳達了很多第一手資訊。

作為一個文人,勇敢至此,令人佩服。

徐遲:中國報告文學的先驅,一口氣用66個水晶晶,點亮了故鄉01、“水晶晶的童年”:南浔少年,帶着故鄉的靈氣,迎接屬于中國人的春天02、“水晶晶的靈魂”:用一隻可以生花的妙筆,寫活了南浔,點亮了中國03、“水晶晶的愛”:對人世間不變的愛,是文人的骨氣,更是故鄉給予的底氣

1957年,他和臧克家共同創立了代表中國詩歌最高水準的刊物《詩刊》,鼓舞人們寫詩品詩;4年後,他為了支援三峽水壩建設,舉家遷往武漢,深入長江水利工地工作生活。

在徐老的身上,你看到的不僅僅是一個文人,更像一個奔走在前線的鬥士。

十年浩蕩後,文學圈裡死氣沉沉,徐老打破陳規,用一篇報告文學《哥德巴赫猜想》,使得科學工作者第一次進入了大衆的視線。數學家陳景潤、地質學家李四光、植物學家蔡希陶、實體學家周培源……一個一個勤懇敬業的科學家,在他的筆下,頓時有了立體感。

當然,他的焦點不僅在無私奉獻的人身上,還在那默默無聞卻一直給予他人生力量的故鄉上。

1989年,75歲的徐老,硬是逼着自己學會了電腦,在鍵盤上一字一字慢慢敲打,終于寫成了長篇自傳體小說《江南小鎮》。

4年後,《江南小鎮》發表了,那個靜谧已久的古鎮南浔,再一次為人所熟知。

徐遲:中國報告文學的先驅,一口氣用66個水晶晶,點亮了故鄉01、“水晶晶的童年”:南浔少年,帶着故鄉的靈氣,迎接屬于中國人的春天02、“水晶晶的靈魂”:用一隻可以生花的妙筆,寫活了南浔,點亮了中國03、“水晶晶的愛”:對人世間不變的愛,是文人的骨氣,更是故鄉給予的底氣
這個水晶晶的小鎮, 水晶晶的倒影。 映出這個水晶晶的世界! 這是呵,這裡是我水晶晶的家鄉!

《江南小鎮》是徐老一生最後的作品。遊子之心,思鄉之切,躍然紙上。

在這部作品裡,徐老用熟稔的文筆,寫活了家鄉的稀世之美,不僅有靜谧的山水景色、精巧的石拱橋,也有富含文化底蘊的古建築,如小蓮莊、嘉業堂藏書樓、劉氏梯号、張靜江故居、南浔文園…… 每種景緻都很迷人,除了美,還帶有書香氣。

徐遲:中國報告文學的先驅,一口氣用66個水晶晶,點亮了故鄉01、“水晶晶的童年”:南浔少年,帶着故鄉的靈氣,迎接屬于中國人的春天02、“水晶晶的靈魂”:用一隻可以生花的妙筆,寫活了南浔,點亮了中國03、“水晶晶的愛”:對人世間不變的愛,是文人的骨氣,更是故鄉給予的底氣

同時,徐老回顧了自己的前半生。戰亂年代裡,他去過上海、香港、重慶,四處流亡,憂心國與家,盼望人間早日回歸正道。

也許,人在亂世中,回歸故鄉,是一種讓心靈獲得安甯的最好方式。

是以,抗日戰争結束後,他毅然回到闊别已久的故鄉,做了一名教書匠。隻是,愛國情深的徐遲,在故鄉隻待了3年,便又匆匆北上,為社會為人生盡心盡力。

對他來說,故鄉一直在心頭,但又一直很遙遠。

是以,《江南小鎮》是徐老的自傳,也是他對故鄉的眷戀,更是對故鄉的感激與自豪。也許無數次,他在心裡輕輕呼喚:那麼美的地方,就是我的故鄉!

而徐老筆下的南浔,變得更加迷人多姿。

也許,是徐遲,成就了南浔的美名;同時,也是南浔,成就了徐遲輝煌的一生。

(我是@憶子讀書,歡迎關注我,人生路上一起讀别人的故事,學會自我成長。)

徐遲:中國報告文學的先驅,一口氣用66個水晶晶,點亮了故鄉01、“水晶晶的童年”:南浔少年,帶着故鄉的靈氣,迎接屬于中國人的春天02、“水晶晶的靈魂”:用一隻可以生花的妙筆,寫活了南浔,點亮了中國03、“水晶晶的愛”:對人世間不變的愛,是文人的骨氣,更是故鄉給予的底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