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世民殺死親外甥,姐姐苦苦哀求,姐弟倆互相對拜

李世民的父親李淵共有五個兒子、六個女兒。其中有一個女兒李氏,嫁給了華州刺史趙慈景。趙慈景是曆史上著名的孝子和帥哥,李淵因為趙慈景帥氣,就把女兒嫁給了他。

李淵太原起兵的時候,趙慈景作為反賊的家屬,被隋朝抓起來要砍頭。關鍵時刻,隋朝守将覺得造反的人是李淵不是趙慈景,就放了他一馬,将他收監。

李淵起義後,率領大軍打進長安城的時候,從大牢裡放出了女婿趙慈景。李淵将女兒李氏封為長廣公主,趙慈景被封為驸馬都尉。

李世民殺死親外甥,姐姐苦苦哀求,姐弟倆互相對拜

長廣公主(?—648年),李姓,名字不詳,隴西成紀(今甘肅省秦安縣人)。唐高祖李淵的第五女,唐太宗李世民的姐姐。

武德初年,李氏改封長廣公主,後來改封桂陽公主。她育有兩個兒子趙節、趙斌(趙慈景還有一個兒子叫趙質,應是庶子)。

李淵太原起兵時,趙慈景在長安,别人勸他趕緊跑,他不願丢下年邁的母親,和窦誕、李神符等一起被抓進大牢,直到李淵率軍攻下長安,他才被放出來。

李淵當上皇帝後,趙慈景因功拜開化郡公,為相國府文學,進兵部侍郎,領行軍總管,被李淵派去打河東守将堯君素,戰死。

武德初,長廣公主改嫁第二任丈夫、中書令(即宰相)楊師道。

此時,她與第一任丈夫趙慈景所生的兒子趙傑與太子李承乾一起謀反,被他的舅舅、唐太宗李世民賜死。

李世民殺死親外甥,姐姐苦苦哀求,姐弟倆互相對拜

玄武門之變後,唐太宗李世民登上了皇位,成為了新皇帝。他下令賜死趙傑和李承乾。

當時主審此案的除了大臣長孫無忌外,還有趙節的後父、中書令楊師道;楊師道為趙節說情,得罪了唐太宗,從中書令降為吏部尚書。

桂陽公主見兒子被捕,将要被賜死,趕快跑到弟弟、唐太宗李世民那裡求情。公主跪着磕頭如搗蒜(“泣謝子罪”)。李世民也哭着說:國法為重。他拒絕了姐姐的請求。

這麼做,其實也很好了解。趙節再怎麼說,也是桂陽公主十月懷胎生下來的親兒子。作為母親,桂陽公主母性大發。

桂陽公主的反應,可以說是一個母親的正常反應。哪個母親都不希望自己的兒子去死,隻要有一線希望救兒子的性命,母親就會用百分之一百二十的努力去争取。

而桂陽公主身為李世民的姐姐,當時給弟弟李世民行了叩頭拜謝的大禮。李世民看到姐姐磕頭如搗蒜,也是左右為難啊。

謀反是十惡不赦的第一大罪。李世民如果把外甥趙節放了,法律的威懾力就沒有了。皇親國戚們見到謀反都可以不殺,恐怕就會紛紛铤而走險,效仿趙節。

但要是執意要把趙節殺了,李世民又感覺對不起苦苦哀求的姐姐。

李世民殺死親外甥,姐姐苦苦哀求,姐弟倆互相對拜

關鍵時刻,李世民也使出了終極大招,他也跪在地上,跟姐姐桂陽公主對拜。

大家要知道,李世民是天子啊。他的膝蓋,隻跪天地父母。桂陽公主雖然是他的親姐姐,但是也受不起天子弟弟李世民的一拜啊。

李世民一邊與姐姐對拜,一邊哭着說:“國家有法度,該獎賞的時候,就是仇人也要賞。該處罰的時候,就是親戚也不要包庇縱容。不是弟弟我要殺趙節,是國家的法度要殺趙節啊。為了國家法度的尊嚴,弟弟我隻能對不起姐姐了!”(上亦拜泣曰:“賞不避仇雠,罰不阿親戚,此天下至公之道,不敢違也,以是負姊。”

姐姐李氏哭,弟弟李世民也哭。姐姐拜,李世民也拜。桂陽公主此時看到這個情況,知道弟弟李世民鐵了心要殺趙節。桂陽公主沒辦法,隻好和弟弟抱頭痛哭一場,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李世民殺死親外甥,姐姐苦苦哀求,姐弟倆互相對拜

這件事情,還有另外一種說法 。

這種說法認為,李世民殺了趙節之後,才去公主府上安撫桂陽公主。桂陽公主向弟弟表示了道歉的意思。李世民回拜安撫姐姐。

對于這種說法,筆者不予采信。原因很簡單,《資治通鑒》記載得清清楚楚,李世民四月初一發現太子謀反。四月初六廢了太子李承乾,四月初七立李治為太子,四月初八就駕幸公主府。從廢太子到駕幸公主府短短的兩天時間裡,李世民來不及殺趙節。這個時候的趙節,應該是判了死刑,在死牢裡等待秋決。

這件事情最後的結果是,發動叛亂的幾個人,包括李世民的兒子李承乾、李世民的外甥、趙節和大臣杜荷、侯君集都被李世民殺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