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的父亲李渊共有五个儿子、六个女儿。其中有一个女儿李氏,嫁给了华州刺史赵慈景。赵慈景是历史上著名的孝子和帅哥,李渊因为赵慈景帅气,就把女儿嫁给了他。
李渊太原起兵的时候,赵慈景作为反贼的家属,被隋朝抓起来要砍头。关键时刻,隋朝守将觉得造反的人是李渊不是赵慈景,就放了他一马,将他收监。
李渊起义后,率领大军打进长安城的时候,从大牢里放出了女婿赵慈景。李渊将女儿李氏封为长广公主,赵慈景被封为驸马都尉。

长广公主(?—648年),李姓,名字不详,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高祖李渊的第五女,唐太宗李世民的姐姐。
武德初年,李氏改封长广公主,后来改封桂阳公主。她育有两个儿子赵节、赵斌(赵慈景还有一个儿子叫赵质,应是庶子)。
李渊太原起兵时,赵慈景在长安,别人劝他赶紧跑,他不愿丢下年迈的母亲,和窦诞、李神符等一起被抓进大牢,直到李渊率军攻下长安,他才被放出来。
李渊当上皇帝后,赵慈景因功拜开化郡公,为相国府文学,进兵部侍郎,领行军总管,被李渊派去打河东守将尧君素,战死。
武德初,长广公主改嫁第二任丈夫、中书令(即宰相)杨师道。
此时,她与第一任丈夫赵慈景所生的儿子赵杰与太子李承乾一起谋反,被他的舅舅、唐太宗李世民赐死。
玄武门之变后,唐太宗李世民登上了皇位,成为了新皇帝。他下令赐死赵杰和李承乾。
当时主审此案的除了大臣长孙无忌外,还有赵节的后父、中书令杨师道;杨师道为赵节说情,得罪了唐太宗,从中书令降为吏部尚书。
桂阳公主见儿子被捕,将要被赐死,赶快跑到弟弟、唐太宗李世民那里求情。公主跪着磕头如捣蒜(“泣谢子罪”)。李世民也哭着说:国法为重。他拒绝了姐姐的请求。
这么做,其实也很好理解。赵节再怎么说,也是桂阳公主十月怀胎生下来的亲儿子。作为母亲,桂阳公主母性大发。
桂阳公主的反应,可以说是一个母亲的正常反应。哪个母亲都不希望自己的儿子去死,只要有一线希望救儿子的性命,母亲就会用百分之一百二十的努力去争取。
而桂阳公主身为李世民的姐姐,当时给弟弟李世民行了叩头拜谢的大礼。李世民看到姐姐磕头如捣蒜,也是左右为难啊。
谋反是十恶不赦的第一大罪。李世民如果把外甥赵节放了,法律的威慑力就没有了。皇亲国戚们见到谋反都可以不杀,恐怕就会纷纷铤而走险,效仿赵节。
但要是执意要把赵节杀了,李世民又感觉对不起苦苦哀求的姐姐。
关键时刻,李世民也使出了终极大招,他也跪在地上,跟姐姐桂阳公主对拜。
大家要知道,李世民是天子啊。他的膝盖,只跪天地父母。桂阳公主虽然是他的亲姐姐,但是也受不起天子弟弟李世民的一拜啊。
李世民一边与姐姐对拜,一边哭着说:“国家有法度,该奖赏的时候,就是仇人也要赏。该处罚的时候,就是亲戚也不要包庇纵容。不是弟弟我要杀赵节,是国家的法度要杀赵节啊。为了国家法度的尊严,弟弟我只能对不起姐姐了!”(上亦拜泣曰:“赏不避仇雠,罚不阿亲戚,此天下至公之道,不敢违也,以是负姊。”
姐姐李氏哭,弟弟李世民也哭。姐姐拜,李世民也拜。桂阳公主此时看到这个情况,知道弟弟李世民铁了心要杀赵节。桂阳公主没办法,只好和弟弟抱头痛哭一场,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这件事情,还有另外一种说法 。
这种说法认为,李世民杀了赵节之后,才去公主府上安抚桂阳公主。桂阳公主向弟弟表示了道歉的意思。李世民回拜安抚姐姐。
对于这种说法,笔者不予采信。原因很简单,《资治通鉴》记载得清清楚楚,李世民四月初一发现太子谋反。四月初六废了太子李承乾,四月初七立李治为太子,四月初八就驾幸公主府。从废太子到驾幸公主府短短的两天时间里,李世民来不及杀赵节。这个时候的赵节,应该是判了死刑,在死牢里等待秋决。
这件事情最后的结果是,发动叛乱的几个人,包括李世民的儿子李承乾、李世民的外甥、赵节和大臣杜荷、侯君集都被李世民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