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在汕頭的暮夏午後,吃老媽宮粽球和一個叫鲎粿的米糕,回味悠長

在汕頭的暮夏午後,吃老媽宮粽球和一個叫鲎粿的米糕,回味悠長
在汕頭的暮夏午後,吃老媽宮粽球和一個叫鲎粿的米糕,回味悠長

又快要到端午了,突然想起曾經在汕頭吃的汕頭的老媽宮粽球和一個叫鲎粿的米糕了。

大約是六年前,我帶隊和@董克平 董老師去汕頭拍美食紀錄片《搜鮮記》,去的時候是個暮夏的午後,@張新民 張老師帶着在汕頭尋找美味和拍攝,走過一片老城區,他說,這附近有一家老媽宮粽球店,值得去嘗嘗。

在汕頭的暮夏午後,吃老媽宮粽球和一個叫鲎粿的米糕,回味悠長
在汕頭的暮夏午後,吃老媽宮粽球和一個叫鲎粿的米糕,回味悠長
在汕頭的暮夏午後,吃老媽宮粽球和一個叫鲎粿的米糕,回味悠長
在汕頭的暮夏午後,吃老媽宮粽球和一個叫鲎粿的米糕,回味悠長
在汕頭的暮夏午後,吃老媽宮粽球和一個叫鲎粿的米糕,回味悠長

于是輾轉而去,好像是在一條叫升平路的路頭,這是汕頭老城區的一條老街道了,路邊的房子有些破舊了,卻很有老城的味道,人很少,有一間中藥店和老皮鞋店讓老虎很是驚喜,那種老式的招牌在現在已經是很少見了。

先去看的天後宮,也就是老百姓說的老媽宮。有人在虔誠的上香,看到院子裡的牆上有彩繪的老虎,還去合了張影。

在汕頭的暮夏午後,吃老媽宮粽球和一個叫鲎粿的米糕,回味悠長
在汕頭的暮夏午後,吃老媽宮粽球和一個叫鲎粿的米糕,回味悠長
在汕頭的暮夏午後,吃老媽宮粽球和一個叫鲎粿的米糕,回味悠長
在汕頭的暮夏午後,吃老媽宮粽球和一個叫鲎粿的米糕,回味悠長
在汕頭的暮夏午後,吃老媽宮粽球和一個叫鲎粿的米糕,回味悠長

老媽宮粽球的店就在旁邊的一條小巷子裡,不細心去找還真不容易發現。一塊木匾确切來說是幾塊扣闆扣起來,已經被油煙熏的黃黃的,上面貼着“老媽宮粽球”的招牌,還有“著名”兩個字兒。

一個老師傅,坐在店門前,擺着潮汕人标志性的三杯一蓋碗的喝茶工具,泡了濃濃的茶,聽着收音機,兀自喝的個興高采烈。見我在用相機拍他,還舉杯相邀,笑起來很是爽朗。

在汕頭的暮夏午後,吃老媽宮粽球和一個叫鲎粿的米糕,回味悠長
在汕頭的暮夏午後,吃老媽宮粽球和一個叫鲎粿的米糕,回味悠長
在汕頭的暮夏午後,吃老媽宮粽球和一個叫鲎粿的米糕,回味悠長

店不大,就一間,幾個師傅在屋裡包着粽子。靠店門口的地方一口不鏽鋼大鍋裡滿滿的煮着一鍋粽球,初看,與一般粽子差別也不是很大,就是個頭超大,捆紮的有棱有角的。剛才喝茶的師傅告訴老虎,這粽球看似簡單,但實則裡面還真有講究,糯米要洗淨淘水晾幹後下鍋用豬油炒過,加魚露還是什麼我忘記了,再炒,米粒要晶瑩透亮,油香潤滑以後,用粽葉、鹹草包裹紮成六角球形。

餡子有幾種,之前拍攝吃各種美食吃得太多太撐,是以我隻吃了一種甜的,似乎有綠豆沙的感覺,能吃出明顯的豬油的香,香甜且糯。同行的朋友吃的一個鹹的,說是似乎有香菇和臘腸蝦米的味道。

在汕頭的暮夏午後,吃老媽宮粽球和一個叫鲎粿的米糕,回味悠長

在這裡還看到了一樣以前從沒見過吃過的東西,叫鲎粿,張新民老師告訴老虎,在汕頭,鲎粿好久前就有了,《潮陽縣志》載:“潮邑鲎粿乃粉粿中之精品,清康熙年間也以奉客。而粉粿則唐乃有之。”

鲎是在海裡的一種甲殼類節肢動物,鲎的祖先出現在地質曆史時期古生代的泥盆紀,當時恐龍尚未崛起,原始魚類剛剛問世,随着時間的推移,與它同時代的動物或者進化或者滅絕,而惟獨隻有鲎,從4億多年前問世至今仍保留其原始而古老的相貌,是以有“活化石”之稱。

鲎,體形圓,尾堅硬,形似鞭劍。而鲎粿亦形圓,一邊凸出似桃狀,似帶尾的鲎肉,是以叫“鲎粿”,這是從形而來的說法。突然想起來,曾經在張老師家裡見過一個很久以前做的“鲎”的标本,真的很是形象。

在汕頭的暮夏午後,吃老媽宮粽球和一個叫鲎粿的米糕,回味悠長

做鲎粿的老師傅說,鲎粿最傳統的做法是要将大米煮成稀粥冷卻,然後按比例混和薯粉,現在多是磨為米漿了,然後和鲎肉鲎汁攪勻盛在粿模内,為了更像鲎的形狀,是以粿模多為蟠桃型,再加入鮮蝦和肉碎,還有鮮鱿香菇鹧鸪蛋等食材,蒸熟後脫去馃模,放進油鍋内熱油浸熟,至粿心熟透,粿面金黃通透即好。

自從鲎被國家列為保護生物禁捕後,鲎粿便多采用花蟹蝦蚶蛏子等制作鲎粿餡,但鲎粿這種做法卻保留了下來,風味不遜鲎肉,主要吃的就是那股子海鮮的味。

聽完再看,果然在店門口看到在一個油鍋裡炸着一桃狀食物,色澤金黃通透,卻能看到裡面有蝦仁,鹌鹑蛋,肉沫什麼的,蘸料有沙茶醬、醬油和辣醬等幾種選擇,嘗了一塊,入口軟韌微彈,内裡卻是熱透嫩滑,有米香蝦香肉香,蘸點醬油和辣醬,鮮、辣、香、鹹,混合起來倒是芳香可口。

在汕頭的暮夏午後,吃老媽宮粽球和一個叫鲎粿的米糕,回味悠長
在汕頭的暮夏午後,吃老媽宮粽球和一個叫鲎粿的米糕,回味悠長
在汕頭的暮夏午後,吃老媽宮粽球和一個叫鲎粿的米糕,回味悠長

吃完走後,聽張老師說,老媽宮粽球店裡,曾懸挂着一塊寫着“食定正知”的玻璃匾,這四個字的潮汕話意思是,隻有吃了并且仔細品味以後,才真正知道它的好味道。由于老媽宮粽球的出名,這四個字竟也跟着流傳開去。“老媽宮粽球——食定正知”成為潮汕人們的一句口頭俗語了。

在的時候我并沒有沒注意,但回頭想想,這句話真的很有道理。這美味的鲎粿和樸素的話語裡卻似乎蘊含了極其深的人生哲理。

“食定正知”,真的很對。食,如此,人生,又何嘗不是呢?

在汕頭的暮夏午後,吃老媽宮粽球和一個叫鲎粿的米糕,回味悠長
在汕頭的暮夏午後,吃老媽宮粽球和一個叫鲎粿的米糕,回味悠長
在汕頭的暮夏午後,吃老媽宮粽球和一個叫鲎粿的米糕,回味悠長

堅持原創美食文章,央視《味道運河》《吃貨傳奇》美食顧問,美食紀錄片《搜鮮記》總策劃王老虎與你共同搜尋舌尖上的“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