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劉備陣營十大謀臣的人生結局

熟讀三國曆史,劉備從一個織席販履的落魄人,通過亂世成長為一國之君,離不開其身邊的謀臣和武将的貢獻。說起武将,劉備手下戰将不少,關羽,張飛皆是萬人敵的猛将,魏延,黃忠,馬超也都是威震一方的勇将,趙雲,陳到,也是一身是膽的戰将。那麼劉備手下的謀臣又有哪些呢,他們又有怎麼樣的結局呢?

top 1、簡雍

劉備陣營十大謀臣的人生結局

簡雍,字憲和。涿郡人,劉備早期謀臣,年少時便與劉備相識,後跟随劉備奔走。常作為談客,往來使命,劉備圍成都時,簡雍勸說劉璋投降。不久,官拜昭德将軍,地位次于麋竺。簡雍擅于辯論、議事。性情簡單直接、不拘小節。與劉備同坐時,亦盤腿而坐,不理威儀。和除諸葛亮外的人相處時,他都獨占一榻,卧姿對話,從不屈就于人。

top 2、孫乾

劉備陣營十大謀臣的人生結局

孫乾,是劉備第一個謀臣,最初被大儒鄭玄推薦于徐州,劉備領徐州,以孫乾為從事。自徐州跟随劉備,多次作為劉備的使臣。劉備定益州後,拜孫乾為秉忠将軍,其待遇僅次于麋竺,與簡雍相同。不久便病逝。

top 3、徐庶

劉備陣營十大謀臣的人生結局

徐庶,字元直。劉備屯駐新野時,徐庶前往投奔,成為劉備在荊州事情的一個重要謀臣,并向劉備推薦諸葛亮。徐庶南下時因母親被曹操所擄獲,徐庶不得已辭别劉備,進入曹營。魏文帝時,徐庶官至右中郎将、禦史中丞。

top 4、諸葛亮

劉備陣營十大謀臣的人生結局

諸葛亮,字孔明,是劉備三顧茅廬請出來的謀臣,為劉備獻出“隆中對”宏偉的戰略計劃,并且促使劉備和東吳的聯盟,後來成為劉備的托孤大臣,主持蜀漢大政,六出祁山,最後病逝五丈原。

top 5、龐統

劉備陣營十大謀臣的人生結局

龐統,字士元,号鳳雛,漢時荊州襄陽人,是備帳下重要謀士,與諸葛亮同拜為軍師中郎将。與劉備一同入川,于劉備與劉璋決裂之際,獻上上中下三條計策,劉備用其中計。進圍雒縣時,龐統率衆攻城,不幸中流矢而亡,年僅三十六歲,追賜統為關内侯,谥曰靖侯。後來龐統所葬之處遂名為落鳳坡。

top 6、法正

劉備陣營十大謀臣的人生結局

法正,字孝直,扶風郿人,劉備帳下主要謀士。原為劉璋部下,劉備圍成都時勸說劉璋投降,而後又與劉備進取漢中,獻計将曹操大将夏侯淵斬首。法正善奇謀,深受劉備信任和敬重。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進位漢中王,封法正為尚書令、護軍将軍。次年,法正去世,終年四十五歲。法正善于奇謀,被陳壽稱贊為可比曹操帳下的程昱和郭嘉。

top 7、黃權

劉備陣營十大謀臣的人生結局

黃權,字公衡,劉備手下重要謀臣和武将,年輕時為郡吏,後被州牧劉璋召為主薄。曾勸谏劉璋不要迎接劉備,因而被外放為廣漢縣長。劉璋敗,才降劉備,被拜為偏将軍。建計取漢中,拜護軍。劉備為漢中王,仍領益州牧,以黃權為治中從事。及劉備稱帝,将伐吳,黃權勸谏而不納。以其為鎮北将軍,督江北軍以防魏師進攻。劉備伐吳敗還,而歸途隔絕,黃權不得歸,無奈之下率部降魏。

top 8、廖立

劉備陣營十大謀臣的人生結局

廖立,字公淵,武陵臨沅人,劉備手下的重用謀臣,被諸葛亮評價為荊楚一帶的奇才。劉備的荊州南部三郡(長沙、桂陽、零陵)被呂蒙偷襲後,廖立脫身奔歸劉備,劉備不責備廖立,任他為巴郡太守。但是廖立自恃奇才,公然批評先帝(劉備)一再失策、導緻荊州覆滅、關羽身死、夷陵之敗損兵折将等等,他還诽謗衆臣,最終廖立被廢為民,最後在得知諸葛亮的死訊時,廖立郁郁而終。

top 9、馬良

劉備陣營十大謀臣的人生結局

馬良,字季常,因眉毛中有白毛,人稱白眉馬良,襄陽宜城人,劉備伐吳事時期重用的謀臣。建安十四年(209年),劉備擔任荊州牧,征召馬良為州從事。馬良與諸葛亮關系友善,曾奉命出使東吳,受到孫權恭敬的接待。章武元年(221年),劉備稱帝,建立蜀漢政權,任命馬良為侍中。章武二年(222年),劉備東征東吳,派馬良招納五溪少數民族。同年,劉備在夷陵之戰中兵敗,馬良也遇害身亡。

top 10、習祯

劉備陣營十大謀臣的人生結局

習祯,字文祥,荊楚俊傑,蜀漢陣營傑出的人才。《襄陽記》:習祯有風流,善談論,名亞龐統,而在馬良之右。其才華,僅此龐統,比馬良還要高。初為劉表帳下官員,後投奔劉備,官至廣漢太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