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斯福這位二戰總統,在美利堅的曆史上可以說跟林肯是一個檔次的。但是羅斯福他并沒有看到二戰勝利的那一天,他在1945年4月12日就離開了人世,但戰争不允許人們太多悼念,很快杜魯門就接過了羅斯福的權柄,帶領美利堅赢得了二戰的勝利。

但是這份榮耀,本來就是屬于羅斯福的,現在提起二戰曆史,大家都是說羅斯福,很少有提起杜魯門的,不過有一件事情,杜魯門卻需要背上一口大鍋,那就是小男孩和胖子這兩顆原子彈,是杜魯門下令投擲的。在戰後一系列基本問題的處理上,杜魯門應該是按照羅斯福的既定政策進行的,包括成立聯合國,這是1942年就已經出現的雛形,在二戰後正式成立了。
一直到今天,人類的文明體系依然是以聯合國為中心運轉的。杜魯門首創了杜魯門主義的外交方針,也配合丘吉爾開啟了冷戰的鐵幕。從整體上看,我們并不認為杜魯門是一個有什麼首創精神的上司者,他的任期内依然在奉行着羅斯福的新政方針,所采取的一些行政舉措,也無非是就坡下驢,順水推舟。
杜魯門隻是在一個關鍵的曆史時期成為了美利堅的掌舵者,因而在一些事件當中留下了自己的名字。說實話,不是杜魯門也沒什麼不行。相比羅斯福,羅斯福是一個創造時代的人,他将美利堅從經濟蕭條中拯救了出來,并成為二戰勝利的最大功臣之一。
杜魯門隻不過是那個摘取蘋果的幸運兒。大家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