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八線這麼長,美軍為何死咬上甘嶺?超2萬多傷亡也未拿下

作者:九魚亭

盡管上甘嶺戰役在國際上影響很大,敵我雙方也是以付出了巨大的傷亡,但此次戰役不同于以往的大規模戰役,它的戰場隻有3.7平方公裡,大兵團無法在陣地展開,以至于在進攻或防守中,雙方隻能成排、成連地“添油式增兵”。

那麼,美軍為何将戰場選擇在上甘嶺,而且一根筋地非要拿下它呢?

三八線這麼長,美軍為何死咬上甘嶺?超2萬多傷亡也未拿下

(一)談判陷入僵局,“既小又好”的上甘嶺,成為範弗裡特的目标

在很長時間裡,中朝方和美方的談判,一直處于斷斷續續的狀态,礙于志願軍實力的增強和雙方戰線的穩固,加之美國國内的反戰呼聲愈演愈烈,美方不得不走到談判桌上。然而,美方又礙于面子和不服,再次提出一系列不合理的要求。

1952年5月22日,威廉·哈裡遜接替擔任聯軍談判代表,雙方的談判重點,是戰俘遣返問題。按照日内瓦公約規定,戰争結束後,應釋放和遣返全部戰俘,而美方堅持“自願遣返”原則,實質上則是強制甄别,企圖扣留中朝戰俘。

三八線這麼長,美軍為何死咬上甘嶺?超2萬多傷亡也未拿下

于是,雙方邊談邊打,而戰俘問題一直沒有得到解決。誠然,美國是當時最強大的國家之一,其軍隊也從來沒有像在朝戰中一樣吃這麼大的虧,向中國示弱,這是美方無法接受的。

是以,談判一方面要繼續進行,因為停戰是大勢所趨,而另一方面,美方試圖通過繼續戰争,找到一個台階,或者挽回臉面,如此這般,在10月8日,美方宣布不限期休會。

很明顯,美軍不服輸,想在戰場上扳回一局,隻有這樣,他們在談判桌上才能拿到更多的主動權。

9月下旬,美國總統杜魯門給聯軍司令克拉克寫了一封信。信中,杜魯門希望美方在談判桌上,必須“措辭最強硬,不留任何讨價還價的餘地”,最重要的是,不能減輕軍事上的壓力。

三八線這麼長,美軍為何死咬上甘嶺?超2萬多傷亡也未拿下

與此同時,為了給美方施壓,迫其答應談判條件,志願軍從9月18日開始,陸續發起反擊作戰,對比聯軍士氣衰落的狀态,志願軍可謂士氣高漲。在一個月内,志願軍斃傷敵3萬以上,再次挫敗了聯軍。

在戰場上接連失利的美聯軍,終于忍無可忍,于是,範弗裡特的“攤派作戰”才孕育而出。換言之,美軍急需一場勝利來獲得談判桌的主動權,與此同時,由于各方面壓力,美軍也不想大規模擴大戰争,是以,“既小又好”的上甘嶺,便成為作戰的最佳目标。

三八線這麼長,美軍為何死咬上甘嶺?超2萬多傷亡也未拿下

(二)彭總回國對秦基偉強調:誰丢了五聖山,誰就要為曆史負責

10月5日,範弗裡特提出了“攤派作戰”計劃,其目标就是598高地(597.9高地)和“狙擊兵嶺”。

在範弗裡特看來,金化以北不到3英裡的地方,美第9軍和敵人都有工事,雙方間隔隻有200米,三角山(597.9高地)和狙擊兵嶺,那裡的敵人正好卡在我方咽喉,我軍是以損失慘重,如果能将敵人驅逐出這兩個高地,敵人将後撤1公裡。

如果美軍能拿下這兩個高地,便可以解除志願軍在此位置上的威脅,在範弗裡特看來,戰役規模不會太大,因為這兩個高地面積很小,傷亡也能很好地控制。

上甘嶺是五聖山的前沿,而五聖山是整條戰線的中路,一旦上甘嶺丢了,五聖山就會出現危險,而一旦五聖山丢了,後方則是大面積開闊地,便于美軍機械化行軍,這無疑會改變整個戰争的走勢。

三八線這麼長,美軍為何死咬上甘嶺?超2萬多傷亡也未拿下

秦基偉

對于這一點,彭總在回國前,多次對秦基偉強調:“誰丢了五聖山,誰就要為曆史負責。”當時,彭德懷已經将15軍調入五聖山防守,其原則就是五聖山絕對不能有失。

但秦基偉并不認為美軍會進攻五聖山,因為這裡山勢險要,易守難攻,美軍最佳的進攻位置則是應該是西方山,因為這裡地勢平緩,對美軍的機械化行軍更有利。

三八線這麼長,美軍為何死咬上甘嶺?超2萬多傷亡也未拿下

為此,秦基偉将15軍的主力44師放在西方山,而将善于防守的45師放在上甘嶺。範弗裡特并不糊塗,他當然希望進攻西方山的平康谷地,可一旦進攻西方山,戰争的規模就可能擴大,而第八集團軍沒有足夠的兵力。

一旦美軍攻下平康谷地,就需要繼續向北進攻。如此這般,必定遭到中朝方面的全面反攻,且美軍已經不再增兵,換言之,美軍無法繼續支援大規模作戰,而且這樣做還會給談判帶來不好的影響。

三八線這麼長,美軍為何死咬上甘嶺?超2萬多傷亡也未拿下

(三)美軍實力所限,不想發動太大規模的進攻

是時,美軍已經無法再給朝戰投入更多的部隊,是以美軍繼續發動大規模進攻是不可能的。

與此同時,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和聯軍總部認為,以重大傷亡換取地盤也沒有意義,換句話講,美軍不想要傷亡,隻想要一次勝利。

在如此窘境下,想要擴大規模不現實,不打也不可能,而且美軍在全世界各地駐軍,歐洲才是美軍的主要戰略方向,戰線太長,兵力分散、彈藥也不足,裝備上也同樣捉襟見肘,這讓美軍無可奈何。

三八線這麼長,美軍為何死咬上甘嶺?超2萬多傷亡也未拿下

在範弗裡特的計劃中,攻下上甘嶺,隻需要付出200人的代價,他做夢都沒有想到,200人卻成了2萬多人。以當時美軍的兵力和彈藥量,支撐這次小規模戰役是完全沒有問題的,但他們低估了志願軍堅守陣地的信心。

随着戰鬥時間拉長,雙方投入兵力越來越多,美軍便陷入了泥潭,克拉克和範弗裡特為了面子隻能繼續投入力量,直到輸得什麼都不剩!

(四)艾森豪威爾公開承諾:隻要我當上總統,會第一時間結束朝戰

1952年是美國競選年,而10月、11月正是大選的關鍵時刻。艾森豪威爾在競選時為自己造勢,并将朝戰的責任推給了杜魯門。艾森豪威爾曾公開承諾,隻要他當上總統,會在第一時間結束朝戰。

三八線這麼長,美軍為何死咬上甘嶺?超2萬多傷亡也未拿下

美軍在朝戰中的消耗過大,而且出動了陸軍的三分之一,海軍的二分之一,盡管美軍想全力打赢這場戰争,但時下幾乎是不可能的。

美國國内的反戰呼聲高漲,杜魯門的地位越來越尴尬,為此,杜魯門才再次給美軍施壓,要求其發動一場戰役,一方面是給他自己赢得一些面子,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能盡快迫使中朝方同意美方的停戰條件。

事後證明,杜魯門失算了,上甘嶺戰役不僅沒有給他赢得什麼威信,反而搞得他灰頭土臉。由此,我們也得出一個結論,談判是戰争的延續,隻有戰場上戰勝對手,才有可能赢得談判桌上的主動權,古往今來,皆是如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