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杭州最核心的獅峰龍井茶産地:老龍井

作者:LJC老李

杭州因山水秀美成為旅遊勝地,作為旅遊城市,它不光有着西湖的美景吸引着衆多遊客,而在西湖周邊還有很多與茶文化有關的風景如畫的景點。

杭州西湖龍井茶享譽全球,而最上等的龍井茶分獅、龍、雲、虎、梅字号。獅字号:取義“獅峰山”,稱之為獅峰龍井,當之無愧為西湖龍井茶核心的第一大産區,囊括了名震天下的獅峰山、龍井村、棋盤山,以及龍井茶發源地上天竺一帶。而核心中的核心,當屬“老龍井”處獅峰山麓的茶。而老龍井景區也是目前杭城為數不多需要購票進入的景點。

杭州最核心的獅峰龍井茶産地:老龍井
杭州最核心的獅峰龍井茶産地:老龍井

由于老龍井在獅峰山腳下,進入龍井村内沿着馬路走,直到沒有路了就到了景區。再進入就隻有上獅峰山的道。其中景區内這條道就是當年乾隆皇帝來龍井獅峰上山采茶的道,也稱之為“禦道”,左邊還有條山道也可以上山。就沿着滾滾而下的溪流的山路繞道前行,一來可以去山上觀賞茶園景色,二來也可以鍛煉自己的身體。

杭州最核心的獅峰龍井茶産地:老龍井
杭州最核心的獅峰龍井茶産地:老龍井
杭州最核心的獅峰龍井茶産地:老龍井

山道上去就是獅峰茶園,茶園中有很多雞散養在那裡,也就不難了解這裡的“農家樂”吃的人為什麼會這麼多,畢竟食材還是不同于其它飯店的食材。沿着茶園山道上山,郁郁蔥蔥的茶壟,布滿了山坡,站在半山腰看山景,茶山如綠裙連成一片,極其秀美壯觀。沒多久右邊有條下山的路就可以進入景區,可以免費遊覽。

杭州最核心的獅峰龍井茶産地:老龍井
杭州最核心的獅峰龍井茶産地:老龍井

從後面進入景區就行走在禦道上,這個禦道是在低谷處,林木覆寫,樹蔭濃郁。在禦道旁有個湖靜卧在景區内,水中映照着山色、竹林和樹木,碧綠的湖水,原生态寂靜的畫面場景,有如進入小“九寨溝”的感覺。

杭州最核心的獅峰龍井茶産地:老龍井

九溪源

由湖水順勢跌落而下,為九溪源瀑布,也是九溪的源頭之一,另外的一處是楊梅嶺,兩處山水翻滾而下形成了九溪十八澗,最終會合流入錢塘江。飛瀑急流濺在山石,滴落在泉池,滾動在溪溝是景區的一大特色,是以在景區内耳邊總能聽到悅耳的溪流聲,使得景色充滿立體和靈動。

杭州最核心的獅峰龍井茶産地:老龍井

龍泓泉

杭州最核心的獅峰龍井茶産地:老龍井

景區内不光有獅峰湖及九溪源頭,還有名聲更大的龍泓泉,這可是與虎跑泉和玉泉相媲美的山泉水。龍井的泉共有三處,這裡的“龍泓泉”、龍井寺的“龍井泉”及翁家山滿覺隴村的一口老井叫“龍泉”。具傳當時兩村為争誰是正宗的龍井泉,打的不可開交,可想而知泉水的影響力。用龍井泉泡上獅峰龍井茶,才能正真地品味到香醇滑爽、清雅入喉的口感,而坐在景區喝上茶才是生活高品味的享受。

杭州最核心的獅峰龍井茶産地:老龍井
杭州最核心的獅峰龍井茶産地:老龍井
杭州最核心的獅峰龍井茶産地:老龍井

老龍井在山腳峽谷中,亭台樓閣深藏在山體的密林深處,樓閣和湖面的靜與溪水的歡,營造出詩畫和美妙樂曲般的動靜結合的場景。行走在景區内方能體會出“曲徑通幽處,禅房花木深”的幽深唯美的境地。

杭州最核心的獅峰龍井茶産地:老龍井
杭州最核心的獅峰龍井茶産地:老龍井

辯才與蘇轼

說到西湖龍井茶,不能不提到北宋高僧辯才,因為龍井山種茶正是始于辯才,後人是以尊其為“龍井茶鼻祖”。當時還有著名的“龍井三賢”,兩任杭州知府趙抃、杭州通判蘇轼,此三人在壽聖院内有過以茶會友的感人故事,而為後人傳為佳話。亦使龍井茶逐漸名揚天下。而辯才也圓寂老龍井壽聖院,這是2011年重建後的辯才亭及墓塔。

杭州最核心的獅峰龍井茶産地:老龍井
杭州最核心的獅峰龍井茶産地:老龍井

北宋名臣胡則,也是最早與龍井發生聯系之人,兩次出任杭州知州,并以惠政造福百姓,對龍井的貢獻功不可沒。1039年胡則去世葬于老龍井,時任越州知州的範仲淹,為其賦寫墓志銘和祭文。相傳北宋末方臘起義的時候,胡則曾顯靈助官軍,朝廷封其為顯應侯,在其墓旁建起胡公廟。這對龍井知名度的擴大,有很大作用。

杭州最核心的獅峰龍井茶産地:老龍井

十八棵禦茶

杭州最核心的獅峰龍井茶産地:老龍井

龍井茶的旺盛應該與乾隆皇帝乾隆四次來龍井有關,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乾隆第三次南巡,來到了龍井,在品嘗了龍井泉水烹煎的龍井茶後,欣然成詩一首,名為《坐龍井上烹茶偶成》。時隔3年後乾隆意猶未盡,即第四次南巡時,他又來到龍井,再次品飲香茗,并又一次留下了他的詩作《再遊龍井》。 另外乾隆在品飲龍井獅子峰胡公廟前的龍井茶後,對其香醇的滋味贊不絕口,封廟前十八棵茶樹為“禦茶”。這一遺地至今尚存,也成為今日一個著名的旅遊景點。

杭州最核心的獅峰龍井茶産地:老龍井
杭州最核心的獅峰龍井茶産地:老龍井
杭州最核心的獅峰龍井茶産地:老龍井

老龍井景區雖不大,但内容很豐富,還有宋廣福院遺址,宋梅、胡則橋、禦茶樓、獅峰樓、龍井居及各種名人的題字碑刻,這些曆史的遺存與修建的樓閣互相融合在幽深的景區内,讓人追憶和品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