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北宋仁宗朝的假皇子案,為何讓權知開封府尹差點"翻船"

北宋仁宗朝的假皇子案,為何差點讓權知開封府尹差點"翻船"

北宋的宮廷,發生了很多讓人諱莫如深的故事。例如皇弟趙光義繼位做了皇帝,狸貓換太子的主角趙祯,假皇子冷青,

狸貓換太子的故事,在戲劇的熏陶下,相信大家都是耳熟能詳了。說的是宋真宗趙恒的妃子劉妃和李妃兩人都懷孕了。宋真宗趙恒苦于多年沒有子嗣便放話說:"誰先生兒子誰就是皇後,生的孩子就立為太子。"

也不知是李妃的孩子先出生還是怎麼着,劉妃便動了歪心思,一心想除掉李妃,上演了一場宮鬥戲。在李妃臨産的時候,指使太監将一隻剝了皮的狸貓換走了李妃生的兒子,并誣陷她生了妖怪,遂将李妃趕出了皇宮。

後來被李妃換走的孩子并沒有死,反倒是劉妃的兒子蕩秋千摔死了。之後劇情大反轉,這個孩子又被送進皇宮當了皇帝,并在包拯的追查下找到了親生母親李妃。

這個孩子就是仁宗皇帝趙祯。

其實,真實的史料是,宋真宗趙恒的第六子趙祯,從小就生活在宮中,并沒有流落民間。趙祯和劉娥的關系也是十分友好,真宗趙恒去世後,劉娥垂簾聽政,把趙宋江山打理得井井有條。在劉娥去世後,趙祯繼位,開創了赫赫有名的仁宗新政。

北宋仁宗朝的假皇子案,為何讓權知開封府尹差點"翻船"

狸貓換太子這個故事可以肯定是無聊文人杜撰的,但北宋仁宗晚年确實是發生了一樁沸沸揚揚的假皇子案,又名冷清案。

在仁宗晚年,由于皇子們一個個都先後夭折,生兒子就成了仁宗趙祯的一塊心病。但老天似乎故意和他開玩笑,女兒他是生了一大把,兒子卻隻有那麼幾個,還都體弱多病一個個都比他走得還早。

沒有皇子,就沒有皇位繼承人啊!不得已的情況下,他把侄子接到了宮中撫養。如果到駕崩時還沒有皇子,那就隻能讓侄子繼承皇位了。

其實,仁宗趙祯自己繼位也來得十分尴尬,他本是趙恒的第六個兒子,無奈哥哥們一個個都不争氣,走得早,最後皇位就落到了他頭上。

宋仁宗趙祯是個好皇帝,繼位後勤勤懇懇,施政也是十分仁慈,很受百姓愛戴,在曆史上的評價頗高,但他這種好人也不可避免的延續了父親的悲劇--子嗣艱難。

宋仁宗趙祯的子嗣困難并不是因為他不好女色,恰恰相反,他的後宮團隊人數衆多,堪稱宋朝之最。他的後宮中皇後、貴妃、賢妃、德妃、還有美人等幾十位,但如此寵大的後宮團卻隻生育了16個孩子,而且男孩隻有3個,公主也僅養大了4位。

不過,趙祯最出名的還是不臨幸皇後曹氏,兩人雖然相敬如賓,卻沒有子嗣。曹氏是個二婚的皇後,她的前任沉迷修仙,對女色毫無興趣。但堂堂的皇帝,娶了個二婚,還立為皇後,在等級森嚴的古代,多少有點讓人大跌眼鏡。

趙祯共有三個兒子,分别是趙昉、趙昕和趙曦,但命運不垂憐他們,他們在人世間待得時間都很短。

後宮中的每一位妃子都想當皇後,成為後宮的主人,而成為皇後唯一的重點就是生下兒子。後來趙祯的妃子就不斷傳出懷上龍子的消息,但每當趙祯高興之後,懷上龍子的妃子竟然相繼自殺或者失蹤。到後來有些妃子即使懷上龍子,都很恐慌!為了活命竟偷偷摸摸将孩子打掉。

說到底,不是趙祯他沒有能力生下兒子,隻是當時皇室極度扭曲,他的妃子都沒有能力保住自己的孩子。不過這也說明一個問題,宋仁宗趙祯後宮女人之間的鬥争實在是太激烈了,趙祯又過于仁慈軟弱,不敢鐵腕整治混亂的後宮,自然無法控制女人們之間的互相傾軋的。後來趙祯年紀越來越大,再想生兒子就很難了

皇帝無子,自然就有人打起了鬼主意,想冒充皇子獲得物質上的好處。

1050年間,北宋的都城開封裡來了個叫冷清的男子,他成天招搖撞騙、強搶民女、為非作歹,還公然自稱他的母親是曾經是伺候過當朝皇帝的宮女,因年紀大了被放出宮去,誰知道就在出宮前夕得到了宋仁宗趙祯的寵幸,出宮之後才發現自己懷孕了,生下的這個孩子就是他冷清。

每次冷清坑蒙拐騙做了壞事都會對别人撂下一句話說:"我可是皇子,你們誰敢管我?"

開始也沒人當回事,可冷清他不知收斂,就這樣這個無賴打着皇子的旗号橫行鄉裡,次數多了終于惹惱了衆人,被告到了開封府。

有人報案,官府自然要管,就這樣,冷清被捉拿到了官府。

當時權知開封府的府尹不是包拯,而是錢明逸。冷清被緝拿到開封府審訊,即使來到威嚴的公堂之上,他和一般的犯人很不一樣,不僅不害怕反而很蠻橫不講理。

這就告訴我們,那些膽子大的黑騙子,演戲不僅專業,而且還附送全套,讓人難以分辨。

這裡普及一個常識,在北宋,隻有親王才能擔任開封府尹,另外的大臣去開封府赴任,正确的稱呼是權知開封府尹,就是臨時代理的官員。後來擔任1年多長官的包拯,實際上也是權知開封府尹。

包拯人生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地方做官和出任禦史,在開封府擔任權知府尹的時間并不長,這和那些戲曲小說吹噓的什麼包拯長期做開封做府尹大相徑庭。

就在錢明逸升堂開始審訊時,冷清他突然大喝一聲,說了這麼一句話:

"明逸安得不起(錢明逸你為什麼還不站起來)?"

錢明逸被他這麼大喝一聲竟情不自禁地站了起來,随後鎮定一想不對又坐了下去,鬧了這麼個笑話。這件事情傳開後,錢明逸的人設差點"翻船",朝中同僚也紛紛把他的這次表現當做笑話傳開了。

公堂之上,他冷清說自己是皇子,你就信啊?

很明顯,冷清是在坑蒙拐騙嘛!可錢明逸糊裡糊塗就信了。其實,開始他也不信,但當看到一個物件時,他就吓破膽,相信了。

因為冷清拿出來的這樣東西——龍鳳繡豹度,隻有宮裡才有,而且不是一般的宮女可以拿到的。錢明逸知道這是宮裡的東西,又加上騙子冷清毫無懼色,戲演得十分逼真,是以他信了。

冷青還信誓旦旦地說道:"自己的母親曾是皇宮中宮女,曾得到皇帝寵幸,懷孕之後被放出宮去,生下了他。"錢明逸也被冷青這一番話唬住,不知道該如何處理,隻好先将他單獨關押。

謹慎起見,為了不引火燒身,他馬上就将這一案件上報給了朝廷。

趙祯此時已經四十多歲了,還沒個兒子,心裡很不是滋味。是以他接到奏章後,态度很模糊,也許心裡到希望是真的,但也不能認個假兒子吧。

為了平息民間謠言,趙祯于是便将這個案子交給了因清正廉明而聞名的包拯,讓他徹查清楚。

包拯明對于宋仁宗的小心思心知肚明,爽快地接手了此案。其實,這個案子還是十分棘手的,如果皇子确實是真的,他去辦案,有點費力不讨好的成分。

北宋仁宗朝的假皇子案,為何讓權知開封府尹差點"翻船"

包拯

包拯接手之後,并沒有着急,而是對冷青進行了深入的調查。

明察暗訪後發現冷青母親以前确實是宮女,在被遣散出宮後嫁做人婦,生下了一男一女。冷青正是憑着這點,在老家自稱皇子,行騙了一年。後來一位叫高繼安的道士看冷青奇貨可居,便帶着他前往開封府繼續行騙,冒險一搏,想博出個天大富貴。這才有了轟動一時的假皇子案。

真相大白後,包拯斷定冷清根本就不是什麼皇子,而是個打着皇子旗号作惡的大騙子。

這一案件的審理結果也是可想而知的,冷清被判斬立決。什麼叫斬立決?顧名思義就是砍頭立即執行(一般的犯人都是秋後問斬的)。

而審案糊塗失态的尹錢明逸,因為這件事情丢了烏紗帽,被免職另用。

原本這隻是一件并不起眼的小案子,卻因為宋仁宗的介入變成了北宋轟動一時的一件大案。可結果就有點無厘頭了,趙祯本來還抱有希望,如今希望再次破裂了。

這件事情後,無子就成了趙祯的心病,他開始整日沉迷後宮,想要兒子,自然荒廢了政事。嘉佑四年,後宮兩位後妃又給他生了兩個女兒,這讓趙祯心如死灰,不得已選了個宗室為養子,賜名趙曙。放下心頭大事,不到兩年,趙祯就去世了。看來心病有時也是支撐他活下去的力量啊,不過趙祯早夭的幾個兒子,都是病死的嗎,或許不是吧!這裡面也許有殘酷複雜的宮廷鬥争,權力鬥争曆來博雲詭異,皇子也不能幸免。

不過,趙祯的繼位人趙曙也沒撐幾年,由于在做養子期間,備受猜忌,出現了嚴重的心理問題。在登基大典上鬧出了很多笑話,做皇帝的幾年裡,他每天幾乎都是惶惶不可終日,也沒能治好,不久就去世了。看來,無情最是帝王家。

其實,北宋的繼承人一直十分混亂。後來還出了個書法家皇帝宋徽宗。他本來也沒有繼承權,可當時的太後很喜歡他,就把他扶上了龍椅,結果可想而知,皇帝糊塗任性不理政事,卻喜好書法等誤國誤民的藝術,自然讓鄰國虎視眈眈。沒幾年就在彪悍的金國鐵蹄沖擊下,消失了在曆史的煙盒裡。

喜歡的朋友,麻煩您關注或者點贊,作者将為您創作更多的優質内容,歡迎評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