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童年趣事(二)

70年代,物質匮乏,兄弟姐妹多,吃飽穿暖已經不錯了,更不用說各種玩具了。

所謂“玩具”,大都是就地取材,手工自制。那時的我,一直夢想擁有一個自己的彈弓。

童年趣事(二)

舅舅大我十歲,手藝精巧,經常自己做彈弓。六歲那年,我纏了舅舅半天,他才答應幫我做一個。

材料很簡單,一個大小合适的榆樹叉,修剪整齊,除去樹皮,打磨光滑,一個類似端正的"y"字型的彈弓架就成型了。廢舊的自行車内胎,剪成長度合适,粗細均勻的兩條就夠了。桐樹上吊下來的“吊絲蟲”,又叫布袋蟲,撿個大而均勻的,剪開“布袋”,用磨刀石打磨平實,修剪成橢圓形或者長方形,兩邊各打上兩個眼,一會功夫,穿穿弄弄,一個漂亮的彈弓就做好了,心理那個美就别提了。

舅舅不僅會做彈弓,打彈弓也是又穩又準。舅舅說,彈弓是你的,你還小,拉不動,走,舅舅帶你打“小小蟲”去,“小小蟲”就是小麻雀。

童年趣事(二)

那時候麻雀真多啊,屋外地頭,樹杈指頭,成群結隊,到處都是叽叽喳喳的小麻雀。

眼看舅舅斜視着樹梢,十幾隻小麻雀正在歡笑打鬧。舅舅從衣袋裡拿出小石子,沉穩老練的拉開了彈弓,眯着眼睛瞄了個準,“噗”的一聲,小石子射出,受驚的麻雀嚎叫着四處逃飛,一隻受傷的麻雀撲棱棱飛落了下來。

我拍着手,歡呼雀躍着跑過去,它還沒有死掉,隻是低低的哀鳴着。我小心地把它捧在手裡,受傷的麻雀瑟瑟發抖,頭歪向一邊,好生可憐。不知怎的,我的心裡竟燃起了一絲傷感,舅舅倒不在意,大聲示意我裝進了準備好的布袋裡。

那天中午,舅舅帶着我,打了一共十二隻麻雀,還打了十幾隻酸杏。怕外公訓斥,沒敢帶回家。舅舅又喊了兩個小夥伴,帶了個小鐵鍋。在空地裡,用土坯支了架子,撿了柴禾,燒滾了水,把小麻雀褪毛開膛,在火堆了烤了。烤熟的麻雀肉香氣撲鼻,他們吃的興高采烈,我卻提不起勁,一邊呆呆的坐着,感覺都要哭了。在舅舅的一再訓斥下,才十分委屈的吃了兩個麻雀腿。

童年趣事(二)

那把彈弓,舅舅親手為我做的彈弓,我帶回了家,卻從未用過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