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我們說到劉備集團曾有一位神秘的将領——夏侯博。這位将軍很可能與曹操有血緣關系的,而且就是夏侯淵的弟弟,也是張飛的嶽父。雖然曆史沒有肯定的證明,但卻也無法否認。
夏侯博是夏侯淵弟弟,雖然沒有直接證據,卻留下了諸多線索,讓三國某幾段曆史變得非常玄妙。尤其是建安五年(200年)發生的某幾件事情,我們重新審視後,就會暴露出驚人的秘密。
<h1 class="pgc-h-arrow-right">《古城會》隐藏的驚人曆史——張飛為啥與劉備背道而馳</h1>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是三國曆史中的關鍵一年,發生了很多重大事件,包括曹操擊敗劉備占領徐州、曹操與袁紹展開官渡之戰、劉備投奔袁紹後又離開并前往汝南。
這幾件大事是三國曆史的主線索,然而在這條主線下卻隐藏了一件奇特的暗線。那就是張飛張翼德的奇怪行蹤。
建安五年二月,因衣帶诏事件暴露,曹操率軍攻打劉備,“……遂東擊備,破之,生禽其将夏侯博。備走奔紹,獲其妻子。備将關羽屯下邳,複進攻之,羽降。”
劉備戰敗後,單人匹馬投奔袁紹,首先抵達青州并受到袁紹長子袁譚的隆重迎接。青州是在徐州東北方向,劉備北上後,不少舊部都追随而來,“駐月馀日,所失亡士卒稍稍來集”(《三國志·先主傳》)。
然而,在很多部下北上追随劉備的同時,劉備最親近的人——張飛卻背道而馳,向着西南方向跑了……《三國演義》著名劇目“古城會”就講了這段情節,張飛與劉備失散,帶着少數兵馬跑到了反方向的汝南。史實上,張飛也确實是這麼幹的。
“建安五年,時(夏侯)霸從妹年十三四,在本郡,出行樵采,為張飛所得。飛知其良家女,遂以為妻,産息女,為劉禅皇後。”(《三國志·諸夏侯曹傳》裴注引《魏略》)
谯郡位于徐州西南方,正好在徐州和汝南之間。如此一來,《古城會》隐藏的一段曆史就浮出水面:在徐州戰敗的危機關頭,張飛丢下主公劉備不管,一個人跑到曹操老家谯郡(曹氏、夏侯氏均出身谯郡),專門去誘拐一個未成年的少女。
是以,著名傳統戲劇《古城會》如果聯系到這段真實曆史,就會顯得非常有趣。張飛坐在古城縣城頭,大聲指責關羽投降曹操,然後要關羽三通鼓内斬蔡陽。關羽卻想不到,張飛身後正有一位黃花大閨女在偷看,而且還是曹操和夏侯淵的家屬。
曆史上,張飛為何會往劉備的反方向跑呢?
<h1 class="pgc-h-arrow-right">建安五年的兩件巧合,與三個不可思議情況</h1>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曾發生了兩起非常巧合的事情。
這年二月,曹操攻打徐州的劉備,“破之,生禽其将夏侯博”,而後又俘虜了關羽,張飛也是以和劉備失散。然而同一年,卻又發生了張飛劫持夏侯淵侄女的事件。
夏侯博被俘(很可能随後因傷重或不屈而死),張飛劫持夏侯淵侄女,兩件事幾乎是前後腳發生的。不僅如此,劫持事件發生過程卻存在很多蹊跷的地方,令後人不可思議。
“時(夏侯)霸從妹年十三四,在本郡,出行樵采,為張飛所得。”《魏略》短短的文字記錄,包含了大量的曆史資訊。
第一,建安五年,夏侯淵已經是“陳留、颍川太守”級别的大人物(《三國志·諸夏侯曹傳》),而且曹氏、夏侯氏都是當地豪族,自家親人居然還要“出行樵采”,荒唐得令人難以置信。
第二,張飛竟然大膽深入曹操老家的大學營,而且偏偏抓到了夏侯淵最重視的親人之一(夏侯淵為了這個侄女曾“棄其幼子”),誘拐目标非常明确,就像是去專門尋人的。
第三,夏侯家在事件發生後,幾乎毫無反應,甚至完全隐瞞了事件。直到四十九年以後(公元249年),夏侯淵之子夏侯霸逃亡到了蜀漢,才被劉禅揭開了這段塵封秘聞。“及霸入蜀,禅與相見,釋之曰:卿父自遇害於行間耳,非我先人之手刃也。指其兒子以示之曰:此夏侯氏之甥也。厚加爵寵。”(《魏略》)
不能不說,巧合和不可思議的情況太多了,曆史告訴我們——“過度巧合實際上就是有預謀”。
如果,把夏侯博等同于夏侯淵的弟弟,這件事就極為有趣了,我們可以在曆史無記載的空白處大膽發揮一下想象:
夏侯博,可能追随劉備已久,成為劉備的親信大将,并且和張飛有深厚的交情。曹操在建安五年大舉進攻徐州時,劉備率領主力迎戰,夏侯博和張飛是軍中主将,關羽則留守徐州本城。
劉備戰敗後,夏侯博不幸被俘,由于此後再無消息,很可能傷重而死或者不屈被殺。夏侯博死前,很可能交代了張飛什麼事情,是以張飛甚至不去追随劉備北上,反而跑向了劉備的反方向,直跑到曹操老家去接夏侯博的女兒。
夏侯博女兒所謂的“出行樵采被擄”,其實不過是給外人看的借口,或者根本是外人的胡亂猜測。事實上,張飛接走夏侯博女兒,是雙方事前溝通好的,而且很大可能得到了夏侯淵的支援和協助!否則,夏侯家千金自己一個人跑到郊外,還偏偏被敵方陣營最危險分子抓到,明顯是夏侯家自己刻意安排的。
下一篇,我們将繼續發散想象力,揭露一件很可能發生過的事情——夏侯淵與張飛私下串通的内幕。(作者:陶慕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