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何正确看待莆田刑案?唐代柳宗元給出了答案

作者:淘沙觀點

“早幾年,在河南省一個地方要修飛機場,事先不給農民安排好,沒有說清道理,就強迫人家搬家。那個莊的農民說,你拿根長棍子去撥樹上雀兒的巢,把它搞下來,雀兒也要叫幾聲。☐☐☐你也有一個巢,我把你的巢搞爛了,你要不要叫幾聲?……後來,向農民好好說清楚,給他們作了安排,他們的家還是搬了,飛機場還是修了。”(《毛澤東選集》第五卷,P325)

毛澤東主席這段話有兩個關鍵——第一,“巢”對于老百姓而言很重要;第二,要向農民好好說清楚,做出合适的安排。這也是為什麼一起兇殺案能夠掀起如此大規模讨論的原因,因為正好戳中了這兩個點——住房問題,基層作為問題。

如何正确看待莆田刑案?唐代柳宗元給出了答案

近日,莆田一起二死三傷的刑案引發了網絡熱議,但是短短兩天内就出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聲音。首先是一個聲情并茂的小作文,赢得了大家普遍的同情與憤慨,但是不得不說其中的許多資訊都存疑:

如何正确看待莆田刑案?唐代柳宗元給出了答案

看我打了好幾個碼避免誤傷。另一種是媒體采訪當地基層幹部與村民給出的說法,要點有三:第一,直接把争議地塊擺了出來——

如何正确看待莆田刑案?唐代柳宗元給出了答案

第二,講明了争議地塊的曆史,以及三家因為土地發生的沖突——

如何正确看待莆田刑案?唐代柳宗元給出了答案

第三,問題之是以沒有解決,是因為嫌疑犯妻子不同意,且隻有嫌犯一人住在雨棚,家人住在親戚家中——

如何正确看待莆田刑案?唐代柳宗元給出了答案

我不是再說誰真誰假,我對于寫小作文的熱點營銷号與“自審自查”的基層村官所提供的資訊是一視同仁的——因為他們都是利益相關方。至少從網友評論來看,對于村幹部給出的解釋是不滿意的:

如何正确看待莆田刑案?唐代柳宗元給出了答案

但憤怒是廉價的,情緒是可以被引導的,網友們的判斷也未必比營銷号和村官更有價值。

目前的雙方說法都缺乏最關鍵的一點——交叉論證。無論那篇“網紅小作文”,還是村幹部的發言,都沒有其他相關資訊的佐證。是以在一個人嘴裡他是救海豚、救小孩的大善人,在另一個人嘴裡他就是屢次調節不成企圖“按鬧配置設定”的釘子戶。

對于我來說,能說服我的真相,必須要足夠權威的上級部門來徹查。那麼對于這兩種聲音應該如何看待呢?我來講一段唐朝的曆史。

唐朝武則天時期,就在離西安不遠的渭南,一位叫徐元慶的平民,在驿站刺殺了中央進階官員禦史大夫趙師韫。原因是趙師韫在當地方官時,判決了徐元慶父親死刑。徐元慶決議報仇,他想到政府官員出差巡視怎麼都會經過驿站,于是在驿站當上了一名驿卒,并改名叫“驿家保”,暗暗潛伏下來。這一等,就是十幾年,終于已經從地方官升為禦史大夫的趙師韫經過徐元慶的驿站,被徐元慶殺害。

這一案件在朝野中都掀起了軒然大波。核心争論說白了還是“為父報仇,天經地義”和“刁民刺官,法情難容”的争論。最後“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的大詩人陳子昂出來和了一攤稀泥,說這個徐元慶啊,殺了人,按照法律必須要處死;但是他的動機高尚,是為父報仇,符合我盛朝以孝治天下的指導思想,應該表彰。是以應該判處他死刑,再表彰他的做法,叫“既誅且旌”。當時朝廷上一看哎有道理,還是大詩人思維靈活,能夠達到“禮”和“法”的統一。于是就按照陳子昂的辦法來做,并且把他對此案的意見“編之于令,永為國典”。

如何正确看待莆田刑案?唐代柳宗元給出了答案

但是百年之後,另外一位大文化人柳宗元把陳子昂和稀泥的辦法駁斥的體無完膚。柳宗元在那篇大名鼎鼎的《駁複仇議》中,用兩部分來論證這一案例:如果禦史大夫當年判決徐元慶父親死刑是有法可依、不是冤假錯案,那麼徐元慶所謂“為父報仇”也就站不住腳,甚至是以民刺官、大逆不道、犯上作亂、踐踏法律,怎麼可能要去表彰他呢,這以後讓我們司法工作者還敢判人死刑麼?

但如果徐元慶父親是冤死,那他的行為就是義士,說明我們的官員有問題,我們的法律體制有問題。法律的權威沒有得到維護,老百姓受到了冤屈,我們這些做臣子的應該感到羞愧,我們給老百姓道歉還來不及呢,怎麼要殺他呢?(執事者宜有慚色,将謝之不暇,而又何誅焉?)

柳宗元這篇文章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問題的根本——徐元慶父親被判死刑究竟是不是冤案。這就是大思想家的水準啊。同時柳宗元還能提煉出一個非常非常有高度的觀點:就是說如果徐元慶是義士(“守禮而行義者”),那麼他就一定不是法律的敵人(“是必達理而聞道者”),那他做出了這樣破壞法律的事情(“以王法為敵仇者”),說明我們的法律體系有問題啊,說明我們的執法者有問題啊(趨義者不知所向,違害者不知所立)!

如何正确看待莆田刑案?唐代柳宗元給出了答案

結論就是,柳宗元也沒有說徐元慶冤或不冤,因為年代久遠他也沒有更多的證據來判斷,他僅僅是給出了兩個可能性,根據不同的情況給出了不同的結論。而這種分析的原則就是那四個大字——實事求是。

柳宗元是真·法家,水準很高。“儒法大辯論”的時候,那些“封建名人”的祠堂、墓地都遭到了普遍的破壞,唯獨柳宗元的祠堂被修繕一新。

毛主席有詩雲:“熟讀唐人封建論,莫從子厚返文王。”這個《封建論》的作者就是柳宗元。柳宗元是“永貞革新”的重要人物,其主旨是加強中央集權,限制藩鎮勢力。但是“永貞革新”在強大的反對力量面前失敗了,柳宗元也被貶谪到了永州。“子厚”就是柳宗元的字,“文王”直指周文王,毛主席這句詩的意思是:你不要開曆史的倒車,從加強中央集權的柳宗元開到搞分封制的周文王那裡了。

莆田刑案真相如何,需要等一個權威的調查結果,我們且耐心“讓子彈飛一會”。但有一點肯定的是,要想說服絕大多數人,繼續讓當地“自審自查”恐怕說不通,“莫從子厚返文王”這句話必須要重視。

如何正确看待莆田刑案?唐代柳宗元給出了答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