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
"如果一個人想要有意義地生活,生活在價值中,他就不能隻為自己而活,而是用自己的力量為自己的國家、民族和社會做出貢獻。在黃文秀的入黨申請中,我們可以看到在脫貧第一線陣亡的優秀共産黨員的第一顆心。
2019年6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向廣西壯族自治區白縣市委宣傳部幹部、村一書記黃文秀同志作出重要訓示,要求他放棄在大城市的工作機會,從研究所學生院畢業後回到家鄉, 獻身于掃盲的第一線,用好青年诠釋共産黨人的第一使命,譜寫新時代青年之歌。黨員幹部和年輕同志要以黃文秀同志為榜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于承擔,勇于奉獻,在新時代的長征中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黃文秀生根植于自己的生活,與貧困作鬥争,努力解釋共産黨人最初的使命。文秀走了,我們來了!2019年9月18日,黃文秀的親人、同學、同僚等講道人從不同角度講述了黃文秀的故事,許多師生在北京師範大學聽完"時代楷模"黃文秀同志的先進事迹彙報後流下了眼淚。
"我們要向她學習,從零開始,從小事做起,滋養心靈,踐行使命,用青春書寫無悔人生,在新長征中用奮鬥譜寫青春之歌。北京師範大學哲學學院2019年碩士生王偉說。
各級黨組織把學習黃文秀同志的先進事迹,納入了"不忘初,牢記使命"為主題的教育重要内容。黨員幹部青年以先進人物為榜樣,帶頭肩負起黨和人民賦予的曆史責任。
時至今日,黃文秀曾工作于廣西白仙市信義鎮信義村,一直欣欣向榮。百濟村制定了産業發展規劃,成立了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幫助群衆銷售農副産品,保證收入持續增長,加強村集體經濟。"我們要學會發揚黃文秀的辛勤敬業精神,繼續走新時代的長征。接替黃文秀出任村一書記的楊介興說。
北京師範大學畢業的蘇偉軍是黃文秀的師兄,作為選派學生到雲南省玉龍納西族自治縣魯店鎮太平村擔任一書記、組長。為村建圖書館,為村申請基站,幫助村民發展生産..."我要努力讓村裡人的日子過得更好!"蘇說。
人民日報 (2021年05月0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