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虹影老師點贊的山城熨鬥糕,外酥裡嫩1元1個,一個小攤年入50萬

虹影老師點贊的山城熨鬥糕,外酥裡嫩1元1個,一個小攤年入50萬

跟着虹影老師遊重慶,今天接着為大家分享我們在山城巷的美食故事,當我們在老宅老店吃過冰粉、冰湯圓之後,繼續跟着虹影老師的腳步沿着蜿蜒曲折的石闆路前行,目的地是《月光武士》中經常寫到的若瑟堂。

虹影老師點贊的山城熨鬥糕,外酥裡嫩1元1個,一個小攤年入50萬

行不多久,我們又遇到了種老重慶特色美食——熨鬥糕,這種看起來圓圓的小糕點在前缺衣少食的年代,是小朋友特别喜歡的零食,幾乎每一條街都能看到,便是後來随着零食種類越來越多,像熨鬥糕這樣的現做小吃則慢慢退出了市場,除了偶爾在古鎮及老街看到以外,平常難得一見。

虹影老師點贊的山城熨鬥糕,外酥裡嫩1元1個,一個小攤年入50萬

為什麼會叫熨鬥糕呢,據上了年紀的老人介紹,因為制作這種糕點的器具形似古代的熨鬥,是以被人們親切地叫作熨鬥糕。

虹影老師點贊的山城熨鬥糕,外酥裡嫩1元1個,一個小攤年入50萬

熨鬥糕制作工藝并不複雜,成本也不高,隻要有一個模具,再按比例調制一些發酵的米糊就可以制作了,首先按一定比例在米粉漿中加入雞蛋、白糖、蜜桂花等材料,攪拌均勻後,再倒入專用的烙碗内,放在炭火上炙烤,翻烙至兩金黃色,便可出爐。

虹影老師點贊的山城熨鬥糕,外酥裡嫩1元1個,一個小攤年入50萬

熨鬥糕工藝雖然簡單,但每一家做出來的味道卻有差别,主要差別在于米糊的調制上,稠度、比例都會影響到熨鬥糕的口感,另外對火候也有一定的要求,需要及時用鐵簽對糕體進行翻轉,烤至兩面金黃為上。

虹影老師點贊的山城熨鬥糕,外酥裡嫩1元1個,一個小攤年入50萬

剛剛出鍋的熨鬥糕雖然有些燙手,卻是最好吃的,咬上一口,裡面的質感如同白糕,卻又多了一些淡淡的酸甜味,與如今琳琅滿目的現代糕點相比,不能說好吃多少,但卻有一種能讓人憶起童年的特殊味道,價格也不貴,普通的隻要1元一個,其它口味的也就2元一個,老闆說平常一天能賣幾百個(一鍋就可以烙出20個),節假日生意好的時候,一天能賣一兩千個。

虹影老師點贊的山城熨鬥糕,外酥裡嫩1元1個,一個小攤年入50萬

虹影老師品嘗之後,連說“好吃,還是小時候的味道”,并熱情地招呼大家一起來嘗嘗,這種分享美食的樂趣仿佛能讓享受美食的幸福感倍增,大家在歡聲笑語中,你一個我一個的傳遞與品嘗,是旅行中最美的回憶。

虹影老師點贊的山城熨鬥糕,外酥裡嫩1元1個,一個小攤年入50萬

熨鬥糕的特點是“燙、香、脆、嫩”,營養豐富,老少鹹宜,原本路邊常見,但後來受到現代零食的沖擊,已經很難看到,能在跟着虹影老師遊重慶的途中看到,真是很有意義,仿佛讓我們穿越到了《月光武士》中窦小明生活的年代,既讓本地人勾起滿滿的童年記憶,又讓外地朋友品嘗到了老重慶的味道,豐富了他們對重慶美食文化的認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