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四川的美食,相信大家首先想起的,應該是各種辣味的美食。這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畢竟川菜一直是以辣而聞名的。在外地人的心目中,四川人都是非常能吃辣的,四川的美食也全都是辣的。
的确,四川是有很多辣味的美食,最有代表性的火鍋便是一道辣味的美食。但是,辣雖然在川菜中占據了很大的分量,但是川菜中并非隻有辣。川菜其實是一種味覺體驗非常豐富的菜系,不僅有辣的菜系,實際上也有清淡的菜系,川菜并非隻有單一的辣味。
而要說到四川的小吃,那麼實際上就更加豐富了,特别是四川的各種糕點以及甜品,都非常地有特色。比如最近在全國各地都非常流行的冰粉以及涼糕,就是四川地區所獨有的甜品。而要說到糕點,蛋烘糕同樣也是四川地區所獨有的一種糕點,在烤好的蛋糕中夾入不同的餡料,同樣的非常有特色。是以,四川地區的美食實際上是非常豐富多彩的。
本文今天所要介紹的這種美食,同樣是四川衆多小吃中的一種,它同樣非常獨特,在其他地區應該很少能見到,這就是來自蓬溪的熨鬥糕。

<h1>一、蓬溪熨鬥糕的曆史</h1>
蓬溪熨鬥糕的曆史十分悠久,據說是從明代開始便已經有當地人在制作這種糕點了。當時的人所制作的熨鬥糕,主要是甜的,糕中所夾的也是甜的餡料,但是今天在蓬溪地區,人們所吃的熨鬥糕基本上都是鹹的。如今蓬溪人民所喜愛的熨鬥糕,已經與明代時的熨鬥糕有了很大的不同。
如今的這種熨鬥糕,據說是來自于民國時期。民國十六年,也就是公元的1926年,蓬溪有要給名叫夏其宣的人,他發現從前人們所吃的糕點都是甜口的,并且種類都差不多,于是他突發奇想,在當地原本流行的熨鬥糕的基礎上,将内裡的餡料改成了鹹口,并且在制作的工藝上也進行了一些相應的改進。
放在今天來看,這位夏其宣所制作的糕點一定會被看作是一種黑暗料理,當時的許多人估計也是這麼想的,但沒想到的是,夏其宣創新出來的這種糕點味道很是不錯,在當地也很受歡迎,并且這種新式的做法還打敗了原來的甜口的做法,一直流傳到了今天,以至于今天當地人已經基本上沒有吃甜的熨鬥糕的了。
<h1>二、蓬溪熨鬥糕的發展</h1>
正如我們在前文所說的,在今天的蓬溪地區,基本上已經沒有人吃甜的熨鬥糕的了。那麼,這種新式的鹹的熨鬥糕是憑借什麼來打敗原有的熨鬥糕的呢?
這種熨鬥糕,主要所要用的食材就是大米。制作熨鬥糕,首先需要将大米洗幹淨後浸泡足足4個小時,然後将其蒸至半熟之後,再将其研磨成米漿,随後再加入酵母進行發酵。制作好的米漿并不能直接用來制作熨鬥糕,還需要在米漿中加入堿,目的是去除其中的酸味。随後,還要在米漿中加入蛋白、豬油以及蜜桂花,到這裡,才算是制作好合格的糕漿。
制作好糕漿之後,就需要在鍋中将糕烙熟了。這烙也是有講究的,首先需要注意火候,以将熨鬥糕烤至金黃酥脆為最佳,絕對不能過火或是時間不夠。其次,還需要在烙的過程中加入果醬以及熟的豬油,一方面是為了讓熨鬥糕更加好吃,另外一方面也可以在烙的時候讓糕體變得更加的酥脆。
待到這個時候,再往其中加入餡料。如今蓬溪地區的人們常吃的餡料有豆豉、豬肉、雞蛋、香蔥、豆芽等,将這些材料加入熨鬥糕中,登時就香氣撲鼻。這樣香噴噴的餡料再加上之前加入了豬油、桂花等材料的糕體,可以說是香上加香,不僅吃上去香,而且咬起來脆,簡直是非常好吃。
從這裡大家就可以看出,制作一個合格的蓬溪熨鬥糕,餡料和糕本身都是下了不少的功夫的,并沒有看上去那樣的簡單,也正是因為下了這種功夫,才可以使整個熨鬥糕從糕本身到餡料都非常的好吃,也才可以再漫漫的曆史長河中取代原有的熨鬥糕,成為人們喜愛的食物。
<h1>三、蓬溪熨鬥糕的價值</h1>
蓬溪熨鬥糕最大的價值,當然是它的美味。這種鹹味的糕點相信在很多地方都是少見的,而蓬溪熨鬥糕可以這麼受歡迎,便證明了這樣一種糕點同樣是非常美味的,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說是對美食的一種創新,使得人們可以嘗到一種全新的味道,這使得熨鬥糕在美味之餘,又多了一層創新的價值。
除此之外,蓬溪熨鬥糕還富含蛋白質以及各種維生素以及鐵、鈣、磷、鉀等礦物質,可以說對身體也是有着好處,可以起到養心益腎、除熱止渴、健脾厚腸的作用。
<h1>四、結語</h1>
蓬溪熨鬥糕這種美食,相信不僅在四川,甚至在全國來說,也是一種非常獨特的糕點。因為在一般人的認知裡,糕點應該都是甜品類的東西,換言之,糕點應該都是甜的,但是蓬溪熨鬥糕可以說是另辟蹊徑,創造了一種全新口味的糕點。并且,這種糕點并不是一種黑暗料理,而是實打實的美食,在幾十年的過程中一直受到當地人的歡迎,這不能不說是非常獨特的。
是以,大家以後如果有機會去四川旅遊,有機會去到遂甯的蓬溪,那麼一定不要忘了嘗試一下熨鬥糕這種當地獨特的糕點,雖然剛開始時可能會有些不習慣,但很快你就會愛上這種特别的美食的。
參考文獻:
《蓬溪縣志》
《遂甯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