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春節炸馓子

作者:使用者綿綿細雨

馓子是老家梅州春節必吃的小吃之一。雖然父母離開家鄉多年,但每逢春節來臨,老娘就早早看好日子,通知孩子都回去炸馓子,不得請假,這一天是父母最忙碌的日子,也是他們最開心的日子。在這網際網路高速發展和物資豐富的年代,網購可以解決人們的一切需求,隻有老人扔然那麼執着地要求孩子做傳統工藝小吃[微笑],我們不樂意也罷,牢騷滿腹也罷,這一天還是老老實實地回去聽從父母指揮。老娘早晨五點多起來,發了面,等待孩子們回來捏馓子。兒女孫子孫女們陸陸續續回來,大家聚在一起,有揉面的,有幹皮的,有切條的,有捏馓子的,說說笑笑,你笑他捏的像青蛙,他說你捏的像元寶,隻有老娘在一旁時不時的搗亂一下捏個四不像,引起衆人的指責,她總是強詞奪理地說有速度就無法保證品質,看着大家嘻鬧逗嘴地做着馓子,我突然明白了,老娘曾經說過的一句話,“每年炸馓子是我最開心的一天”的意思。以前我無法了解他們每年都做這些既麻煩又勞累的事,随着自己年紀慢慢大了,體會到了他們讓炸馓子的真正目的,一是在以炸馓子為由讓孩子們聚會交流。平時孩子們各忙各的,沒有時間聚在一起談天說地,隻有這個機會可以讓他們享受到兒孫帶來的天倫之樂。二是把家鄉春節的習俗傳承給兒孫們,不想因遠離家鄉而流失傳統,讓兒孫不要忘記自己的老家。三是父母也回憶回憶他們兒時過春節情景,說說他們那個年代的人情世故。中國人的春節,其實就是家人相聚的日子,家人們都暫時地放下工作的壓力,學習的煩惱,相聚一起,與老人說說話,陪孩子玩玩聊聊,老人們就是忙也樂在其中,他們平時難得能聽到兒孫們逗嘴取樂,更沒有機會給孩子們講他們兒時風俗習慣,這個機會滿足了他們思鄉、享樂的願望,想到着,我了解他們了,也釋然了,再也沒有抵觸情緒。大家分工協作很快捏完馓子,進入油炸程式,父母年紀大了,今年由我掌勺,捏好的馓子放到油裡,立刻膨脹起來,有的像花,有的像螃蟹,有的像元寶,五花八門的,看來傳承的有的走樣[微笑],父母開始說三道四不滿意了[微笑],孩子們不予理會,吃的吃,收拾得收拾。辛苦勞累的一天終于結束,由于了解了,是以累并快樂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