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已是一片迷糊,白色的燈光明晃晃。認真地沉思了好幾天,人的每一個階段都需要那麼一點時間去沉思。不卑不亢,不宜妄自菲薄,真正去認識到自己,我要怎樣成為更優秀的人。
朋友說,當一切從零開始的時候,無論以怎樣地速度在走,那都是積累的過程。我很值得驕傲的是,這些年,我從未放棄過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我喜歡寫作,我曾多次,甚至以後都會去懷疑自己的能力。這兩天有一種味道,很熟悉,可是又多年未聞過那樣的味道了。
那時候 ,我還是個國小生,走在路邊,手裡拿着它,一根一根往嘴裡送。香香的,鹹鹹的,脆脆的,是那麼好吃。可我不會寫這食物的名字,一直到大學畢業,我都沒有寫過這個字,馓子的馓。
我童年幾乎美好的回憶來自于外婆家,念初三時的作文課上,老師讓大家想作文素材,全班人都默默無聲,老師叫了幾個人後無果。最後叫到了我,我說國小五年級寒假,我去外婆家,外婆說,孩兒哩,鍋裡熬的銀耳湯,盛碗給你喝。我點了點,靜靜地坐在桌邊上等。那碗冒着白氣的銀耳湯,喝一口,暖暖的,甜甜的,香香的,那味道我始終忘不了。我當時說的時候哽咽了,全班人也都在靜靜地盯着我看,在默默地聽着。我忘記作文的題目是什麼,我隻記得老師對我誇贊表揚了。而說起這件事,不是我要炫耀我有多厲害,而是我自始至終相信自己,我有着别人沒有的優點,我是獨一無二的自己。
記不清多久沒吃馓子了,但已經很多年了。隻是那老屋已經不在了,那片小竹林已經不在了,那口老井已經不在了。我還奔奔跳跳地去外婆家,告訴外婆我餓了,外婆外公也餓了。外婆說:“我們泡馓子吃。”把馓子放進碗裡,放些糖,然後倒上熱水,泡上個三四分鐘。熱乎乎的,鹹甜摻半,那味道好美。
美好的事物,是無論時間隔了多久,在内心深處都有那麼一塊存放的地方。那些事物會一直伴随,給我力量,讓我從零開始的路上,累積我的财富。(2019.12.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