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穿越時光開啟一場對話古今的成語之旅

穿越時光開啟一場對話古今的成語之旅

邯鄲,一座等了你三千年的城。

之前,陪同山東濰坊市一位文化愛好者,先後到臨漳邺城博物館、銅雀三台遺址公園、趙王城遺址公園等地參觀考察。在沿途交流了“邯鄲”的名稱有什麼含義,邯鄲的文化特點是什麼等幾個問題。通過查閱,《後漢書·光武紀》注“邯,山名。鄲,盡也。邯山至此而盡。城郭字皆從邑,因以名焉。”《說文》記載朱曰:“今直隸廣平府邯鄲縣,甘地有邯山。”邯鄲就是一個兩個字組成的地名,卻傳承了三千年的文化脈絡、曆史情懷。成語,是這座古城的符号,也承載了金戈鐵馬、安居樂業、善法善治、動人傳說的曆史厚重和恢宏更疊。

君子毛遂寫在雞澤的成語

詩經文化園的中軸線上的毛遂塑像和自薦閣,不由将“毛遂自薦”聯系到一起。從西門進入,映入眼簾的一尊方鼎讓人想到“一言九鼎”這個成語。作為雞澤人,發揚“毛遂自薦”精神,就從我的家鄉詩經之源、毛遂故裡以成語為媒介,穿越千年,對話古今,學習成語裡的邯鄲故事說起。這裡還是央視成語大會的取景拍攝地喲。

雞澤處于邯鄲市東北部,在我們雞澤耳熟能詳的成語有毛遂自薦、脫穎而出、錐處囊中、兩言可決、歃血為盟、碌碌無為等,這些成語有很多都與戰國名士毛遂有關。

毛遂,戰國時期趙國人,今雞澤縣毛官營村人,身為趙公子平原君趙勝的門客,居平原君處三年未得嶄露鋒芒。平原君何其人也?趙武靈王之子,趙惠文王之弟,趙國貴族,中國戰國時四公子之一。時勢造英雄,公元前257年,秦圍趙都邯鄲,趙國危在旦夕,趙王派平原君去楚國求救。《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記載:秦之圍邯鄲,趙使平原君求救,合從於楚,約與食客門下有勇力文武備具者二十人偕。平原君曰:“使文能取勝,則善矣。文不能取勝,則歃血於華屋之下,必得定進而還。士不外索,取於食客門下足矣。”得十九人,馀無可取者,無以滿二十人。這時,毛遂自薦去參加談判,平原君說:有才能的人,就像錐處囊中,錐尖就會露出來了,你跟我三年,沒有名聲,還是别去了。毛遂說:我要是放在囊中,早已脫穎而出了。

與楚王的談判,從早至午毫無進展,這時,毛遂挺身而出,拾級而上,按劍上前,對楚王說:厲害已明,兩言可決,而您到現在還猶豫,為何?合縱連橫是為了楚國呀。這時楚王終于說道:公乃為我社稷着想,定矣!定矣!毛遂說:既定,大王應與趙王歃血為盟以示誠意。楚王從之。

君子毛遂事迹流傳于世,關于他的成語也激勵着一代又一代人。遊走在毛遂故裡,書聲琅琅,聆聽孩子們品讀成語,學習成語故事的天籁;遊園漫步,穿過詩經文化園的一處處風景,從亭台花榭、一步一品中感受成語的魅力和風采,猶如與先賢對話,更是幾千年前的曆史流傳。

史稱“北京大名府”的成語典故

大名縣情記載,大名始于漢、興于唐、盛于宋,2200多年盛衰更替,為曆代郡、州、府、路、道治所所在地,曾兩次為國都,七次為陪都,史稱“北京大名府”。境内現有宋、明兩代古城,存有五禮記碑、天主大教堂、興化寺、馬陵道等180餘處曆史古迹,京杭大運河永濟渠流經大名,運河文化、國術文化、草編文化等六大文化脈系繁榮發展,新朝皇帝王莽、唐代宰相狄仁傑以及歐陽修、寇準、包拯等在此為官,明代尚書黃立極、閣老成基命、成克鞏,西晉文學家、史學家束皙都是大名人。

走進大名縣,先聊一聊五鹿城“乞食五鹿”的故事。據《左傳·僖公二十三年》記載:“出于五鹿,乞食于野人,野人與之塊,公子怒,欲鞭之。子犯曰:‘天賜也’。稽首,受而載之。”翻譯成現在的白話文,大意是他們從五鹿經過,向鄉下人讨飯吃,鄉下人給他們土塊。重耳大怒,想要用鞭子打那個人。子犯說:“這是上天賞賜的土地呀。”重耳磕頭緻謝,收下土塊,裝在車上。二十餘年後,重耳即位,為晉文公,春秋“五霸”之一。

作為北宋陪都,大名縣的軍事功能尤為凸顯。當時,寇準主管天雄軍守大名府,曾撰聯“東郡股肱今右輔,北門鎖鑰古天雄。”從此,大名有北門鎖鑰之稱。北國使者路過這裡,向寇準說:“相公望重,何以不在中書!”寇準說:“皇上以朝無事,北門鎖鑰,非準不可。”“北門鎖鑰”這個成語突出了當時抵抗北國南侵的重要防線的重要性。

除此以外,《大名成語典故》中還有被改編為平劇的“紅線盜盒”典故,五代時大名人羅威以詩判案的“詩文判狀”轶事,懷嘩衆取寵之意,必将贻笑于人的“近視看匾”的哲理故事,“披甲枕戈”告訴人們要常備不懈,時刻準備戰鬥……

路不拾遺、夜不閉戶,是老百姓淳樸的願望和生動的生活縮影。走進大名縣博物館,聽博物館裡的講解員說了一個“遺袍複得”的故事。大意是唐朝有一商人途經武陽(今大名縣),不小心把一件心愛的衣服弄丢了。走出十多裡後才發覺,心中十分着急,不禁喊出聲來。這時路人勸慰他說:“不要緊,我們武陽境内路不拾遺。你回去找找看,一定可以找得到。” 那商人半信半疑,抱着試試看的心态回身去找,果然找到了他丢失的衣裳。《舊唐書》曰:“途有遺物,人不私取。”同時,也在文物的世界裡穿越千年觀風雲變幻、閱朝代更疊、聽金戈鐵馬、看古今名流、聽成語故事,每每心曠神怡、怡然自樂。

嗟乎!古趙大地,成語之都,繁星一般記述成語,而我選擇了區域成語,它也是邯鄲成員的組成部分,也是與古人對話的虔誠,故借鑒史料、地方著述等,品讀、學習雞澤、大名兩縣部分成語,與君分享。

穿越時光開啟一場對話古今的成語之旅

◈高端媒體看邯鄲丨河北邯鄲打造先進制造業叢集◈河北之首!邯鄲13家企業入圍中國民企500強!◈邯鄲市舉行成語少年英雄會頒獎盛典

來源:邯鄲晚報

穿越時光開啟一場對話古今的成語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