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何香凝美術館的《領異标新——揚州八怪與揚州三百年繪畫特展》原本是上個月開展的,因為疫情推遲了半個多月。預告剛出來的時候我很訝異,因為展名“領異标新”跟去年廣州藝術博物院的揚州八怪展撞名了,這個名字來自鄭闆橋的“删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标新二月花”,或是因為寫得太好,甯願撞名也要用吧。

展品來自南京博物院,是去年的婁東畫派大展後的又一次合作,如果說去年的四王屬于廟堂認可的“正脈”,則這次流寓揚州的八怪們則是市場主導的“狂邪”,加在一起可一覽清代畫壇之精華。不過由于局限在揚州,四僧裡隻有石濤,未免略有遺憾。
石濤《溪山策杖扇面》
石濤晚年定居揚州,是以展覽是以他為開端。展覽與上次的婁東畫派有相似之處,不局限在揚州畫派,而是跟揚州有關聯的畫家都涵蓋了,包括一些不是很著名的,還是比較有看頭的。
石濤《淮揚潔秋圖》
這幅名作我數次去南京博物院竟沒見過。上有石濤長題,可做為書法的标準件。
石濤《狂壑晴岚圖》
每次都要感歎石濤的水氣淋漓。我更愛這件。
石濤《寒潭濯影扇面》
按這比例,人是坐在了橋上?
查士标《松澗圖扇面》
查士标是安徽人,入清後也主要在揚州生活。
查士标《洗硯圖扇面》
查士标《竹暗泉聲圖》
自題用倪瓒筆意,構圖比倪瓒稍複雜。
查士标《雲山圖》
查士标《林亭山色圖》
書畫皆仿董其昌。
禹之鼎《高士奇雪山歸馬圖卷》
我很喜歡這卷“高士騎”,禹之鼎不愧是清代肖像畫第一人,馬也畫得特别好,鞍座上還畫了匹小馬,好可愛。服飾上有一點點蘭葉描,但不明顯。禹之鼎是揚州江都人,是以展了兩件作品。何香凝美術館外牆大海報上用的即是這件“紅人”,堪稱C位。
禹之鼎《王原祁像》
在南京博物院見過,禹之鼎為大胡子王原祁畫過多幅畫像,這件白描作品畫于1707年。以上禹之鼎所畫的兩位,其實都是康熙皇帝身邊的紅人,一個是大藏家,一個是大畫家,他們主導着當時書畫主流話語權,跟揚州畫派這些靠鹽商“新錢”養家糊口的職業畫家完全不一樣。
王雲《晚翠祝齡圖》
王雲是學仇英的職業畫家,不過人物開臉還是有很大距離。
虞沅《玉堂富貴圖》
非常大的軸,虞沅是王翚的弟子,不過常見的是花鳥畫。
顧符稹《拟關仝山水》
顧符稹多摹古畫,他的構圖學的是北宋高頭大嶂,不過用筆卻是吳門的細筆,很好玩。
袁江《晝錦堂圖》
袁江、袁耀父子的這種裝飾性山水人物畫,當年剛畫好的時候可能非常好看氣派,可是絹暗啞之後總是喜歡不來。
袁耀《阿房宮圖》
李寅《仿高克恭山水》
李寅也是仿古畫家,不過就是差點意思。還有些畫家就不看了,下面終于進入揚州八怪的章節。
金農《牽馬圖》
金農的作品隻有兩件,還是太少,此畫可能是從職貢圖而來,畫中人物為西方面孔,紅袍的顫筆線條,與天津博物館的《佛像圖》有相似之處。
金農《梅花圖雙軸》
高鳳翰《長年富貴圖》
已經款署左手畫。
高鳳翰《層雪暖香圖》
先後三題。
華喦《蘇米對書圖》
華喦《梅花書屋圖》
所畫山石有唐寅味道。
華喦《花鳥四軸》
這套作品是畫在绫上的,現場看會有獨特的反光效果。
邊壽民《蘆雁圖》
邊壽民的畫雖然有習氣,這幅的筆墨還是不錯的。
邊壽民《螃蟹圖》
邊壽民的字則感覺略造作。
邊壽民《上巳名花圖》
陳撰《花卉圖冊》
各題詩詞,極精。
李鱓《幽澗五松圖》
李鱓《芭蕉萱石圖》
李鱓《冷豔幽香圖卷》
開頭有類似畫論的長題。
汪士慎《空裡疏香圖》
汪士慎《湖石水仙圖》
汪士慎《蘭竹坡石圖》
黃慎《探珠圖》
黃慎這次的幾件倒可以。
黃慎《老叟擊罄圖》
黃慎《湖亭秋興圖》
黃慎還有套書畫冊頁,不看了。
李方膺《鲂鯉貫柳圖》
李方膺《竹石圖》
方士庶《山村歸漁圖》
方士庶其實是婁東派,他隻是在揚州生活,作品也是本展中最正統的。
闵貞《劉海戲蟾圖》
羅聘《芭蕉佛像圖》
我也不明白羅聘為什麼要放這麼後。
羅聘《竹石圖》
他還有一件《古木霜筠》似乎上次在南博的花鳥畫展見過,就不放了。
方畹儀《水仙圖》
鄭燮《三友松石四軸》(選其一)
隔着玻璃拍不好,就看一張吧。其他再往後的畫家都不太知名,就不看了。總體而言是個很不錯的大展,其中頗多精品标準件。此外何香凝美術館在展的還有《丹誠相許——中國文化名人大營救藝術文獻暨廖安祥捐贈書畫特展》,都是近現代的作品,不贅述。
●《領異标新——揚州八怪與揚州三百年繪畫特展》
展期:2021年7月14日—10月10日
地點:深圳何香凝美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