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宋朝文豪,忘年交,蘇轼和張先的故事

作者:詩路山水說故事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開心生活,賞景前途。詩路山水說故事,今天我們說說北宋兩大文豪蘇轼與張先的故事。

張先在80歲高齡時,娶了一位芳齡18歲的女子。在一次家宴上,老人春風得意賦詩一首:“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紅顔我白發。與卿颠倒本同庚,隻隔中間一花甲。”意思說,我八十你十八,你年輕我老了。但是咱倆歲數一颠倒,八十變十八,十八變八十,中間之隔了六十歲。

宋朝文豪,忘年交,蘇轼和張先的故事

本來隻是老人新婚得意的調侃之句,蘇轼聽後,不高興了,附上了一首詩調侃老頭:“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發對紅妝。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據說,張先與這位小夫人在之後八年生了兩男兩女,當然了80歲的高齡生育4個孩子,真實性值得懷疑。

張先,字子野,烏程(今浙江湖州)人,淳化元年(990年)生人,天聖八年(1030年)進士,一生安享富貴,詩酒風流,頗多佳話。是著名的婉約詞派代表,語言工巧,其詞意韻閑适恬淡,情調清新活潑、風格含蓄深婉,代表作《天仙子》為這一詞牌中經典之作,尤其下阙開頭兩句“沙上并禽池上暝,雲破月來花弄影”是詞人最得意的詞句,與其另外兩首詞中“嬌柔懶起,簾幕卷花影”和“柳徑無人,堕絮飛無影”并稱,是以,張先自号“三影”,後人便稱其為“張三影”。

宋朝文豪,忘年交,蘇轼和張先的故事

蘇轼,字子瞻,号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景祐三年(1037年)生人,嘉祐二年(1057年)進士,蘇轼生性放達,為人率真,深得道家風範。散文著述宏富,縱橫恣肆;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詞開豪放一派,豪放自如;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是北宋文學家、書法家、美食家、畫家。北宋中期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

張先年長蘇轼47歲,為人性格寬和,喜歡結交後輩,治平元年(1064年)以尚書都官郎中緻仕,此後常往來于杭州、吳興之間,以垂釣和創作詩詞自娛。蘇轼于熙甯四年(1071年)任職杭州通判,作為晚輩,自然前去拜訪張先,二人一見如故,多有詩詞交往,吟唱往還,成為忘年交。

宋朝文豪,忘年交,蘇轼和張先的故事

也有人說張先好色的典故是後人杜撰。畢竟,以蘇東坡之才華文筆,寫出來的詩還不至于如此淺俗。

也有人把蘇東坡的《天仙子-走馬探花花發未》認為是調侃張先的好色納妾行為。

走馬探花花發未,人與化工俱不易。千回來繞百回看,蜂作婢,莺為使。谷雨清明空屈指。

白發盧郎情未已,一夜翦刀收玉蕊。尊前還對斷腸紅。人有淚,花無意。明日酒醒應滿地。

宋朝文豪,忘年交,蘇轼和張先的故事

這首詞用比興手法,上阕以百花喻少女紅顔,賞花人摩肩接踵。下阕寫花開之後,采花人“白發盧郎”迫不及待便剪下鮮花,被采鮮花無比悲戚。花可悲、人可憎!

但是,是否是諷刺張先,也未可知。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開心生活,賞景前途。詩路山水說故事,今天的故事,我們就聊到這,下期再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