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記者石璐
上海前幾年的熱銷樓市,今年"金九銀十",但清涼。
"我們全店80餘人,9月整月交易二手房隻有1套,很多其他中介交易都是零。8月份全店交易4套,明顯變冷,貸款少了,房貸拿不到錢,市場冷。10月25日,上海前灘地區的一名中介員工告訴《證券日報》。
此前,此前貸款并未收緊,作為上海豪宅遍布紅色區域,前灘物業市場二手房價格最高,單價達到2000多萬元/平方米,而新房近9萬元/平方米,價格嚴重颠倒。
随着上海二手房上市指導價政策的出台,前灘二手房經曆了集體下架、集體調整後,再集體下架的複雜過程。
記者浏覽連鎖房源發現,前灘面積超過20萬元/平方米的住房已經消失。"20萬元/平方米的這類房子,按照政府的指導價隻是簡單地通過,有的業主把單價下調到13萬元/平方米,在稽核通過之前,就要上市。中介人添加到《證券日報》上。
根據益州研究院的資料,9月份,上海售出二手房機關12,040套,同比下降61%,環比下降33%,平均成交價為每平方米38,415元,環比上漲1%,同比增長9%。

買房更難
部分中介前灘區黃金九位交易
受上海二手房檢查和三價上低政策影響,上海樓市傳統金九銀十大熱場面不再出現,前灘二手房爆冷,部分中介全年二手房零成交。
《證券日報》記者走訪浦東前灘部分中介店了解到,10月份部分門店至今二手房尚未成交。"我們的商店在九月份沒有關門,8月份是個位數的交易,"一位經紀人告訴證券日報。
自7月19日在上海實施二手房價核查以來,濱海海灘二手房上市情況成為全市關注的焦點,不少購房者見證了這些房源從上架到上架,再到重新挂牌的全過程。從大批量的房屋供應下架到上架再到下一個上架,前灘二手房在8月中旬出現了0上市的尴尬局面。
對于零交易的原因,上海連鎖上述券商告訴《證券日報》記者:"無論是上海10還是其他一攬子政策,不是為了讓購房者買房更友善,這都增加了難度。主要是一筆貸款變得嚴格,個人轉賬的錢不是流動的收入,計算貸款,銀行嚴格檢查首付的來源。第二套購房者無論借多少錢都需要由銀行進行評估,但最終,隻要第二套購房者要支付首付到80%~80%。買房使許多人更難買房。"
購房者需求下降
業主心态穩定 内網挂出高價房
雖然二手房交易已經降溫,但随着前海灘業主的流行學區等概念,仍然沒有降低預期。
前灘未能核實二手房價格,在内網的大型中介平台仍顯示單價超過20萬元/平方米。國慶節假期,京瑤名人住宅建立一套62平方米1室1廳,挂牌價1235萬,單價接近20萬/平方米。
"就像三林博覽館在前灘地區的家一樣,我們接觸到了一些業主,8月份還把房子的單價挂出了8萬元的高價,怎麼能賣出去,7萬的單價很難處理,沒人買。現在購房者變相加大首付,可以一次性支付80%~90%的首付不多,業主無法承受通過轉租出售的價格下跌。上述小中介機構向《證券日報》記者補充,"比如三林博覽的住宅,雖然住房時代比較新,但離地鐵遠不友善,在市場火熱的9月份租金漲幅近30%,也不要擔心下一個家。但在第11個長假之後,租賃市場越來越冷。"
對于上海"金九銀十"二手房銷售冷淡,益涵智庫研究總監于曉宇向證券日報記者分析:一是供給減少,沒有緊急需求的業主不想賣會選擇繼續出租,但租金漲幅和名義上跌幅在房屋總價上是無法比拟的, 不過,近期有傳言稱上海房産稅有可能上調,後來不排除部分居民有意願出售,供應量可能會上升。另一方面,購房者需求正在下降,尤其是"三價低"政策之後,很多人的首付比例直接從35%提高到50%以上,首付的增加是影響這部分購房者購房能力的關鍵因素。此外,消費者看到的外部價格較低,是以觀望心理相對強烈,需求受到這兩個方面的影響而下降。
從2018年開始,前灘用第二路家嘴等概念,炙手可熱的上海樓市,當時新前灘的開盤價一般為8萬元/平方米。而在2020年,很多前灘住宅市場進入二手房市場,挂牌價格大多在10萬元/平方米以上,有的挂牌價格高達20萬元/平方米,嚴重超過新房價格(新房價格已經800-900萬元/平方米),極端颠倒行為也飽受市場病态的困擾。
今年7月,二手房上市指導價出爐,前灘地區高價二手房經曆了集體下架、上架、再下架測試,成交價格和數量明顯變冷。在前灘地區,随着新房集中在市場,價格倒挂的嚴重制象可能會發生變化。
(編輯:Joe Ch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