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春秋》顧颉剛

作者:雨霄随筆

《春秋》

一、 作者簡介

顧颉剛顧颉剛(名誦坤、字銘堅、号颉剛,1893年5月8日-1980年12月25日),江蘇蘇州人,畢業于北京大學,中國現代著名曆史學家、民俗學家,古史辨學派創始人,現代曆史地理學和民俗學的開拓者、創始者。

顧颉剛曾曆任廈門大學、北京大學、蘭州大學等校教授。他将史學上的創見運用到民間文學、民俗學領域,在孟姜女故事和歌謠學、民俗學諸方面的研究,赢得了很高的榮譽。

顧颉剛的私淑弟子黃現璠曾說:“解放前,日本學者,特别是名牌大學如東京、京都、帝大教授,都看不起中國學者,惟對于顧颉剛先生和陳垣先生,則推崇備至。”

(顧老是史學大家,是以隻能從網上截取些許評論,不敢妄自評論。)

《春秋》顧颉剛

二、 書内容的簡介

書中一共分為兩個大的部分:正編與附編

正編講的是春秋時期的來源,結束,主要事件,主要人物,也就是“春秋五霸”的興盛與衰敗。

附編講的主要是春秋時期的一些風俗習慣,人民生活,世官制度,教育,刑法,宗教,學術等。

三、 自我解讀

适合什麼人,講了什麼

培根說:“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有修養,邏輯修辭使人善辯”。唐太宗說:“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是以讀一些史書是必要的。尤其是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群起,王朝交替,可以讓我們對于當今的世界局勢更加明朗。比如秦的遠交近攻和如今米國的QUAD戰略。

顧老在書的最後還有兩個附錄,是兩套試題,如果你看到這兩套試題,你就會明白,那個時候的教育才更合理。都是主觀題,而且要麼是深入内心審視自己,要麼是查閱搜集大量資料才能得出結果的,舉個例子:你選了這門功課,胸中起了那些問題?請你開個單子給我。這些問題中,那些是現有的資料可以解決的?那些是要等待新材料的發現而解決的。

《春秋》顧颉剛

四、 優句摘抄

1. 我們綜看齊桓公創霸的經過,他的政策是先想征服魯國;不成,便聯絡宋國,用了兩個大國的聲威,團結陳、蔡、邾諸小國成一個集團,又滅了遂國做榜樣,硬把魯國逼服。魯國歸服以後,宋國背叛齊國,齊桓公又邀合諸小國,假借了王命,把宋國打服。魯宋兩大國既服,鄭本是齊黨,衛本是宋黨,自然都來歸向了。這可見齊桓公創霸時的對象是魯、宋兩國,隻要征服了魯和宋,霸業的基礎便穩固了。

2. 宋國人抱怨宋襄公,襄公卻道:“君子不殺已經受傷的人和老人;乘險隘去壓迫敵人,是不合古人行軍之道的。寡人雖是亡國之餘,也絕不肯攻擊尚未列隊的軍隊!”宋襄公這種迂腐的話,正是後來墨、儒兩家“王道”“非攻”等等話頭的老祖宗。

3. “多難可以興邦”,這話确是不錯的。

4. 整個春秋時期所表現的政治與社會:在政治方面,是禮制的崩潰和政權的下移;在社會方面,是土地的集中和經濟的演進。因為這樣,思想學術也頗有變動的現象。到了春秋末年,封建社會表示出總崩潰的形式,影響到整個的思想界。但是一方面舊制度雖破壞,而新制度還未成立,這個時期,正是由封建社會進化到統一國家的過渡時代,孔子便是這過渡時代的代表人物。

5. 孔子主張以健全的智識,不怕的勇氣去推行那同情心的道德,這才算完人。

6. 孔子首先對人性加以研究,他以為人性本來是相近的隻因環境的不同而分歧了(隻有上智和下愚的人是不為環境改變的)。他有了這種觀念,是以主張“有教無類”。

7. 晉人用吳制楚的方略得到相當的便宜之後,楚人也來模仿晉人的榜樣,引動越國去牽制吳人。

8. 自從有了農業,人類開始定居,才有餘暇來做别的工作,是以高等文化是随定居的生活而産生的。

9. “封建社會”這個名詞的正确定義,就是名義上在一個王室的統治下,而實際上土地權和政治權卻被無限制的分割,每方土地都有它的大大小小的世襲主人,支配者一切經濟和政治上的權利,形成一種地主與附屬土地的農奴對立的現象。由這個定義來看,中國從西周一直到春秋中期,是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從春秋中期一直到戰國末,是封建社會的破壞和蛻變時期。

10. 歐洲的封建社會受了工商業發達的打擊而崩潰,中國封建制度社會崩潰的真正原因和歐洲也差不多。但中國因受了地理環境的限制,發達的佃農制的社會就終止了;歐洲卻因地理環境的适宜而發展成資本制的社會。這東西文明進化史的不同,有證明了公式化的唯物史觀者的錯誤。

11. 世族就是大夫的氏族。他們有細密的宗族組織,世世代代擁有土地和勢力,是以喚作世族。世族實在就是列國内部的小國家。這種世族制自然是起源于封建制和宗法制的。宗法是統馭家族的原則,封建是擴充家族系統為政治系統的原動力,世族便是混合家族和政治的系統而用宗法來支配的一種特殊團體。

12. 春秋,是個野蠻到文明的過渡時代。這時代的思想,便是由神本的宗教進化到人本的哲學;同時各項學術研究也都漸漸脫離宗教的勢力而獨立。我們研究春秋時代的文化史的結果,終于不能不這樣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