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何應對全球化挑戰?溫鐵軍:縮小貧富差距,實作共同富裕

作者:溫鐵軍
如何應對全球化挑戰?溫鐵軍:縮小貧富差距,實作共同富裕

大家都說我是國内最早提出三農問題的學者,這其實是不太合适的。我隻是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那種偏重于農業生産的政策讨論的基礎上增加了兩個次元,也就是應該強調農民利益維護和農村可持續發展這兩方面。因為中國是一個農民大國,如果抛開其他談農業生産,我想是有偏差的。

事實上,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還需要20年才能完成。如果按照小平同志的說法,一方面貧窮并不是社會主義,過去所做的是鼓勵部分人先富;而另一方面實作共同富裕是經濟發展的目标。如果改革開放最終的結果是兩極分化,那可以說我們失敗了。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小平同志就已經确定了“共同富裕”的目标,而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上半期也曾展現出共同富裕的前景,當時鄉鎮企業和城鎮化帶動了農村的百業興旺;但卻因後期不得不應對财政赤字和通貨膨脹,以及美國帶領西方制裁中國、外資退出等情況,鄉鎮企業開始大面積歇業與國企破産造成勞動群體收入下降,使整個90年代用财政做二次配置設定的方式來緩解社會貧富兩極分化的能力嚴重不足,雖然1993年确立過“八七扶貧攻堅計劃”,但缺乏财力就做不到。

是以我們現階段再度強調實作共同富裕,不僅僅是黨的曆史責任,更重要的是我們面臨的全球化挑戰恐怕是一個相當長期的過程,如果不努力實作共同富裕,任由貧富差别拉大甚至可能造成社會撕裂,拿什麼應對嚴峻的全球化挑戰?

這種全球化挑戰并不是指疫情以來的逆全球化趨勢,而是中國的發展一直是充滿挑戰的。為什麼我們現在說面臨着“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因為自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以來,其政府不斷大規模地制造流動性過剩,并向全球轉嫁美國金融資本虛拟化擴張泡沫崩潰的代價。對我們來說意味着越多進口、越多為世界生産,就越多吃進通脹,簡單說叫輸入型通脹,有誰願意繼續這樣吃人家的代價嗎?這是全球化挑戰的第一大問題。

接着2014年美國停止量化寬松了,那些靠着價格飛漲受益的國家已經把收益都花掉了,當價格陡然降下來,比如石油價格從148美元又降回到30美元的時候,這些得了原材料漲價好處的國家突然沒好處了,消費突然萎縮,就導緻全球通縮。

從全球通脹到全球通縮,客觀上是那個所謂主導全球化的國家一手造成的,我們應該繼續沿着這個吃進代價的方式走嗎?為什麼我們要調整成以國内大循環為主體的雙循環戰略,因為一會兒全球通脹,一會兒全球通縮,進口通脹和進口通縮對我國來說都是承擔了美歐日連續出台量化寬松的成本轉嫁。加之近年來全球貿易戰、科技戰、金融戰連續進攻,即使我們想走老路,人家也不讓了。

是以我們遭遇的全球化挑戰不僅僅是疫情造成的供應鍊破壞,實際上疫情之前已經有10年左右時間,我國一直面臨着大起大落變化無常的全球化成本轉嫁問題。是以,我們必須加強自身建設,練好内功,夯實基礎,把鄉村振興作為應對全球化挑戰的壓艙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