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溫鐵軍:調查研究是一輩子的事【雲講座分享】
10月5日晚,溫鐵軍老師應邀給福建農林大學安溪茶學院社會實踐調研訓練營作題為《調查研究是一輩子的事》的線上講座,将自己多年的調研經驗不斷提煉,并分享他的思考:調查研究的意義是什麼?如何通過實地調研了解三農問題?本文根據國仁鄉建B站視訊字幕轉錄整理,未經講者審定。
調查研究是一輩子的事
謝謝我們戴院長安排這樣一個機會向咱們福建農林大學安溪茶學院的年輕同學們做一個我的“科研曆程以調查研究為科研之基礎” 的這樣一個彙報。
大家可能在網上看到媒體的朋友說我算是“用腳做學問”。當然如果要是往幽默一點兒上說就是說我這人沒腦子,用腳做學問,當然就用腳丫子來思考了;那往積極一點說就是我所形成的研究基礎主要是靠走遍天下,到處開展調查研究,通過調查獲得資料,再把不同的調查資料做比較分析。經過這樣的步驟就可以形成社會上比較容易接受的很多觀點。
一段時期以來,特别是2020年1月份國内發生疫情以來的這段時間,我還沒有離開福建農林大學,還是在學校講課。有同學有年輕人就說疫情爆發了,不能現場授課,讓我線上上講座。這樣我就開始組織線上的課程,第一次線上的課好像就是50多萬聽衆。這些應該也是比較有意思的現象,也就是說如果我們真的從實際出發,通過調查來獲得資料,通過這些調查的資料來進行整理和分析,來形成觀點,那我們就可能不會那麼人雲亦雲,也不會那麼意識形态化地發表看法,這樣在同學們老師們乃至于在社會各界的人士中就可能會形成比較客觀的印象。
從去年年初我們開始線上講課以來,到去年年底也是年輕人給了我一個數字,說是到去年年底我的全網流量,我也不懂啥概念,是已經高達1.9個億。我估計是各種各樣的網站上發出來我的視訊、音頻或者是文章等等總的點選,大概是有這麼高的一個點選量吧!我也搞不太懂,因為網上的這些概念,你讓我學,我有點跟不上。這個說明什麼呢?說明還是希望年輕人從現在,就是當你開始進入大學,開始要了解各種各樣的學科,要形成各種各樣的知識的時候,還是要重視一下方法,就是重視調查,要通過調查來形成你的研究觀點。
我在安溪茶學院有兩個學生,我也是不斷的敲打他們。他們現在可能因為工作忙、任務重,但是我覺得他們的基礎不牢靠。如果隻是看了看教科書那不叫有知識,如果隻是看教科書形成的知識那其實恰恰很可能是一種無知。因為教科書上的東西很可能是别人從别的時空條件下形成的思考,然後把它整理成一種邏輯,然後再把它變成一種教科書。如果和你自己身處其中的時空條件之間差異比較大,那些教科書的知識很可能是無的放矢的,是以盡管它是一種知識,但如果你把這種知識拿來到處去使用,那可能恰恰就是你自己的無知造成的這種錯用。
給大家做一個解釋就是我為什麼特意要講調查研究,而且認為它是一輩子的事,恐怕和我形成知識的過程有關。
一
我的兩次大型調查研究經曆
我一生中曾經有過兩次,我認為算是值得向大家介紹的調查研究的經曆,兩次都應該算是比較大型的。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0">1、第一次調查研究經曆</h1>
第一次是1985年,在座的很多年輕人都還沒有出生。那一年中國提出了叫做沿海部分地區作為對外開放城市先發展起來,然後用沿海的發展來帶動内陸的發展,這叫作“梯度發展”,就是先發展沿海再帶動中部,最後帶動西部,提出這麼一個叫做梯度發展的理論,同期也就是今天大家都關心的“讓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提出了這麼一個口号作為國家政策的指導思想。我覺得作為一個有中國地理常識的人都應該知道三級台階分布,這是中國的一個客觀的地理現象,因為中國這個國家有960萬平方公裡,導緻地理、氣候、資源和環境各個方面的差異非常大,是以僅靠沿海一條邊發展帶動内地的這樣的一個發展思路看上去合理,但是實際上恐怕和中國的國情之間相去甚遠,是以在那個階段就有一些讨論。
當時,國家在蘭州召開了西部會議,就是要通過梯度發展理論作為國家發展戰略的指導思想,在這個時候,我覺得中國至少應該是一個π戰略,而不是沿海一條邊戰略。“π” 就是你把長江黃河變成一個符号連接配接到沿海一條邊上就變成了一個 π,圓周率3.141592,用這個符号來代表就是中國至少應該是三條邊,而不應該是一條邊。其實也就意味着中國應該實作區域的綜合發展,而不是隻是個别的地區,當時這算是一種政策性的意見。
為了讓我提的政策性意見有依據,那時候我34歲,我就自己組織了一次黃河萬裡行的考察,當時是想要弄出點動靜,要讓社會各界關注中國内陸特别是西部地區,它應該是一個資源非常豐富發展潛力很大的地區,是以我當時組織了一次黃河萬裡行。方式是從當時的兵工部(開始談),當時還有兵器工業部不像現在就是一個部了,那時候還有好多工業部委。我跟兵器工業部談,他們當時正在轉産,因為那時我們很多軍工企業不再搞三線建設了,而是轉産民用産品,就有一批軍工廠轉産日本技術的機車,我就跟這些兵工企業談,請他們贊助一批機車,然後我另外拉了一點贊助管一路上的消耗,就是加油、住店、吃飯等等這些生活花費,就組織了一幫記者,我們從黃河源頭到黃河入海口做了一次黃河萬裡行的調查。
因為是記者,我當時也業餘搞了一個新聞機關,用這個新聞機關的名義開展了這次沿着黃河的調查。這一趟我們走了4個月,大家可能也有耳聞,知道毛主席一生中沒有實作的一個夢想,就是他想騎着馬沿着黃河走一趟。等到全國解放了他還在提能不能讓他實作這個夢想,那時中央政治局所有同志都反對,說你的身體不是你的,你肩負着整個國家甚至世界的責任,你不能實作你的夢想,因為出了問題誰也負不起責任,就不讓他去,他就帶着這一生的夢想變成一個遺憾。
其實我很年輕的時候大概是十幾歲時,17歲在山西插隊,當時在呂梁山區,離黃河不太遠,幾個同學還曾經策劃過,我們有沒有可能把毛主席的願望也去實作一下,我們可以聯合幾個年輕人背着背包沿着黃河走一趟,當然這些最後都沒有實作。
到了1985年,我終于有機會組織一次沿着黃河的考察,那是我第一次身曆其境的去體會了什麼叫做偉大祖國的大好河山。
當我在青藏高原的一片蠻荒,跑個七八十公裡都沒有人煙。
在這一片蠻荒之中的時候,黃河壺口大瀑布還沒有像現在這樣修欄杆,那時候我可以把機車一直開到瀑布的緊邊上,那一片泥霧起來人就蒙上一層殼除了眼睛還能眨巴有點亮外,全身都是泥。在大自然的一片鬼斧神工之中,人就像一粒塵埃一樣。”Dust in the wind ”這種感覺,人在偉大的自然面前什麼都不是,隻不過是一粒塵埃,這是非常深刻的一種感覺。
從那以後我覺得,我跑了4個月,跑了2萬多裡這種曆練,對人真正形成所謂世界觀有很大幫助。你隻有身處自然界這個大世界之中了,你才有你所謂的世界觀,否則怎麼談得上所謂的世界觀呢。我經曆了這樣一場幾個月的大自然的曆練,當然也是趕上各種情況比如狂風暴雨、各種各樣的路斷、泥濘,總之非常多的困難,甚至深陷沙漠,詳細的我就不在這闡述了。我隻是想說有了這樣一次比較深刻的曆練之後,人對自己的自我,你會有放下了自我,真有了一種立地成佛的那種禅修的感覺,就是不再把自己當成是一個好像多麼重要的一個人。當然那以後,我再從黃河上回來,也不再去争論到底應該是不是一條邊還是一個π的發展方針,你會覺得它沒有必要了。
是以我說想跟年輕朋友們彙報一下,我說調查研究是一輩子的事。這是我在走上工作崗位不久,30多歲我才大學畢業,不像你們上學早,我是28歲才上大學,大學剛畢業以後不太久的時間有了這樣一次在大自然中改造世界觀的機遇,這樣一次調研經曆對我來說是至關重要的。當然這樣的經曆不是說誰都可以模仿,這個不太可能,但是總之放棄那種有點妄自尊大,那種什麼事情都要覺得好像你有智慧,有插一嘴的這樣的條件,就是把自己的意見看得很重,這種狂妄自大的心态我覺得不會再有了。當然并不意味着人可以不堅持理念也不意味着人可以随便妥協,但是我說在世界觀上發生一種變化其實很大程度上是想告訴人們,你并不算什麼。
是以到現在為止,盡管好像顯得我有了一些社會影響力但我一直是不禁誇的,誰要是說我一兩句好話,我都不知道該怎麼回答。我到現在為止還是這樣,人家一說我多麼多麼厲害怎麼着的時候,我的第一反應是我算老幾?這個不是好像别人一誇就覺得好像你真有點什麼了。我實在是覺得很不好意思,因為我功底很淺,學問不足。人家說“學,然後知不足”,我說是“走,然後知不足”。你走了那麼多的地方,你才知道你的知識是非常有限的。是以網上有一個說法是說人到目前為止在自然科學領域中的發現,對自然界隻能解釋不到4%。我認同這種說法,當然也是自己知識有限了。我認同這種說法是并不覺得人把現在寫進課本的知識拿來去解釋世界的時候,就認為你掌握了什麼知識,你有了什麼真理,這恐怕就是不自量力了,是以我希望我這番話,大家願意積極的角度去了解。我是先對自己進行批判的,而不是上來就要求别人要這樣要那樣,我隻是想說我是這樣做的,至于我這樣的做法有沒有意義、值不值得年輕人借鑒,這個事兒我說不好,不過你們聽了以後願意借鑒就可以借鑒,這是我想跟大家說的第一件關于我調查研究的經驗。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2">2、第二次調查研究經曆</h1>
第二件恐怕就更有意思,你們都知道1989年蘇東劇變,即使那個年代沒出生的小朋友們,你們也應該知道1989年最大的一次世界顔色革命就是蘇聯東歐的巨變,是以1989年柏林牆倒塌為标志的。這場巨變在當時給人的印象是非常深的,也是很難被當時任何能夠拿得出來的理論所解釋的,也大大超過了我這一代人的經驗。那要怎麼去認識這件事情,我覺得大多數人是從檔案、從報紙或者從其他的二手消息來源來形成他們判斷的材料,但是這樣行嗎?顯然是不行的。
當時我自己所在的中共中央農村政策研究室也在這個時間段撤銷了,我在中共中央農村政策研究室已經工作了5年,在這個階段我所工作的具體機關是負責80年代世界銀行支援中國農村改革的政策性貸款,我是這個政策性貸款的辦公室的項目處的處長。這個政策性貸款是支援中國推進産權上的改革叫私有化,推進交易方式的改革叫做自由市場,然後再進一步就應該推進的是社會和政治的自由化最後是融入全球化。也就是說當時80年代比較具有新意的主要是私有化、市場化、自由化和全球化。我是幹這個活的,而當時我又是幹技術活的,還因為我是官派出去到美國學這種方法的,并且學完了方法以後又把我送到世界銀行總部去跟班作業,然後回到國内來,當時我參加進去中國政府的一個工作小組,我負責的是世界銀行貸款在中國項目的監測和評估,英文叫做“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project”。是以我其實是在世界銀行援助中國貸款的項目中,對這個項目的導向是否能夠在中國農村推進西方要求的制度轉軌,轉向私有化、市場化、自由化、全球化用西方的技術手段來做監測評估的。
也就是說這個時候我的調查研究,從我剛才說的80年代中期騎着機車到中國西部一路走下來,從青藏高原下來到了雲貴高原的邊緣再進入黃土高原,再從黃土高原經過晉陝大峽谷一路下來到東部大平原,這樣一個過程完全是本土的調查研究。到後來80年代的後期,我就已經開始去做洋務開始接觸很多西方的東西了,當然這開拓了一個很大的知識面。
當然用西方的方法在中國做西方模式的調查研究,我們也算是比較早的一批學者,和現在的很多高校的學者們采用西方的研究方法去做所謂量化分析相比,我覺得恐怕已經隔了好幾代了。是以那個時候應該說按照西方的模式在中國推進制度變遷中,我也算是比較早的從業人員。是以一方面有在蘇聯東歐國家發生的社會主義陣營解體這樣的巨變,而所有關于巨變的解釋基本都是從西方來的并且都是二手的;另外一方面我自己在中國親身參與着西方模式的制度變革,這樣一個非常複雜的周邊環境使我有很多思考,而這些思考以我那時所得到的資料不足以支撐我去做任何分析,去形成任何判斷的。當然我想現在的大多數年輕人,不會再有我們當年的困惑了,因為這個階段都已經是過去了,但你們至少可以看看我們經過的那個階段所形成的東西怎麼分析的。那怎麼辦呢?我當時就想我恐怕得找個機會去蘇聯東歐國家做點調查研究。是以在這個情況之下,我就有了這麼一個機會,往前說還有很多其他的重要的情況,但因為今天時間有限我就不詳細闡述了。
因為我是在80年代去美國學習的時候參與了一個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資助的在中國的一個大型的兩岸三地比較研究,這是需要做嚴格的抽樣調查的,這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量化分析。如今我們相當多的量化分析是不科學的,我們當年用的是一種以全國為總體的城鄉分域的方式設計出準确率高達95%以上的模型來推斷總體的抽樣框,然後以抽樣調查所得出的資料做分析來支撐所謂的科學結論。我做的初步調查叫pretest,我做了初步調查之後,我是作為調查的實際操作者,我是carry out the survey,是以就得去做資料分析,是以我就按照這個工作規程出國了,當時在美國做量化調查的最主要的學校是美國的密執安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我在他的機房裡面幹了三個月。
這是一個機會可以讓我出國了,當然我出去的目的就不隻是要到美國把這活幹完,我還想去蘇東看看。我就省吃儉用把這些住宿費夥食費等生活費用盡量省下來,等到我在銀行裡存了幾千塊錢後,我就可以證明自己有支付旅費和旅遊費的能力,這樣就去辦旅遊簽證。我就從美國飛越大西洋進了西歐,然後再從西歐買了一個Europass也就是歐洲的火車通票,然後我就一路就從西歐進了東歐,那一趟就用了40天的時間走訪了7個蘇聯東歐國家,一般來說我們是很難得到第一手資料的,我們一般都是看西方媒體根據他們的價值觀形成的他們的報道或者根據各個官方所形成的這些檔案資料來判斷蘇東到底發生了什麼這樣的一般性比較通俗的認識。
經過了這次的實地走訪,我就把這種認識提升了一個層次就變成了一個可以抵近觀察,可以深入調查來形成材料再做判斷這樣的一個條件。是以我為啥說調查研究是一個一輩子的事兒,是因為你遇到這樣重大問題并且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僅靠我們有限的知識,和我們以往所了解的全部理論都無法解釋的重大事件的時候,這時我們得幹嘛,得做一些實地的調查研究,是以我就利用了我80年代的一個項目出國了。出國了以後,我先把我的活幹完,并把生活費省下來就去了蘇東。
省生活費這事大家今天可能沒有人會這麼做,我舉個我節省生活費的例子吧,你們知道美國人星期五、星期六的東西比較貴,這是因為他們周末要出去野餐、要去玩,是以導緻那些食品都比較貴,但到了禮拜一咵一下,價格就大幅度下降。這是因為禮拜一要開始上班了,沒什麼人再出去玩了,是以消費就低了,是以我往往是禮拜一去超市買最便宜的雞腿、高麗菜、胡蘿蔔。這三樣食材我到現在為止都不愛吃,是因為那時候吃傷了。在那段時間我盡可能買最便宜的吃的然後住最便宜的地方,為的就是把錢省下來,然後你還得去學校,還得去上課去幹活,那怎麼着呢?我就拿個可樂罐灌上涼水就是看着像是喝可樂其實喝的是涼水,我盡可能節衣縮食為的就是省下每一分錢,然後去找最廉機票。
我說我這一趟從中國大陸去了美國,然後從美國去歐洲,從西歐再到東歐最後才從俄國飛回中國轉這樣一圈,我才花了不到2000美元,我找的都是最廉機票,然後買一個在歐洲可以通行的Europass,就是你可以在15天的時間内乘坐7天的火車而且是頭等艙,當然我晚上是在火車上睡覺,這樣我就可以把住店的錢也省下來了,并且火車站有個最大的好處就是它都是在城市中心,你一下來以後交通就會比較友善,因為是在城市中心嘛,是以我就是用最省錢的方式花了不到2000美元,事實上我可以說吹個小牛說我繞地球轉了一圈。
我覺得最主要的還是去了蘇聯東歐國家做了一次身臨其境的考察,我第一個印象其實很直覺的,我是從意大利進東歐國家的。我從意大利要去南斯拉夫買票的時候,有一個賣票意大利人用比較蹩腳的英語就跟我說你可能去不了,我問為什麼去不了,他說了一大段我也沒聽明白我為什麼去不了,但是他還是賣給我了一張去貝爾格萊德的票。我上車了以後就在車上睡着了,因為白天很累嘛,是以就睡的很沉了,直到聽到哐當哐當車停了,我一看是薩格勒布然後就聽列車員喊全部乘員都下車,說車不走了。這時我就有點着急了,我說我離貝爾格蘭德還遠着呢,這才剛到克羅地亞,然後我就問為什麼要我們下車,旁邊有一個老頭就說為什麼呢?打仗你不知道嗎?我說我不知道,他說炮彈把鐵路炸了,昨天剛剛炸的,你隻能到這兒了,你沒有别的地方可以去了。這不就意味着我要撂半道上了嗎?然後我說那我怎麼辦呢?因為車上隻剩下了我這一個中國人,其他中國人一打仗都跑了,是以隻有我這麼一個傻乎乎的還在車上。然後他就問我是幹嘛的,我說我是當時哪哪哪我是怎麼着,然後他說那你跟我走吧,他說我們這住店并不貴,10個美元就能讓你在這住上國際酒店,結果他就帶我去了國際酒店。最後鬧了半天人家國際酒店是内外賓兩個價格,外賓你得100美元,内賓才10美元,也就是國内的人家便宜。結果他一看屬實有點尴尬,然後他說我原來告訴你10美元就能住,現在你要花100美元,這個事我有點對不起你,但是我今晚不能把你帶回我家裡住,我先去向我家屬請示,要是可以明天我再把你帶回我家裡住。是以他回去跟他老婆請示,得到準許後第二天把我接到他們家去了。是以我就一下子突然住進了一個東歐的人家裡,他是一名大學教授是個知識分子,他的老婆是一個化學工程師,家裡條件也不錯。就這樣我就住進了他的書房裡,他就帶着我去看了很多地方,并找了很多人,我這樣突然進入了一個完全本地的話語環境之中。
像這樣的事情我在這趟旅途中發生了很多次,比如我到了南斯拉夫一看到處打仗,其實克羅地亞也是這樣的情況,因為他們互相之間打仗,是以車站上貼的都是封條,到處都是沙袋,然後都是扛着槍的士兵,你到了南斯拉夫也是這樣的情況,因為雙方在打,我就打算住在老百姓家。是以我就先去找個咖啡館進去買一杯咖啡後,我就沖着那些咖啡館裡的人群就說一聲你們誰會說英語,看到有人跟你搭茬就說,咱們聊聊,聊着聊着就說你們家有地兒嗎?我想上你們家裡住一下,得到可以的回複後我就拿着行李就去他們家裡。
當地老百姓都非常好,首先得說清楚一件事就是東歐的老百姓素質非常高,人也非常好、非常善良、非常厚道,他們真不應該遭遇到任何不幸。我到現在為止都深深地懷念着這些善良淳樸的老百姓,他們不應該死,他們也不應該遭遇任何麻煩,這種不幸不是他們應該有的。從他們中間走出來你就會發現很多東西,今天那些所謂的主流的媒體、主流的政治家所說的那些東西,在他們面前都是很低級的,至少不那麼人道,不那麼……。反正我不說了,大概就是這麼一個意思吧。
我其實一路都是用最便宜的方式住老百姓家,一路上老百姓都很善良。其中有一件事最讓我感動,那是我到了捷克,車站上看懂有一廣告說你花10美元就能住一個較高價的電梯大廈。然後我就去了,去了以後就花了10美元登記了一個較高價的電梯大廈,然後從業人員就給了我一張紙,這紙上寫着我應該到哪個樓哪個小區哪個号較高價的電梯大廈,然後就給我一個鑰匙,你就可以在那住,等到你走的時候把鑰匙撂桌子上你就鎖上門走就行了,你交了幾天的錢,你就住幾天。結果我上了電車以後我就把那張紙給弄丢了。我就去跟司機說我紙條子丢了,司機也聽不懂我說的話,就沖着後邊乘客喊了一句當地的話,我也聽不懂他說了的是啥,然後就有一個婦女站出來就跟我說,然後她說的話我也聽不懂,但我聽明白了她的意思是讓我跟她走,我就跟着她下車走了,因為她也說不清,她沒有英文的能力,是以她就把我帶到他們家裡。然後到他們家以後她就打電話,然後就讓我聽電話,最後鬧了半天是她有一個會英文的朋友,這樣就在她朋友的電話裡把我什麼遭遇說清楚了,然後她跟她那個朋友再打電話去找車站,車站人員又告訴我,我登記的是哪個較高價的電梯大廈,她再把我帶到較高價的電梯大廈裡,期間她跟我說了一句話,但不是英文,最後我大概明白了她的意思是第二天早晨讓我别着急走,她會叫她的朋友來。結果第二天早晨她那個會說英文的朋友,原來鬧了半天人家是個導遊,她就免費帶着我在那兒去通路了很多各種各樣的我要看的點兒,我要見的人。
真是我到現在為止都感動的不行,說起這些經曆,我都覺得這世界上人的善,是你要永遠永遠銘記于心的。他們不該遭罪,因為他們都是太善良的一些人。我一路上都是這樣子,都是遇到了很多好人,他們幫了我很多忙。
當然後來我也有遇到一些其他情況,比如我有一次到德國,我把我應該去住哪個酒店開什麼會的全給忘了。因為有一個聯系讓我去開會的人,他說的很清楚他到時候會在車站接我,是以我就完全放心,我就想到時候既然有人接我,我記那麼多幹嘛?是以我什麼材料都沒帶,我就隻帶了筆記本,隻帶了我應該講的東西,然後我就完全不知道了。結果等到我下了車以後,我發現那個車站是通透的,我也不知道他在哪接我,我就沒找着他,結果就不知道該去哪了。類似像這樣的在國外的遭遇其實感覺挺怪怪的,但是我最後都是遇到了好人,他們一路把我帶過去。這都是很美好的經曆,是以我就說人真是向善的,你看人的善良到處都有。
溫鐵軍老師的足迹遍及全球各地。圖為溫老師在國外考察期間搭乘當地居民的便車。
二
蘇東七國調查收獲
我接着就把我的這些經曆先放下,說說我去蘇東以後,我的最大的收獲是不同于主流的解釋,就是通過這樣的調查,并對這7個國家進行分析和比較,我得到的最主要的東西是什麼呢?
第一、并不是人們所說的什麼是計劃經濟不行還是僵化的體制啊、國企無效率等等問題,這都不是。我先說我的調查的情況,我在東德,當然我找了東德的東部18個州的管理局。他們是西德政府組建的一個機構來處理龐大的東德的工業資産包括廠房、裝置、勞工,還包括技術、産品所有這些東西。其實真的是割韭菜,真的是多麼好的東西——人參都賣個蘿蔔價,賣這麼便宜就是因為他們接受了西方給的指導思想,這也是我後來回來以後,為什麼對我執行的世界銀行的私有化、市場化、自由化、全球化開始有了明顯的質疑,并且跟國内政策屆的主流逐漸開始有點不一緻了,他們對我也有很多批評,但是我還是覺得我們應該盡可能多做解釋,多做交流吧。因為我畢竟是一個個别的意見跟主流差别太大,這個是因為在這一次的調查研究中,我覺得我有很多直覺的調查研究的材料。
我當時去的時候找了他們的官員,那個官員很不客氣,對我說我們沒有什麼可向你介紹的,之後我就被趕了出來。我出來以後想了想,我說不能就這麼灰溜溜的走了呀,我就又去了,我當時不還是在中共中央農村政策研究室嗎,雖然那時候剛剛劃到農業部,然後我就說我們中國在農村有2000多萬家中小企業,你們東德的工業在社會主義國家中是最先進的裝置、最先進的技術,你們要處置資産最好的市場是中國,如果你們願意,我願意向中國市場介紹你們德國要處置的這些裝置、你們的技術和你們的技術規範,你們所有這一切我都願意介紹。他們立刻态度大變,立刻把電腦打開,說你挑吧,你想看什麼企業,我們會通知他們,我們會怎麼怎麼樣。客觀上我是,因為我們在中國國内做農村政策,是以我們知道我們有2000多萬家鄉鎮企業的裝置、技術等各個方面能力都很低,那時我們怎麼會有什麼國際競争力呢?他們那麼先進的裝置、那麼好的工程師、那麼棒的技術材料,但他們怎麼就解體了呢?到底什麼問題?當然這些你得去了解才能知道其原因,對吧?是以他們就讓我去了。當然他也通知到位了,是以我一去人家廠裡什麼廠長、總工、總會所有這些CFO、CEO全部都到齊,然後就開始跟他們談。但是他們很警惕,說我們可以讓你看,我們可以跟你座談,但是我們不是要賣企業、我們也不是要賣裝置、我們也不是要讓我們的職工下崗,我們隻是希望能夠有原材料可以讓我們恢複生産,能夠有銷售讓我們能夠把我們的産品賣出去,我們是非常好的優質企業。
我跟他們座談,陪着我去的那個人也是一個東德的官員,他也當過兵也會說英語,是以他就跟我有了共同的語言,因為我也當過兵,大家都是軍官轉業,然後各自都在改革中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是以一聊起來就成為朋友了,然後他就帶我回他們家裡并介紹各種各樣的人跟我交流。鬧了半天我才明白其實就是美國人在蘇東推銷的所謂500天私有化計劃,也就是一步到位地放開。企業過去是在整個經互會的換貨貿易體系之下。大家都知道在傳統的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對金融資本的寄生性是有非常尖銳的批判的,是以整個蘇東經濟不進入貨币經濟、不進入貨币化,是以我們一般講的Monetization貨币化在蘇東體系中是不存在的。是以就發生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他們的原材料和産品完全是調撥的,不經過使用貨币的交換,比如我們去東德,它生産的機床是世界一流的,大家都需要對吧,是以他可以把機床調給波蘭還是調給羅馬尼亞還是烏克蘭,從烏克蘭調小麥,從羅馬尼亞調蔬菜,從波蘭調肉還是調船,這些東西都是通過調撥的方式完成的。你有多少機床就換多少麥子或是換多少肉,它會根據它的生産消耗以及勞動工資等成本再加上一個幾級批發折算出一個調撥價。調撥價隻是一個計量機關,它并不要求你出資,因為大家換的是實際的商品,實際的産品。那麼在這個體系中過去因為他不用貨币,是以當西方從實體經濟改為金融經濟全面貨币化,它的計算方式就改成計算GDP。
GDP是指的交易的增加值,交易當然是用貨币來交易了,是以你交易越多,它的增加值就越高。比如從原材料到冶煉廠你交易了一次;冶煉廠生産出來的粗鋼交易給了重機廠,又交易了一次;從重機廠生産出來了的零部件交給了組裝廠,又交易了一次;組裝廠生産出了工作母機,再把工作母機調給了某個下遊的廠。這樣經過無數次的交易,交易增加值就在不斷的上漲,而如果是調撥的話就是直接把你需要的東西調給你了,中間沒有那麼多道的交易是以按GDP算它的價值就很低。是以雙方的知識分子就說你看咱們和平競賽,你看我的經濟增長不如你,其實就跟現在中國人非得說自己GDP第二,怎麼怎麼不如美國這些說法有點相似,其實你在實體生産上早就是世界第一經濟大國了,美國那個GDP高是因為它是金融經濟為主,當然它的那個虛拟增長是遠遠的高于你的實體增長的,是以它是所謂世界GDP的第一大國,蘇東的教訓就告訴你永遠不要朝着它那個方向走。而這些如果你們是隻看教科書,你們就會覺得它是第一我們還要花費多少年才能趕上它。你追趕它幹嘛?你這不是自找不痛快嘛!
當然你不能這樣說人家,這樣說好像那些大腕兒們就臉上挂不住了。人家就是靠這套教科書才能讓大家跟着去學習去考試,你們才會把這套教科書當成無價之寶,然後你們畢了業都按照這套教科書去繼續說那些話。蘇聯東歐這個體系它就是被西方的話語體系在它沒有任何準備的情況下,突然一下就說你們走市場吧。那原材料從哪來?它生産就沒法維持了,當然産業就都停了,這一停經濟不就休克了嗎,然後它把這樣的休克叫休克療法,那意思就是說一棒子把你打懵了,然後說這是在治療你。
提出這個私有化計劃的人叫Jeffrey Sachs,他在當年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初曾幫助蘇聯東歐國家設計所謂市場化私有化改革方案。後來到2008年華爾街金融海嘯爆發,聯合國開大會,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把我請去了,我在一次China Events這樣一個讨論會上,Jeffrey Sachs正好坐我旁邊,然後我聽他的發言就跟當年完全不一樣了,跟20年前完全不一樣了。我說Professor Jeffrey Sachs,You are totally different,你現在完全不一樣了,你的這些說法。為什麼發生這麼大的改變?他說我是個學者,我要尊重事實。當他說中國的時候絕沒有再聽到任何一星半點他當年說蘇聯東歐那一套話了,一點兒都沒有了,完全不一樣了。我問他,他說我要尊重事實,因為我是個學者。但現在的麻煩不在于他呀,麻煩在于我們今天還有很多所謂的“知識分子”仍然沿着當年老Jeffrey Sachs沿着他當年的東西,還在用他那套教科書繼續教書育“人”,這不就有點兒猴吃麻花滿擰了嗎?
是以我說類似像這樣的調查研究,我就一直在這40天裡邊,利用各種各樣的深入民間的機會,因為我沒有任何官方身份,我也不是什麼記者,我就是當時在美國做通路學者然後請我在美國的導師寫了一封私人信,介紹這是中國的一個官方的政策學者,他到你們那去希望你們能夠配合,我跟德國私有化部說這番話的時候,一點兒都不是吹牛,因為我真的是在中國做這方面研究的,我真的能夠向中國介紹他們。但是如果他們一下已經把所有企業都打蒙了,就是沒有哪個企業的董事長或者總經理或者CFO知道他們到底要上哪去找市場。這可不就是他們肥厚的韭菜全部都被割了嗎?
是以後來我在很多的文章和著作中跟大家解釋這事兒是怎麼回事兒,我說為啥西方能夠在90年代陡然暴富?就是因為他們大割了一波蘇東韭菜,不光是把人家那些資産給收割了,還等于把那麼好的裝置企業都當廢品賣了,都是論斤吆的。這就跟蘇聯解體以後,中亞五國把當年蘇聯在那形成的工業也是因為沒有市場沒有原材料,它調撥這個體系沒了,突然讓他自己去找市場,哪找去啊!于是乎也是都賣了。那為啥我們從90年代突然緩過來了呢,其實就是我們收了一大批,而且90年代不光是蘇聯,因為蘇東一解體美國軍事上面對的最主要的強敵垮了,美國過去那些和軍事工業配套的比如鋼鐵、重機這些大型工業企業也黃了。于是你們看看這個階段上90年代到2010年差不多有十來年的時間裡邊割韭菜的一方面是美國歐洲,他們是用他們的硬通貨去貨币化了蘇聯東歐的實體資産,是以西方的财富陡然就增加了。因為過去它們大量增發的貨币已經是虛拟化的了,突然來了這麼一大筆的實體财富那當然它的貨币就又硬起來了,本來已經軟塌塌,它又硬起來了,硬起來就成為了财富了。于是在這個過程中美國搭起了一個NAFTA的架構也就是北美自由貿易區;歐共體進入歐盟變成了歐洲的最大經濟體,能夠把蘇東實體資産收過來,形成了後來歐洲經濟的陡然崛起,并以此為基礎發行了歐元。西方世界是怎麼把不戰而勝所形成的短暫的21世紀的财富囊括進它們的财富寶庫之中,對于我們來說是教訓還是經驗呢?這個值得我們深思。
我做了這個調研以後得出了一個重大的不同于主流的判斷。鬧了半天是這麼回事兒,因為它們停滞在調撥貨物的這樣一個體制之中突然轉向GDP轉向市場,接受了美國人所謂的休克療法,就突然進入到一個被人家完全割韭菜的狀态,這真是一場世紀浩劫。而我們國内的學者對此津津樂道,因為我是直接跟這些老百姓生活在一塊,我就覺得他不該啊,這都不是他們的錯,是他們的上司人犯了這種比較低級的錯誤,然後就讓他們遭了這麼大的難。
尤其在俄國,這時候蘇聯已經解體了,我住的那個老百姓家,她的丈夫是個老軍人已經去世了,剩下孤兒寡母,那時她隻能把丈夫留下的這些軍功章拿到街上去賣,但又賣不出錢來。為啥呢?是因為隻有中國人願意買,但中國人買又帶不出來,因為在過海關的時候那些俄國警察知道中國人好弄這個,哪怕你帶走了一個石頭,他也給你翻箱倒櫃把你東西都翻出來然後好罰你錢,弄得中國人之間互相都告誡大家千萬别買,誰買海關就專門盯着你,過海關的時候特别慢就是因為一大堆中國人都被人翻包,是以弄得當時蘇聯人那點兒作為一個國家的尊嚴感,作為一個公民的那種尊嚴都丢棄了。乃至于你過去無論是什麼,你現在在饑餓、在什麼都沒有的情況之下就很糟糕。
我們再看,因為它過去是換貨貿易,它不用貨币,是以過去它的貨币是非常值錢的,但是等我去蘇聯的時候一到莫斯科火車站立刻圍上來一大批人,一看我就是從美國來的因為我穿了一雙耐克鞋,這非常糟糕,是以當地接我的人馬上就說你回去趕快把耐克鞋換掉,說現在人家恨不得把你腳砍了就是因為這是美國貨,一看你就是美國來的,你帶的是美元,是以會有一幫人瘋上來搶你的美元。原來是一個盧布能換2.8個美元,到我去的時候已經是一個美元換幾千個盧布了。為啥呢?其實就是因為當這個國家政權解體的時候,我那時候沒帶多少現金,我帶的主要是美元支票叫做American Express,到任何一個蘇東國家你用支票換,你都能換一打子厚厚的一摞後邊一大串零的這種貨币,我根本不知道怎麼用。我們國家那時候也沒貨币化,我在北京打個長途電話很便宜,你坐個地鐵幾毛錢,吃一頓面條大概也就是個八毛錢,我們那時還是毛票時代是以我根本不知道那個大票後邊一串零的票怎麼用。
為啥這種現象呢?我當時也百思不得其解,我說這些國家怎麼貨币就垮了。鬧了半天最後做了點調查以後才知道。貨币是什麼?貨币是國家政治主權向信用體系做了賦權所形成的紙介信用。這話說得稍微啰嗦點,其實就是那張票子什麼也不是,就是張紙,如果沒有國家政治強權,這張票子就是廢紙。因為這些國家不都是政治改革優先嗎?國家就先解體了。國家政權解體,紙币就随着政權無權了,紙币也就不值錢了。是以國家政治強權的強弱決定紙介信用的強弱,你那貨币值不值錢取決于國家政治強權是強是弱。
第二個直接的感覺就是一旦政治解體,貨币同步坍塌。這就是這些國家遭遇的重要教訓。它本來是說把企業推進市場,但突然你的貨币失靈了,你的錢不當錢了,這時候隻有美元、馬克、法郎、裡拉、克朗等等這些西方貨币值錢。你又沒有,那你拿什麼換呢?當然就得賤賣你的資源了,于是乎這些國家盡管做了私有化,但它們的石油、天然氣、煤礦和各種有色金屬非常值錢的資源就因自己本國貨币不值錢,就比如說他們的私有化計劃給每個國有企業的員工發五萬塊錢的股票,本來你這五萬塊錢你要按照1:2.8的匯率,你是多少呢?差不多就是十幾萬美元,你這十幾萬美元的股票當然就值錢,得上百萬左右人民币吧。突然它貨币本身暴跌了,一個美元換幾千個盧布了,你手裡邊有個五萬美元的股票,你值多少呢?大概就是十幾個美元,那你就不值錢了。于是乎就被外國的投資商或者那些國内的買辦們就從老百姓手裡把這些就收走了,那這些資源淨資産就變成了這些跨國公司的,變成這些買辦資本的了。于是乎一夜之間老百姓原來全民所有的财産就都變成了買辦集團的财産,是以你說在這種情況下為什麼老百姓後來都這麼擁護普京呢?當然後來西方又做了一些很會的軟實力導緻普京的支援率下降了。但普京剛剛開始當政,大規模收回它的資産的時候用了很多手段,把借機去撈了财的這些人特别是國内的人士,該收監的收監,該處理的處理。普京又把至少是石油、天然氣這種戰略資源70%以上收歸國有了,于是他就又有錢了就又能給老百姓提供福利了,這時候他就開始又強硬起來了。這個過程是一個跌宕起伏的過程。
因為第二個故事太大了,我已經說了太多時間了,是以我得抓緊把這個故事結束了。調查研究這件事情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你面對着這些重大事件,假如你真想做一個我思故我在的人,人要靠自己兩條腿站在這個世界上是人,那上面還有身子呢?我們的古字上是有頭的,現在的台灣字就沒有了,是以大家就光剩下兩條腿會走路,那就很難說真正做到獨立思考了。我覺得你們現在這些學生進了大學,你要幹嘛?無外乎就是要成為人,成為一個有獨立自主思考能力的人。這不是簡單靠教科書就能夠形成思考的基礎。當然教科書很重要,不讀教科書也不行,但是你不能就隻通過讀教科書來形成你的知識。這也是為什麼我一直批評我在茶學院這兩個學生,我說他們調查研究不夠,哪怕就算你會玩點什麼模型,那你也根本仍處于無知狀态,而你們這些人又是教師,你們又要去教學生,你們憑什麼?當然是因為他們是我的學生,是以我敢說他們,他們要是換成是别人的學生,我連敢說都不敢,因為我不想得罪人,因為這是普遍現象。我自己曾經有句話,當年上學的時候我說“近來始覺古人書,信著全無是處”。後來等我出國出得比較多了,大多數西方好學校我都去過了,我又開始說另外一句話“近來始覺洋人書,信著一無是處”。也沒什麼大不了的,更不用提那些得了一點洋人的說法的,什麼獎的就更沒啥意思。
目前我們在面對這個複雜世界的時候,我們現有的這點知識能力,教科書所形成的這點知識能力,基本上不怎麼能用了。當然對國内的各種各樣的問題也恐怕不怎麼能用,是以我說這個世界就是如此的奇妙,它的各種各樣的變化都有多種解,你用什麼樣的解取決于你做了多少調查,你形成了多少自己調查得到的材料,你才有可能去說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兒。是以你們也可能看到網上很多人熱議阿富汗變局的時候,我覺得有點兒什麼,就站出來說了不太多的幾個小視訊,其實我是說了一段被裁成幾節了。我的中心思想就是告訴大家,你們不要太輕易的去談中國是否應該介入阿富汗事務,它不是你們想象的那種國家,它的民族的複雜性也不是你們想象的民族。我說我不想多說的原因是我沒有去調查研究,我的知識是有限的。我隻想提醒不要輕易置喙,放置的置,鳥嘴的喙,這個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是以我說,我在我自己人生中遇到重要的問題的時候,我是比較相信邁開雙腳走出去,去做調查研究的。
三
從“一個世界三個體系”到“一個世界一個體系”
這一部分,我覺得應該跟大家說的都說了,剛才咱們戴院長介紹的時候說了我任過什麼職,然後說我發表過什麼多少文章,拿過多少獎,這些其實如果應該得到那也是水到渠成,我覺得我花了巨大的代價去做了大量的别人沒做的工作,是以我覺得所有後來我得到的一切都應該算是水到渠成的。我并沒有簡單地按照所謂那種規範的要求去限制自己,我是一個堅持了不斷創新的這麼一種自我要求的人,是以我說我到了老年的時候,我就想告訴大家其他的都不重要,你所經曆過的才重要。我在很多重大問題發生的時候都盡我所能去經曆過了,比如說當中國要加快入市談判,我們都知道有個叫做WTO 對吧?World Trade Organizatio(WTO),這個是伴随着蘇聯解體,這個世界從過去叫做一個世界兩個體系,那麼美國和西方稱他們自己為自由市場體系,稱蘇聯東歐為計劃經濟體系,這兩個體系互相之間沒有太多的交換,是以是兩個經濟體系。是以盡管世界是一個世界,但它是兩個體系。當然它是主流這麼說,我們從中國人角度來說應該是一個世界三個體系。因為還有毛主席、周總理他們和其他的開發中國家中的大國比如說埃及、印度、印度尼西亞等等這些大國聯合提出了不結盟國家、不結盟運動,表示我們不想納入到你們這兩個體系,我們既不想納入你們美國和西方的,我們也不想納入蘇聯東歐的。因為中國早在1960年就跟蘇聯掰了,中國就和其他的開發中國家變成了第三世界了。
其實我們本來應該是“一個世界三個體系”,但是因為我們至今都以西方為馬首是瞻,都認為西方說的都是對,是以就跟從了“一個世界兩個體系”。當蘇東解體之後,就變成“一個世界一個體系”。那我們當時就都加入了美國主導的西方的自由市場體系。那中國也在90年代積極加入了自由市場體系,過去二戰之後形成的GATT(關稅貿易總協定)就應運改變成了 WTO(世界貿易組織)。WTO主要納入的就是農業的自由貿易和金融自由化,這些都是至關重要的。而這兩個至關重要的領域本來在有大量開發中國家在中國為首形成第三世界運動的時代是納入烏拉圭回合談判的,也就是說大多數發展國家不認同農業和金融的自由化,主要原因是這兩大領域都是涉及國家領土主權安全的戰略領域,是以在80年代單獨列入烏拉圭回合,不加入這個貿易自由化的體系。但是美國和西方借着蘇東解體,借着所謂“一個世界一個體系”就強行把這兩個長期談判的領域也一次性的納入到了WTO,這就變成了農業和金融都是自由化。
1986年,中國取得了全面參加烏拉圭回合多邊貿易談判的資格。(圖檔來源于網絡)
因為咱們是在給福建農林大學講課,是以我就拿最近的一件事情來做一個解釋,希望大家注意,調查研究的重要性對于我們今天面臨的很多新的重大問題,同樣是有着重要解構意義的。比如說今天,大家都看到世界各地都在發生通貨膨脹,美國也在通脹,歐洲也在通脹,中國也在通脹,其中食品價格在美國、歐洲都有明顯的上漲,在中國也有一段時間也在漲。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去找生産上的原因,生産原因找了一遍以後再去找流通環節的原因,然後再看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比如生産不足要加強生産,各個部門抓緊要投入,問政府要錢增加化肥農機等等;開展規模經營,抓緊把地收上來,然後咱們好大規模種植,就是生産部門的要求。流通部門講是不是庫存不足導緻的,還是什麼原因導緻的?還是哪個運輸物流出了問題了,基本都是這樣。
四
美國大量增發貨币為什麼沒有通脹
如果你把我剛才所說的,蘇東解體之後“一個世界一個體系”,特别是把農業和金融納入到 WTO的大背景納入進來來看的話,你就會發現問題的所在。鬧了半天這個世界的演變規律,其實不是我們教科書裡所講的所謂産供銷的問題,而是什麼呢?是西方主導國家,特别是美國,當它大量向海外轉移出制造業之後,它的經濟主要是依靠美元這個世界結算貨币和儲備貨币的地位來維持着金融資本全球化的控制權。那美國靠什麼來維持它的發展?當然是靠增發貨币,大量的向世界注入美元流動性,這其實就是在制造通脹。我們也都知道貨币大規模增發就已經意味着通脹的基本條件具備了,這時候隻要市場價格也發生變化,那通脹就事實發生了。這個基本知識稍微看點經濟學教科書的人就都知道,那美國自己從2008年爆發金融危機以來一直在推行量化寬松,也就是一方面大量增發貨币,另一方面大量增發美國政府債務,也就是增發國債。在奧巴馬時代的美國政府它遭遇了金融危機,政府債務還是幾萬億美元,現在已經變成了接近30萬億美元,翻了幾倍了!增發出來美元債務就得靠美聯儲增發貨币來購買,美國政府靠這些增發的債務就去發軍費、發福利,維持行政開支,在世界各地去資助NGO到各國去搞顔色革命,讓你們把你們的财産貢獻出來,好讓它的貨币長驅直入到你這個國家進行掠奪,去割韭菜,好了這是一套。
那另外一套就是向世界上主要的基本原材料和基本食物市場,比如糧食、棉花、大豆的交易市場,同時向礦石、石油、天然氣這些大宗能源市場大量注入增發出來的貨币。是以美元的增發是一方面去買美國國債,讓美國政府能夠有足夠的錢在世界上形成霸權;另外一方面将大規模增發出貨币注入到大宗商品市場,特别是能源礦産和糧食攻城略地。越多的貨币進來就意味着這些價格要擡升,這是個簡單的道理。是以今天為什麼這個世界上普遍發生通貨膨脹,究其原因無外乎就是美國向那些大量進口糧食、進口能源、進口原材這些國家轉嫁它的通貨膨脹的代價。
金融壟斷資本在南方以極低的價格“購買”實際資産,沒有促進增長,反而加強了掠奪。(圖檔來源于網絡)
曾經一度,幾個月之前還看到很多西方學者說“美國這麼增發貨币它就不發生通脹,這是一個經濟學的奇迹”等等這些論調,這其實真的是有點昏了頭了,美國不發生通脹的原因不外乎是先向外轉嫁最後轉嫁不成了再向内轉嫁的一個過程。這就是把農業和金融自由化納入到世界貿易組織變成一個可自由貿易的領域,結果就是它所必然發生的這樣一個過程。
是以我說做調查研究,你們去看一看實際發生的情況,你就能把它搞清楚。比如說2008年華爾街金融海嘯爆發,奧巴馬政府用量化寬松的辦法,向世界傾瀉了4萬億美元,它所增發出來的貨币60%以上流向了能源原材料和糧食市場。
這時候我們就在世界上做了很多調查研究,比如那時候埃及爆發廣場革命推翻了穆巴拉克政府,大家都說這是埃及穆巴拉克政府長期實行軍事獨裁所緻這套說法,然後我去了埃及做了一系列的調查。調查後我發現鬧了半天是因為埃及這個國家盡管擁有尼羅河流域的肥沃土地,但是這個國家最糟糕的事情就是它生産優質的長絨棉,同時它又是一個農業領域完全對外開放的國家,而它的農業資源早就被跨國公司占有了。就像我們現在有大批都主張農業對外開放的人,允許外資進來,但是請注意埃及的農業早就對外開放了,并且農業早就外資控制了。外資一控制農業,就把埃及的關乎國計民生的糧食放棄了,轉而讓他們去生産長絨棉。埃及的棉花是世界最好的棉花,因為它地處沙漠地帶光照充足,又有尼羅河水的灌溉,于是它的農業就變成了一個以高度商品化的長絨棉生産為主的這麼一種狀态。它本來糧食是自給的,但是如今糧食50%以上靠進口。
美國的奧巴馬政府大規模實行量化寬松政策把小麥價格擡高。你們都知道阿拉伯世界是吃馕的、吃面餅的,對吧?它們主食是小麥粉,它們的小麥就要靠進口,于是乎它們的糧食進口依存度高達50%以上。這時候小麥價格翻倍了,而它們的進口的依存度要高達50%,那就意味着它們的國内糧價也要随着進口的價格的大幅的上漲,翻倍了。這時候注意,大量的貧民窟人口就沒飯了,也沒吃的,也吃不起了。這種情況下就你給兩個馕我就可以上街,是以就可以看見那些報道,對吧?解放廣場的顔色革命,你們來到這廣場待一天,我給你發幾塊面餅回家養老婆孩子,顔色革命就這樣發生了。
類似像這樣的情況還有很多,其實你們可以去看看,由它造成了一個叫做北非的顔色革命帶。它把北非這幾個國家,發生了顔色革命的這幾個國家,什麼突尼西亞、埃及等,你挨個看過來,你就會發現,鬧了半天這些國家幾乎都是由什麼原因造成的呢?本國農業被跨國公司控制,本國農業隻生産跨國公司要求的在國際市場有銷售的這些農産品,是以造成了本國農業不管本國糧食。比如說,當2008年華爾街金融海嘯造成美國金融資本受到巨大打擊,奧巴馬政府就得救金融、救本國金融資本,那就得給他們發錢。這些金融資本跨國公司一拿到錢就沖進國際上的這些大型期貨市場,根本就不是去搞什麼實體經濟。他們造成的最後的代價就是被這些必須依靠進口糧食才能維持基本的民生的國家所承受了,于是乎這些國家就發生本國國内的暴亂事件。你們說這些國家老百姓該遭受這些罪嗎?
類似像這樣的問題接着就演化成了宗教極端主義,因為窮人實在窮的不行了,實在解釋不了這些現象,這時隻有宗教能告訴你這是因為魔鬼裹了什麼亂,也就在這個階段出現了各種各樣的世界亂象,你說這是由誰造成的?
是以剛才我給大家講第二段調查研究的經曆的時候,我算明白了蘇東怎麼解體,它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了。這不是那些主流媒體,特别是被西方控制或者被西方資本控制的那些主流媒體或者是内外勾連的很多主流官員,不是他們說的那套東西。
我們再看下一步所發生的事情不就跟那個解體之後所派生的一系列世界秩序的變化有關嗎,難道不是密切聯系着的嗎?這時候你通過調查研究你就會發現,你就可以把這個世界紛繁複雜的現象就解構成了一個個範疇,你就可以在不同範疇之間去找他們的相關性,然後你可以在多種相關性中去發現主要相關的原因。當你把這些主要相關的原因提煉出來的時候,你就發現你的思想上就清朗起來了,你就有了那豁然開朗的感覺。這難道不是很好的做了一回人了嗎?
年輕的朋友們,想想這樣做人你該多爽。否則就算你家藏萬貫,也不過就是一個榆木腦袋,你這輩子活得真有意義嗎?我這麼說當然要得罪很多人,不合适,但是這些話都說出來也就收不回來了,不能批評人家榆木腦袋的。但是總之我要說實踐出真知,調查研究應該是我們一輩子的事,這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提醒年輕人,隻玩書本那點東西當然也能讓你有所發展,然後混個職稱之類的,但是紙上得來終覺淺,你還是要深入實際。從這個角度來說,我覺得今天跟大家介紹一下,講幾個關鍵的事件就很好的把我們應該形成的真知給大家捋了一下。當然這些你們也未必都認同,我也隻是作為一個老同志的一點善念想跟大家說點調查研究後才能形成東西。
五
講講量化研究
最後我得說點有關量化研究的事。我80年代在美國拿過一個Certificate,所謂證書。這就是我當時在美國做量化研究的重鎮——密執安大學,ISR 社會調查研究所,在他們那兒學習拿到了一個證書。這個證書叫什麼呢?叫做certificate of survey research。它就是說你這個研究一定是要做survey,是一個量化研究。我們學的主要是什麼?主要是study design,就是研究設計。它的研究設計采用的方法主要是random sample survey,就是一個随機抽樣調查系統。用這個系統它會說隻要你的抽樣是合理的,你可以在嚴格調查擷取資料的基礎上形成不低于95%以上對總體的推斷能力,這些都是比較術語性的話,我不多解釋。就是想告訴大家我在國内的研究界中算是比較早的接受西方的量化分析的方法用來國内做研究的,并且大多數國内要做這樣研究的學者,最大的制約就是沒錢,就是你們沒多少經費來做你們想做的這種所謂抽樣調查,這是很費錢的一項工作。我一開始做這個事的時候拿的就不是國内的錢,是世界銀行的錢和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錢,是以這個錢至少是夠用的。(編者注:1987年,世界銀行與中國政府達成協定,以在中國農村推進制度改革為前提,提供給中國總共3億美元的制度轉軌貸款,其中1億美元(當時約3.7億人民币)用于農村改革試驗區項目。該項目在全國包括30多個試驗區,覆寫100多個縣和8000多萬人口。溫老師當時負責該項目的監測和評估。)
是以我說咱們如果要說量化研究這個方法,我是從美國人那學的,并且是拿美國的錢做的。是以開始入手的條件恐怕比我們國内讀洋人的書、聽洋人的話、做洋人的好學生的這些人條件上要好一點,再加上我說你們在實際操作中,你們會遇到很多麻煩。我從一開始就是中國的中央政府承接世界銀行的工作小組技術上的操作人員,是以我這兒操作上幾乎沒障礙,也就是說我從80年代就是幹這活的。
如果咱們純粹從研究方法來說量化分析、量化研究,今天的很多學者們應該是擱我們80年代就幹這活的人來看,是差不多有一兩代人了。當然後來我在國家自科基金、國家社科基金都擔任了很多屆的評委,我也曾經建議國家的這些基金會建立資料庫,把每一個号稱是做了量化調查的那些技術報告和他們的原始資料全部交到國家基金會的資料庫裡來,然後我們建立一個邏輯軟體分析的體系,把每個人所提出的研究報告、技術報告做一個檢查,把他們的資料的邏輯關系做個檢查,凡屬于通不過的一概對不起,退錢。當然這個事兒就沒通過,是因為沒誰做得了這樣的事兒。一旦要做,你會發現大量的所謂量化研究、量化分析的這些研究成果都是不成立的,站不住。因為他們既不提供技術報告,實際上他們也沒有足夠的支撐他們成果的這些量化研究的能力。是以作為一個過來人,我說我算是80年代就幹這個活的。
我的第一個對現在仍然堅持要去做這些事的人提出的善意的勸告,就是恐怕如果真的按照這種研究的技術标準來衡量,我們有很多的類似像這樣的研究是過不了的,是以如果你真想做一個學者,假如你真想做嚴肅的研究,還是盡可能把多種不同的調查方法結合在一起,不要隻推崇一種方法。是以我對那些現在比較極端的去強調沒有量化分析你就不能過這樣的人,我說我作為一個老同志,作為這個領域中做了多少年的人,我說你的東西也未必經得住推敲,就不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要非得去一定怎麼着說那個不合适、這個又不合适,尤其對高校這些年回來的海歸,不一定都是這種方法才配叫做科學。
稍微往前點說,其實做抽樣調查分析的老前輩在美國叫 Leslie Kish。當年我去學習,他是這個所的Founder,就是創始人,我跟他有過多次交流。他跟我講他這個方法其實本來來源就是二戰。因為二戰中美國動員的兵力很多都是各種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宗教、不同的社會群體、不同的階級成分,那到了前線大家一塊沖鋒陷陣的時候,軍隊的社會結構非常複雜,所謂的戰争意願、參戰能力、在戰争中的參與組織的行動行為等等各個方面都不相同,純粹指望着軍事上的這種指令是不能解決問題的,是以在軍内發生了很多各種各樣的事故,是以就有老Kish他們那一代老一輩的人在二戰期間,當時他很年輕,被調去做所謂軍隊内部的結構分析的量化研究了。
而這一套我在沒有去美國之前,我原來在總政治部研究室,這套做法我也同樣做過,其實它很大程度上是國家需求導緻的,不是我們想象的是根據某一個學科的學科規範怎麼發展起來的。至少在美國我聽他們做這個領域工作做了很多年的老一輩前輩們說,他們是從這個角度說的。是以我覺得我作為一個繼往開來的人,至少我跟老一輩們打過多少次交道,我自己又是在這個領域中開始做這方面的工作。我做了11年的技術分析工作,有足夠的經驗,當然也就有一定的資格來跟這些今天堅持所謂量化研究的朋友們做點對話。
當然我過去一直不去拱這些火,不去參與這些讨論。主要原因是現在我看到的材料都沒有提供技術報告的,是以我說你們根據什麼來說你這是一個量化研究?你沒提供技術報告它就不能成立。而我們過去所有的研究都必須送出技術報告,對吧?而且如果是我委托你做的,你拿了國家的錢那麼你就必須送出你的資料庫的。所有這些東西都沒做,技術上都不規範,你怎麼能說這是一個合格的量化研究?是以,當說到到底是靠什麼來支撐我們今天的所謂學科化的高校認可這套所謂的研究的時候,我還是有很多質疑的。
不過當然也得說回來,我自己在人民大學當院長的時候,我基本上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因為大家都這樣,我如果太認真了,我在同行中恐怕也會挨很多人的批評,弄不好再有點心眼窄的人給我使點絆兒,讓我們這也通不過,那不是就麻煩了嗎。是以最後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過去就完了。是以當我今天給大家想講調查研究,我說這是一輩子的事兒。到了我現在這個年齡,人活七十古來稀了。我算是古稀老人的時候,我可以說一點經驗之談,可以給大家做點提醒。當然也隻是希望你們在内心深處不斷默念着實踐出真知,并不要,因為我們現在學科化的所謂研究環境并不尊重真正的調查研究成果,往往是搞得現在的所謂學科化的、規範的學術研究越來越庸俗化,使得我們幾乎無法貼近我們身處其中這個大時代的各種變化。
是以我看今天利用這個時間給大家做一點分享。我剛說到這兒就已經很過分了,我就打住不多說了。假如我冒犯了誰、得罪了誰,請你們多多批評,甚至請你們多多批判。我想對大多數人來說我是有鬼無害的,無外乎就是希望年輕人能夠把我們的經驗教訓接過去,如果有志于做研究,能夠适當的走得穩一點、做得紮實一點而已。我就說到這兒,謝謝大家!
問答環節
問題一:
溫老師您好,我是一名大專學生。我接觸過很多來自農村的同學,平時有比較多的溝通,形成了一點農村基層的經驗。我想提一個關于農村的問題:您說鄉村振興是中國未來的方向,然而據我觀察,整個農村和農家子弟都已經被整個體制困住了,被困在一種進退不得的境地。鄉村振興即使能把過剩的資本導向治理,但是怎麼保證那些已有的既得利益者們不會用他們的優勢來阻斷這些農村人民的上升之路?又如何保證鄉村振興真正振興的是農村和農民呢?
溫鐵軍教授:
這個問題提的很好。但是我覺得你可能不怎麼上網去看我關于鄉村振興的解釋。我以前曾經講過,我們現在鄉村的衰敗是某些政策人為造成的。鄉村中的年輕人深陷困境,也是因為我們過去的政策是以親資本導向為主的。幾乎所有的地方政府都在說投資者是本地的主人,沒有誰會說打工者是本地的主人,也沒有誰說農民是本地的主人,也沒有誰說農村青年是本地最有希望、最有活力的群體,是以我才說如今鄉村的衰敗是由于之前的某些政策人為造成的。那今天的鄉村振興,在如今農村事實上已經衰敗的情況下,純粹靠農民、靠農村這點兒被困住的青年能不能振興的起來?當然不能!怎麼辦?
現在我想到的就兩種方法,一是要盡可能推動城鄉融合。假如你還是在村裡邊或者你家還在村裡面,應該學學浙江經驗。浙江人說他們在浙西山區已經沒地方了,浙江人得往江西去找地方,因為浙西山區的農村都被上海人填滿了。有大量的上海人利用城鄉融合的戰略,跑到浙西山區的農村,在那裡做了很多社會投資,也形成了很多上海人才有的獨特創新。他們跟農民結合,跟農村結合,形成了鄉村振興的新動力。是以我說去學學浙江人!如果你去浙江安吉縣的餘村,兩山提出之地,你會看到很多城裡人在那搞建設。是以我們隻要把城鄉融合當成一個新階段的指導思想,那就能夠吸引更多的城裡人下鄉去跟農民聯合起來,推動城鄉融合的新創業。大衆創業,萬衆創新不是指着還留在農村的這些386199部隊,或者被各種債務、各種陷阱困住的這點農村青年,而是要靠全社會的努力。這是第一點。
第二,更為重要的是要善于發現農村中的空間生态資源的開發條件。你指望着原來的農業就那點地,那是沒多大的前途的。我們恐怕更多是要靠如何發現山水、田林、湖泊、草沙這些作為一個生态空間的整體來看待它的開發價值。
這兩個方面如果你要有所動作,我估計你的問題至少會有一個比較清晰,比較好的前景。我還是建議你在網上多搜一搜有關的這些讨論,不光是我的,還有很多人在這個方面都有些建議。我們也有很多實踐,你可以搜一下國仁鄉建的網址,那上面有大量的青年人都在農村開展着各種各樣的實踐活動,你可以看一看,你也可以跟他們交流來帶動你們自己本地的發展。好了,謝謝你的問題。
問題二:
現在國家對房地産業有一定的限制,用限購的方式來限定房價。但是我發現在實際情況中,還是會有很多手段可以繞開限制,并不能真正把這些政策落到實處。我的問題是:我們應該采用怎樣的方式來打破如今開發商為了賺錢,使用小産權房的方式進行牟利以及各種瘋狂發展房地産的現狀,讓其轉向實體經濟的發展中來呢?
我剛才講了半天都是在講,每當遇到比較複雜問題的時候,要邁開雙腳去開展調查研究。你剛才說的,在政府控制房價條件下各地以小産權房來謀利,我們怎麼去調整它,讓這些資金轉向實體經濟而不是繼續在房地産裡?這首先是一個很現實的情況,我認為你最好是做調查研究。因為問我,我沒對這事做過調查研究的,是以我如今就很難給你回答。今天咱們這個課主要講的是調查研究,我倒是建議你把今天這個課的精髓回去再複習一下,然後看看你多大程度上能夠靠你自己去做調查研究來回答你提出的問題。好不好?謝謝你的提問!
問題三:
您好,我是一名大學畢業生,畢業後與一位農業的前輩在南方某地,一起經營一家農場。多年之前,一陣飓風摧毀了農場的所有設施。正常來說,國家是有災後補貼,但實際上,我們這些農場經營者沒有拿到這個補貼,而是被土地的所有者獲得。請問,我們農村的創業者碰到這樣的問題該如何處理呢?
因為你們是在某個地方租人家的土地開展經營,是以遭遇到災害的時候,補貼是到不了你們手裡,村裡會把那些補貼給了原來的地主,就是向你們出租土地的人,對吧?這個情況是普遍的!因為所有的進入農業租地經營的人,他們的補貼都是拿不到。無論是哪一方面的政策補貼都是占有土地使用權的那些承包戶拿到,其他的補貼也是這樣的情況。
提問者:
未來這種情況會改善嗎?
這種情況肯定要改善!将來不可能人家把地出租給你們了,比如租給你20年了,人家都已經進城去從事其他業務了,而政府的優惠政策還是隻給那些原來擁有使用權的農民,而像你們這些進入農業,從事實際經營的人卻拿不到任何好處。改革肯定要搞,不會長期這樣。隻是目前是這樣的一個情況,但是早晚還是會調整過來。
問題四:
溫老師您好!我想問一下您現在有沒有想去,但是還沒有去做的調查研究呢?我想去按您的方向去完成。
就是我想去做的這種調查研究你想去做,比如我還沒有完成的調查研究方向,你去做是嗎?
是的。
我其中一個最難以完成的計劃就是對開發中國家,特别是人口超過一個億的大型開發中國家做比較研究。最近我們這個團隊出了一本書叫做《全球化與國家競争》,講的就是我們的第一期調查成果。我們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支援下,做了一個4+3一共七個國家的國别比較研究,其中4個國家是固定的研究對象,包括中國、印度、南非和巴西這4個主要的開發中國家,然後其他3個國家是我們每一期可以靈活調整的。我們第一期選擇了委内瑞拉、土耳其和印度尼西亞這三個國家,這樣我們就形成了一個4+3的研究架構。第一期我們做完了,那進一步應該做第二期。我們既無經費也沒有在地的團隊了。
2001年印度喀拉拉邦農村調研。後排左三、前排左二、左四為《全球化與國家競争》作者溫鐵軍、劉健芝、薛翠。
2011年,《全球化的成本與危機轉嫁》研讨會。右三、右五為《全球化與國家競争》作者溫鐵軍、黃钰書。
溫鐵軍教授帶領研究團隊曆經10年時間。2020年12月,《全球化與國家競争:新興七國比較研究》一書正式出版。
這樣第二期的調查研究,我們假定4個國家不動,再換三個大型開發中國家,納入到我們要做的研究中來,那麼研究的量會非常大,工作難度也會非常高。是以我說我近期可能有點力不從心了,如果我倒退20年,我肯定會繼續把這個工作做下去,因為它是一個所謂人類在資本主義曆史時期下,發展經驗的話語體系的一個創新。在這方面,我們中國人在國際話語競争中還沒有形成話語權,我們在話語競争中基本上是被西方話語降維覆寫。是以我這一代人的責任沒有盡到,也就是我們并沒有使中國經驗所形成一個有效歸納,然後我們再以這個歸納所建構的話語權,能夠在國際話語競争中有一席之地。這需要我們做很多努力。一個有志氣的中國人絕不能是人雲亦雲,如果我們隻會跟着别人後面做跟從者,永遠跪在那爬不起來,那麼我們做人還有何意義呢?我50歲以後開始做開發中國家比較研究,我隻完成了一期,這還是在很多人的幫助之下才完成。第二期我還沒有完成,想想可能就得歎口氣…我恐怕來不及完成這個研究,是以我想有哪一些人能把它做下去當然是最好的,但我以目前的情況看估計很難有這個條件。好了,我回答完了,謝謝你的問題。
問題五:
溫老師您好,我沒有一個特别的問題要問您,但是有一件事情要跟您講。您在去年年初的時候,提過大疫止于村野這個問題。我當時其實心裡是有疑問的,等到後來石家莊出了問題,那時石家莊有些村莊也爆發了疫情,我心裡是有疑問。然後帶着這個疑問今年夏天去了雲南,一共走了70多個村莊,我去過的每一個村莊的地級鎮政府,發現和您說的是一樣的。因為雲南他們當地的生态環境是特别好的,隻要是生态環境還保持住的村莊,疫情來了,就是像您說的,在路口讓幾個年輕人一封,然後剩下的村莊裡的人該幹嘛幹嘛,大家買口罩,一個村裡過去了4個月,隻用了50隻口罩,那50隻口罩還是隻提供給那幾個守村口的人的。您今天講到調查研究的這個問題,我是實地的走過了之後,表達對您的欽佩,就是實地考察過了驗證了您的理論。
謝謝你的叙述,有了可以驗證的這麼個條件,謝謝。
問題六:
溫老師您好,想問問您國家非常重視生态文明建設,剛才您也講到浙江安吉的這個案例經驗,其實作在在生态文明和鄉村振興做一個結合是一個大的方向的。我就想請教您,在鄉村振興的背景下實作生态産品的價值實作,這種實作方式有什麼可以普遍推行的做法嗎?
謝謝你的問題,但是你提的是個大問題。我不可能用很短的時間回答如何讓生态産品價值得以實作的形式做出一個普遍的、大家都能用的這樣的一個經驗模闆。是以我建議你還是上網搜吧,我們在這個領域中有相當多的實踐經驗,也有相當多的讨論。如果要我講的話,恐怕至少得講一兩個小時,今天又剛好沒時間了,是以還是你們或者和你有同類問題的人一起上網去搜一搜,你們上網能力都不錯,好不好?謝謝你的問題。
問題七:
溫老師你好,我想問您一個在學科上探索的問題,我們都是學過教科書的人,我覺得教科書在一方面肯定是有意義的,但是它可能對于當今社會實踐的探索來說,有一些過時性,對于這種過時性我們應該如何去解決?
我并沒有把教科書和調查研究對立起來,我隻是說不能完全按照教科書所給定的邏輯去解析,去處理你所面對的實際問題。我們在面對複雜問題的時候,越是需要通過調查研究去形成一個基本的經驗歸納,然後再結合你所學過的教科書的知識來做一些解釋分析,這應該是一個正常的方法。是以教科書當然也有它的實質性,但是在寫這本教科書的時候,老師所面臨的問題和你現在讀教科書的時候所面臨的問題會有很大的差别,尤其是當我們把不同時空條件,比如在西方有實踐意義的那些經驗,歸納而成的理論邏輯最後變成東方的教科書的時候,這其中的差别恐怕就會比較大。是以教科書不是不讀,要讀它的基本知識,它作為一個結構你也要把握。但是當你面臨着身處在複雜世界當中,你要去解決這個複雜問題的時候,恐怕就得通過調查研究來把問題梳理清楚。是以我建議你下來再把我今天講的内容複習一下,不至于産生誤解。謝謝你的問題。
(文字整理:張金聖、孫麗豔、常遠航;編輯:李翠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