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閱讀,就不會破壞對“小說原文的美麗感覺”了。
1.文學作品原文,直接進入“雪國的世界”。在這裡,“先入為主”的價值得到了充分發揮。
2.大卸八塊的美學,【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教我學寫作】!這是秘密,我隻讓你們知道。
3.好吧,就這樣從前往後閱讀吧!

<h1 class="pgc-h-center-line">邂逅</h1>
穿過縣界長長的隧道,便是雪國。夜空下一片白茫茫。火車在信号所前停了下來。
一位姑娘從對面座位上站起身子,把島村座位前的玻璃窗打開。一股冷空氣卷襲進來。姑娘将身子探出窗外,仿佛向遠方呼喚似地喊道:
“站長先生,站長先生!”
一個把圍巾纏到鼻子上、帽耳聾拉在耳朵邊的男子,手拎提燈,踏着雪緩步走了過來。
島村心想:已經這麼冷了嗎?他向窗外望去,隻見鐵路人員當作臨時宿舍的木闆房,星星點點地散落在山腳下,給人一種冷寂的感覺。那邊的白雪,早已被黑暗吞噬了。
“站長先生,是我。您好啊!”
“喲,這不是葉子姑娘嗎!回家呀?又是大冷天了。”
“聽說我弟弟到這裡來工作,我要謝謝您的照顧。”
“在這種地方,早晚會寂寞得難受的。年紀輕輕,怪可憐的!”
“他還是個孩子,請站長先生常指點他,拜托您了。”
“行啊。他幹得很帶勁,往後會忙起來的。去年也下了大雪,常常鬧雪崩,火車一抛錨,村裡人就忙着給旅客送水送飯。”
“站長先生好像穿得很多,我弟弟來信說,他還沒穿西服背心呢。”
“我都穿四件啦!小夥子們遇上大冷天就一個勁兒地喝酒,現在一個個都得了感冒,東歪西倒地躺在那兒啦。”站長向宿舍那邊晃了晃手上的提燈。
“我弟弟也喝酒了嗎?”
“這倒沒有。”
“站長先生這就回家了?”
“我受了傷,每天都去看醫生。”
“啊,這可太糟糕了。”
和服上罩着外套的站長,在大冷天裡,仿佛想趕快結束閑談似地轉過身來說:“好吧,路上請多保重。”
“站長先生,我弟弟還沒出來嗎?”葉子用目光在雪地上搜尋。
“請您多多照顧我弟弟,拜托啦。”
她的話聲優美而又近乎悲戚。那嘹亮的聲音久久地在雪夜裡回蕩。
火車開動了,她還沒把上身從視窗縮回來。一直等火車追上走在鐵路邊上的站長,她又喊道:
“站長先生,請您告訴我弟弟,叫他下次休假時回家一趟!”
“行啊!”站長大聲答應。
葉子關上車窗,用雙手捂住凍紅了的臉頰。
(邂逅完)
火車,是從始發站開始的。情愫也是如此。
<h1 class="pgc-h-center-line">正餐過後,糕點開始!</h1>
(以下,全是個人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川端康成本人鄭重聲明-絕不同意這門子的紙上談兵!)
穿過縣界長長的隧道,便是雪國。
夜空下一片白茫茫。
火車在信号所前停了下來。
重頭戲開始了!
作為川端康成《雪國》的開頭第一段,有句話說是,——不知難為了多少的翻譯者,就可以看出其意境的翻譯之困難了。先對比看看吧:
(日語原文)
國境の長いトンネルを抜けると雪國であった。
夜の底が白くなった。
信号所に汽車が止まった。
(葉渭渠譯1)
夜空下一片白茫茫。(意譯,黑夜下真的是一片白茫茫嗎?優點就是,三句話連接配接在一起很是和諧。)
(中文翻譯2)
夜的底部變白了。(直譯,火車慢慢停下來,白色也一點點慢慢變化出來,讀起來,還有點像詩意一樣的文字。)
(中文翻譯3)
穿出長長的國境隧道就是雪國了。
天邊的夜色明亮起來。(如果是形容詞呢?明亮起來。确實,有點點驚豔的感覺)
火車停在信号房前面。
(英文譯)
The train came out of the long tunnel into the snow country.
The earth lay white under the night sky.
The train pulled up at a signal stop.
(好吧,也不知道什麼感覺了,英文翻譯把意境也翻丢了。那麼,唐詩宋詞,文言文它們也進行英文翻譯,想象一下,可以說是不忍直視了,嚴重點的話,慘不忍睹吧。有點有趣的是還挺排比的。The train,The earth,The train。)
哪個最好呢?讓翻譯者去選擇猶豫吧![捂臉]這裡還有個更加有趣的問題!
為什麼閱讀這段文字後,整個人會有種慢慢甯靜下來了的感覺?好像是,不知不覺就進入了【雪國】的世界中一樣。
原來秘密在這裡——
隧道,雪國,(靜)
穿越(動)
夜空,白雪,(靜)
變白(動)
火車,信号所(靜)
停下來(動)
整體比例=2:1,靜态景物>動态,
出現的效果就是靜态為主,導緻的感覺上,身心都甯靜下來!
就是,在靜态的背景下慢慢浮動起來的漫畫一樣,大腦裡面的是一副動畫,甯靜下充滿了動感,美麗的畫面活了起來。
(學到了,學到了)
一位姑娘從對面座位上站起身子,把島村座位前的玻璃窗打開。一股冷空氣卷襲進來。……
中間先跳過,後續接着報道。
直奔最精彩的部分吧!
最精彩的除了開頭,還有就是驚為天人的結尾高能!
葉子關上車窗,用雙手捂住凍紅了的臉頰。
到此,最美描繪出現了!
很奇怪!很奇怪!很奇怪!
因為,這段文字讀起來,居然可以就像流水一樣,順暢柔和,輕輕盈盈。糟糕!這個感覺最嚴重了,何止如此,簡直就是緻命的!這下明白過來後,不得不佩服了——是的,川端康成的目的達到了!
而且,是一瞬間,就有一種對少女的親切好,感蹦哒出來了,自己都不知道怎麼來的,這感覺是一點點的,也不濃。還,奇怪呢?!也不知道用什麼詞彙來表達這種感覺。
勉強個例子的話——就像,走在花園邊,還未入園,一股淡淡香氣四溢飄來。完了,這下花園裡花朵盛開的秘密藏不住了。有部電影叫《聞香識女人》,那麼“聞香識花朵”也差不多了。
簡直驚訝于這樣簡單的,三兩個的語言,居然可以産生出如此的,奇妙的感覺。
好像,把【花香】給“寫出來了”一樣。沒錯!就是【寫】出來了!和這個難度級别有得一比的話,有個唐伯虎【畫花香】,還有個吳道子【畫鬼】……
整篇小說中,這是出現的驚為天人的描寫!而作者隻用了一句話,但對葉子的好感卻是陡然而升的。
可以說,這段的驚為天人毫無疑問是排第一的,前面文章的開頭可以排到第二。
怎麼可能就這麼完結了呢!
然後,自己試着做了一下重新翻譯,才發現,原來不論怎麼修改都找不到合适的感覺。加一點吧,嫌棄多餘了。減少一些了,又看着少了點東西。
⒈葉子關上了車窗,緊接着用雙手捂住早已凍紅了的臉頰。(不滿意,有點多餘)
⒉她關上車窗,用雙手捂住凍紅了的臉頰。(用代詞,少了些真實感覺)
⒊葉子關上車窗,不停地對凍紅了的雙手哈氣。(如果寫的是手呢?不在一個水準了)
⒋葉子關上車窗,不停地來回搓着凍僵了的雙手。(不滿意,展現不出少女的特質)
好吧,投降了!不改了,放棄了。
這下發現,這段不是随意寫的。之是以選擇【凍紅了的臉頰】,由來是如此讓人動心!
⒌葉子回過身來,雙手捂着凍紅了的臉頰,頗為可愛。然後居然使勁的撕扯,原來雙手早已和臉頰凍得粘在一起了,熱心的島村上前,一隻腳登在葉子臉上,身體後仰,雙手用力後拉。咔嚓一聲,拉開了,島村拿着扯斷下來的葉子的手臂,很是欣慰,高興的向葉子揮舞,仿佛在說“看吧,終于拉開了。”
……【未完待續】([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