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都沒有入圍武漢四大名小吃,武漢熱幹面為什麼名震南北?

作者:李砍柴
都沒有入圍武漢四大名小吃,武漢熱幹面為什麼名震南北?

因為一場疫情,困了一座城。而緻敬熱幹面,則成了熱搜熱詞。熱幹面是武漢文化的特有符号,代表着武漢的城市印象。

都沒有入圍武漢四大名小吃,武漢熱幹面為什麼名震南北?

剛上桌的熱幹面,需要馬上用筷子翻滾,從最底下往上迅速趁熱拌勻。

攪拌似乎成為武漢所有熱幹面愛好者的統一标準動作,充斥着滿滿的儀式感。其獨特的堿面風味,讓人回味,讓人懷念。

可是你知道嗎?中國五大面食之一的武漢熱幹面,其産生居然是因為一次錯誤,武漢的美食不止熱幹面,還有衆多經典小吃。

都沒有入圍武漢四大名小吃,武漢熱幹面為什麼名震南北?

錯誤裡開出的美食花

武漢是中國的“早餐之都”,武漢人把吃早飯叫“過早”。

武漢人“過早”常吃熱幹面,早點鋪子裡,十之八九有熱幹面,隻是因原料、工藝不同,品質、味道有差異而已。

都沒有入圍武漢四大名小吃,武漢熱幹面為什麼名震南北?

熱幹面一定得是堿面,用開水燙得外圈柔、内芯韌,再淋上厚厚的芝麻醬,那是真香。

一碗面到手,一定要争分奪秒地攪拌,才不負熱幹面的美好時光。

否則,混着芝麻醬的面條,就會又黏又稠,阻力重重,溫度每降低一度,攪拌的阻力就會增加幾分。

如果不好好攪拌,讓芝麻醬均勻裹住面條,它就會沉到碗底。

隻有一根根面條均勻地裹上小磨香油和芝麻醬,味道才香醇道地。

吃着軟軟的面條,再咀嚼着混在面裡面的一粒粒蘿蔔幹酸豆角,口感酸脆,無比爽口。面裡的紅油,有絲絲微辣,令人開胃過瘾。

都沒有入圍武漢四大名小吃,武漢熱幹面為什麼名震南北?

這讓人想起了有“小武漢”之稱的安康,有一款面的調味方法與熱幹面如出一轍。

順着武漢旁邊的漢江朝上溯流,就會到達安康,由于過去這裡是水碼頭,彙通貨物,人們就幽默地把這裡稱作“小武漢”。

“小武漢”有一款獨特的面食叫蒸面,它是用面漿蒸出的面條,再澆上厚厚的芝麻醬拌勻。

跟熱幹面不同的地方在于,調劑酸味時,蒸面用的是醋加上特制調料熬出來的酸湯,再拌上焯好的豆芽。

都沒有入圍武漢四大名小吃,武漢熱幹面為什麼名震南北?

這兩款面,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酸辣爽口,混着芝麻醬香。吃着這樣的面,恐怕連神仙都得羨慕和嫉妒。

熱幹面是一次錯誤的産物,不犯錯的神仙哪裡有這個口福呢!

傳說100多年前,在漢口賣切面的熟食小販李包,不小心碰倒了油壺,麻油浸到了面上。李包沒有辦法,隻得順勢把面拌勻。

第二天,他用開水把面過了幾遍,加上小菜和芝麻醬,居然大受歡迎,流行開來。

也是,夏季的武漢,号稱“火爐”,人們早上起來就是一身汗,熱得昏昏沉沉的。這時,來碗熱幹面,以熱攻熱,實在是太受用了,倍兒酷爽。

都沒有入圍武漢四大名小吃,武漢熱幹面為什麼名震南北?

熱幹面在武漢人民心中太重要了,是以人們總結說:沒吃過熱幹面的人,肯定不是武漢人;沒吃過熱幹面的外地人,仿佛沒有到過武漢。

外地人到了武漢,當然也得品嘗品嘗武漢的美食大餐。

都沒有入圍武漢四大名小吃,武漢熱幹面為什麼名震南北?

苦與甜

柴叔推薦大家嘗嘗《二十不惑》裡,熊治爸爸同款大餐。

有清蒸武昌魚、蓮藕排骨湯、苋菜炒臘肉、沔陽三蒸,這些菜,兩三個人吃,剛剛好。

這是地道地道的武漢大廚熊治的拿手絕活,你看可愛的胖丫頭段家寶,邊吃邊誇,就知道熊治做菜有多好吃了。

都沒有入圍武漢四大名小吃,武漢熱幹面為什麼名震南北?

先說這武昌魚,可不簡單。它主要産于長江中下遊,以湖北的最佳。

它頭小,魚腹扁平,刺少肉嫩,隻長了13根半刺。清蒸的武昌魚,鮮香細嫩,富含豐富的蛋白質和脂肪,營養流失少。

段家寶評論熊治做的武昌魚,說火候和時間把控特别好,特别爽口。

這不由得讓人想起詩歌所吟:“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萬裡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

也正是從詩開始,武昌魚家喻戶曉,名揚中外。

都沒有入圍武漢四大名小吃,武漢熱幹面為什麼名震南北?

熊治爸爸同款大餐裡,還有一道蓮藕排骨湯,也是湖北久負盛名的美食。

熊治爸爸表揚熊治蓮藕排骨湯做的好,說:“我做了幾十年廚師了,你說一個年輕人,能把這個湯做得這麼好,有天賦。”

做蓮藕排骨湯很講究。要有專門的武漢“沙吊子”,一種鐵灰色的陶制品,用來煨湯。蓮藕必須選擇紅藕,炖出的湯才能又粉又沙又面。

把排骨煸炒去水後,放在吊子裡,清水沒過排骨炖煮。蓮藕洗淨,切成三角塊,加上蔥姜,放入吊子中。

湯水沸騰後,改文火慢熬。幾個小時後,揭開鍋蓋,肉香和蓮藕香味撲鼻。蓮藕排骨湯,是武漢的特色佳肴,天下一絕。

都沒有入圍武漢四大名小吃,武漢熱幹面為什麼名震南北?

沔陽三蒸,也是湖北特有美食。熊治做這道菜也很有心得。

段家寶評價說:草魚刺特多,熊治做時沒有把刺剔得特幹淨,而是用刀背把刺和魚肉剁在一起。蒸熟之後,刺就會軟掉,吃起來特别彈牙。

熊治爸爸嘗了後贊道:蒸菜裡面放了豬油,米粉裹得特别細緻,這是道地的武漢菜,手藝老道。

都沒有入圍武漢四大名小吃,武漢熱幹面為什麼名震南北?

還有苋菜炒臘肉,選肥瘦相宜的臘肉煮熟,苋菜焯水後,把兩樣食材快炒,加上拍碎的蒜和調料,裝盤後煞是好看。

粉紅色的臘肉,被碧綠的苋菜梗和深紅的菜葉,襯托得非常好看,讓人食欲大開。

熊治非常喜歡做菜,雖然他知道當廚師起早貪黑非常苦,但是由于那份喜歡和開心,苦也就變成了甜。能做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該是多麼的幸福。

都沒有入圍武漢四大名小吃,武漢熱幹面為什麼名震南北?

品過熊治的武漢大餐,也不妨去嘗嘗武漢的小吃。

都沒有入圍武漢四大名小吃,武漢熱幹面為什麼名震南北?

平凡的小吃

武漢是魚米之鄉,盛産糯米和蓮藕,武漢人用這麼優質的食材,做出的小吃也相當經典。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用蓮藕炸藕圓子,是湖北人的獨創。這種圓子看上去金黃松脆,口感不差,與肉圓子無異。畢竟金玉其外、素食其中,可以蘸椒鹽粉吃。

都沒有入圍武漢四大名小吃,武漢熱幹面為什麼名震南北?

挾起一個藕圓放入嘴裡,一層很薄的酥脆跳躍在舌尖。

内餡柔軟,軟中帶糯。此時,蓮藕特有的清香,從鼻子竄入,頓時覺得渾身酥酥的、飄飄的,仿佛進到了禅境,風來香滿池。

麻圓也是必須嘗的,武漢人把其叫做歡喜坨,還挺形象。把糯米粉包紅糖滾成湯圓,裏上一層芝麻,入油鍋炸。

外脆内軟,外焦裡嫩,色澤金黃明亮,咬一口,糖汁四溢,滿嘴芝香,讓人好生喜歡。跟用水煮的湯圓,口味完全不同。

都沒有入圍武漢四大名小吃,武漢熱幹面為什麼名震南北?

用糯米也可以做武漢名小吃糊湯米酒。湖北孝感米酒,天下聞名。用糯米和酒曲,就可以釀制。米酒裡放幾粒糯米珍珠小圓子,熱熱乎乎、甜甜爽爽,非常好喝。

如果用藕粉、糯米漿使米酒再黏稠些,添加上紅棗、桂花等,就是香噴噴的糊湯米酒了。酒香使人醉,喝了讓人胃口大開、渾身有勁。

米酒雖然是最平民化的街頭小吃,價錢極低,卻熱乎香甜。甜中帶酸的口感,老少皆宜。

都沒有入圍武漢四大名小吃,武漢熱幹面為什麼名震南北?

有人說:可口好吃的菜,是值得贊美的。這個世界混亂颠倒,到處都是摩擦沖突。可畢竟人類有美食,足以慰平生。

一碗好菜,仿佛一支樂曲。那調和的滋味,妙不可言。

都沒有入圍武漢四大名小吃,武漢熱幹面為什麼名震南北?

蕭伯納說:任何一種愛,都不比對美食的熱愛真切。吃着武漢的美食,欣賞着武漢三鎮的美麗,越發覺得,我們對美食的熱愛,欲罷不能,深入骨髓。

. END .

【文| 安林】

【編輯|丹尼爾李 】

【排版 | 毛毛雨】

往期精彩推薦:

蔣英:嫁給幹哥哥錢學森,成就學生李雙江,她如何活成一代傳奇

5歲入青樓,成一代名妓,卻不愛帥哥愛老頭,24歲嫁60歲才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