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法華湯包”,讓周邊不少居民從小吃到大

在法華鎮路上,有一家名為“法華湯包館”的小小店鋪,主營各式手工湯包。開業近20年,這家不起眼的小店,憑借着好滋味,成為了周邊不少居民從小吃到大的美好記憶。

因開在法華鎮路上,故而取名為“法華湯包館”。一直以“南京湯包”為主打,開了近20年,每到飯點都是顧客盈門,據說還有不少名人慕名前來。

市民江先生告訴“甯甯”,自己就住在附近的香花橋小區,這家店從小吃到大,每周都要過來吃幾次。“小時候是外婆帶我過來吃的,這麼多年,湯包的味道一直沒變過,我吃好之後還準備打包一份帶給外婆。”

“法華湯包”,讓周邊不少居民從小吃到大

皮薄、餡大、湯多是這家湯包館的标簽。店裡所有湯包都是手工制作,美味的餡料是湯包受歡迎的關鍵。法華湯包館從選料、調料、拌餡,都是經驗豐富的老師傅親力親為,口味十分穩定。

湯包的皮也很講究。擀皮時力度要拿捏得剛剛好,這樣擀出的皮才能在又薄又透的同時不易破。

店裡有五種口味的湯包,分别為鮮肉湯包、荠菜湯包、蟹粉湯包、咖喱湯包、秘制湯包。這些湯包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味道鮮美,内裡的湯汁摒除了油膩感,既“清”又“鮮”,讓人吃了還想吃。

“甯甯”最喜歡的是鮮肉湯包和荠菜湯包。鮮肉湯包肉質新鮮,咬下一口就會有滿滿的湯汁流入口中,内餡肉質新鮮,滿口留香。

“法華湯包”,讓周邊不少居民從小吃到大

荠菜湯包透着皮就能看到蔬菜的綠色。吃起來嘴裡充斥着荠菜的清甜,雖然湯汁比起鮮肉湯包略少,但卻有種獨特的清爽滋味。

一些第一次吃湯包的人,如果不小心,一口咬下去,就會被湯汁濺到衣服上。其實,吃湯包也有竅門——先把湯包輕輕提起,再咬開一個小口喝掉湯汁,随後就可以慢慢享用了。為此,店裡每一張桌子旁的牆上都貼了一首名為《湯包吃法》的打油詩,貼心又有趣。

湯包的“最佳拍檔”就是店裡的老鴨粉絲湯。湯頭是每天現熬的,沒有太多調料味,湯色呈乳白色,鮮味十足。湯裡的料也很足,鴨胗、鴨腸、鴨血、油豆腐滿滿地鋪在粉絲上,還放了香菜提鮮(不吃香菜的話,可以提前和店家說明哦),一碗下肚,從喉嚨到胃都舒服了。

“法華湯包”,讓周邊不少居民從小吃到大

小小的法華湯包館,承載了周邊不少居民的記憶。如果你也喜歡湯包的話,不妨去嘗嘗吧。

文字/圖檔:甘力心

編輯:李 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