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
</h1>

上個月寫完李白的人生經曆,有讀者覺得不過瘾,在背景留言,希望我能把唐朝有名的詩人寫個遍。
我一聽,這個建議不錯。
如果孩子能夠認識一系列詩人,他們學習古詩将會事半功倍。不僅能在對比中,明白不同詩人的詩歌風格,也能借助這些詩人更細膩地感受那個朝代的風氣。
是以,寫完李白的一生,知道了他的浪漫,他的豪放飄逸,這一次我們再接再厲,接着寫杜甫的人生故事。
一說起杜甫,大家第一反應就是中國最牛的詩人之一。他的詩不僅是詩史,人更是詩聖,簡直是詩人中的戰鬥機,也是唯一能跟詩仙李白叫闆的大詩人。
這麼牛的詩人,人生一定很輝煌吧。老實說,在沒有深入認識他之前,我也是這麼想的,可是對他有了足夠的了解之後發現,原來杜甫的人生完全不是我們以為的那麼回事:
他是很有才,實際上他連科考都沒通過;
他憂國憂民,實際上他也很狂妄;
他很努力地生活,實際上連兒子都餓死了;
他是詩聖,實際上他生前并沒有名氣;
……
這跟課本上認識的杜甫完全不一樣啊,其實真實的杜甫遠比我們想象中複雜的多。
他的遠祖杜預是西晉的開國元勳,還專門寫過一本《春秋左傳集解》,文武雙全;
爺爺杜審言是武則天時期修文館直學士,也是一位著名的詩人,更是唐代“近體詩”的創始者之一;
父親杜閑雖然混得不怎麼樣,也是一個縣令,相當于地方一把手;
他的外祖母是唐太宗曾孫,母親這邊的家族清河崔氏也算得上是名門望族;
是以杜甫的家族在當時不僅是書香門第,更是活脫脫的貴族,想不到吧?
強大的家族背景,父母對他的教育自然很是上心。從小杜甫就學習儒家經典和詩歌寫作,文化底蘊非常紮實,是以杜甫年輕的時候是很狂妄的。
按他的話說就是“七齡思即壯,開口詠鳳凰”。七歲就開始寫詩了一開口就寫鳳凰,跟一般寫的還不一樣。不像駱賓王七歲,隻會寫“鵝鵝鵝,曲項向天歌”。鳳凰比起鵝,那就高端多了,簡直就是現代版的别人家孩子。
我們十四五歲還在溫室中學習時,杜甫已經“出遊翰墨場”了。就是參加各種文人交流協會,跟不同的詩人聊詩歌,不同的文人聊文學,成功擠入當時的上流文化圈。
20歲之後,我們忙着讀書時,杜甫開始全國漫遊,并寫出那首意氣風發的《望嶽》。這首詩寫的很狂,特别是那句“會當淩絕頂,一覽衆山小”,感覺随時都可以把大地踩在腳下,果然有盛唐年輕人的風範。
别人漫遊是因為考試後沒事做,他漫遊純粹是為了開闊自己的視野,完全不把考試放在眼裡,因為家裡有這個資本。
漫遊了十年,35歲才開始正兒八經的找工作了,工作了幾年,幹的不開心,十分任性的辭職了。
50歲左右又跑到四川過自己的小日子,沒事賞賞花、寫寫詩,我們課本上的五首詩都是他在成都寫的。
二年級 |《絕句》(一)
三年級 |《絕句》(二)
四年級 |《江畔獨步尋花·其五》
五年級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六年級 |《春夜喜雨》
有同學讀到這裡,可能覺得小半爸你寫的不對啊,杜甫這一生不是挺好的麼。家底雄厚,沒事出去旅遊,做過官,寫過詩,還出了名,沒幾個人比他老人家過的潇灑了吧。
是的,這些都是杜甫的人生,但是,記住小半爸說的就是這個但是,這隻是他人生中冰山下的一角,其他的還沒有浮出水面。
如果抽幹大海,你會發現完全不一樣的杜甫,對比其他的詩人,他生前過的并不好,反而很慘。
首先科考失敗。第一次應舉是杜甫漫遊回來的時候參加的,考點是在洛陽,因為準備不充分,結果落榜了。
落榜之後,不好好反思,他又跑出去漫遊。這事擱我們現在簡直是不可想象,24歲了連一個正當的職業都沒有。
第二次漫遊的時間長達十年之久,從25歲一直漫遊到了34歲,期間父親去世。不過增長了見識,結識了他的偶像李白,認識了好朋友高适,寫了不少詩歌。
比如為了表達自己的雄心壯志,寫了一匹馬《房兵曹胡馬》和一隻鷹《畫鷹》,還有33歲想念李白的“表白詩”《贈李白》。
其次參加技能考試又失敗。漫遊結束之後 ,35歲的杜甫到長安求職,開始還有點不适應,沒事就回憶過去,寫了《飲中八仙歌》和《春日憶李白》。
雖然離開了老朋友,但他在長安等來了一個“應诏就選”機會,那是國家舉辦的一次臨時性技術人才選拔。他做好了充足的準備,對那次考試也很有信心。
正當杜甫覺得自己有希望時,沒成想當朝奸臣叫李林甫從中作梗,杜甫再一次錯失了工作機會。
這件事之後,杜甫整個人變得有點頹廢。37歲的杜甫還專門寫了一首《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說自己“纨绔不餓死,懦冠多誤身”,直接拿自己開刷,說讀個鬼書,讀多了飯都沒得吃,可想而知這次考試對杜甫打擊之大。
最後幹谒(yè)也黃了。考試失敗後,生活還得繼續,一個讀書人在那個時代除了應試做官,還可以幹谒,就是找那些達官顯貴拉關系,謀求一份職業,結果幹谒也失敗了,最後隻能自謀生路。
他一度因為生存,在長安販賣藥物,可以說是嘗盡了生活的辛酸:
〔殘杯與冷炙〕吃别人剩下的飯菜。
〔朝扣富兒門〕沒飯吃,敲别人門求飯吃。
〔暮随肥馬塵〕跟在别人馬屁股後面跑,沒地方住。
當然這些詩可能有些誇張,但是至少可以看出,杜甫在長安求職期間過的很艱難。沒有一份穩定的職業,身無長技,就差點淪落到乞讨的地步了。
杜甫還是很堅強的,畢竟成年人的眼裡沒有眼淚,為了他的家,他也得繼續努力。等啊等,39歲的杜甫終于等來了一個機會。
那一年唐玄宗要準備祭祀大典,他就把唐玄宗祭的典禮活動,寫成了《三大禮賦》,寫完之後就給朝廷投稿了。
人不可能一直倒黴,這次杜甫走運了。他的稿子終于被唐玄宗看到,還得了賞識,經過禮部考察之後,做了一個河西縣尉的小官。
本來做官應該很開心的,可是任職的地方很遠,可能是在雲南,偏得很,離家又遠,杜甫當然不想幹,拒絕接受這個任命。
得虧老杜剛了這一回,朝廷也沒有為難他,又給他重新安排了一個右衛率府兵曹參軍,主要工作管理東宮的兵庫、倉庫的保管員。說的直白點就是一個看門的官。
雖然工作有了,但是杜甫幹的并不開心,一是官小,二是跟自己的理想完全不搭,畢竟他是一個想“緻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知識分子。
于是44歲的杜甫寫了一首《官定後戲贈》自嘲,說自己“老夫怕趨走,率府且逍遙”,年齡大了,當一個保管員、當個門衛也挺好的,又不動腦筋,逍遙自在,這句話不要當真,這是他在調侃自己。
杜甫在長安求職的時候,大部分時間和家人是分離的,他的孩子就是唐朝版的留守兒童。因為求職,他困守長安,長達十年。
等到他終于求職成功,準備回家報喜,看望自己的妻子兒女時,卻發現自己的小兒子餓死了。
他在《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寫到,“入門聞号啕,幼子饑已卒”,一進門就聽見哭聲酸楚,他的小兒子,已活活餓死!
杜甫這個時候才44歲,白發人送黑發人,人世間最大的悲劇之一,不到中年就失去了自己心愛的幼子。“吾甯舍一哀,裡巷亦嗚咽”杜甫滿腔悲痛,鄰居們也嗚嗚咽咽,淚流不止!
這首詩裡邊不僅寫了自己兒子餓死,還寫了回家途中的所見所聞,“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此時,他可能已經感覺到國家會有大亂,總覺得會有大事發生,在詩的最後他說“憂端齊終南”,說的是自己為國家的未來充滿了憂愁。
其實寫這首詩的時候,安祿山已經在河北起兵造反了,隻是因為當時的通信技術不發達,他還不知道而已,等他看完妻子兒女,回到朝廷的時候,叛軍已經攻陷了洛陽。
756年安祿山在洛陽稱帝,杜甫本想逃離他的魔掌,奈何運氣不好,被叛軍逮到了正着,被押送到長安看管。
在長安期間,看到長安滿目瘡痍,寫下了那首著名的愛國詩《春望》: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感時花濺淚,恨别鳥驚心。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春望
還有《哀江頭 》、《哀王孫》 、《悲陳陶》 、《悲青坂 》等反映戰争,記錄百姓生活艱難的史詩。
當然了,戰争不會一直打,杜甫也不會一直被困在長安,他抓住一切機會逃跑。
可能是因為杜甫本身就是一個無名小卒,加上他逃跑的決心,還真讓他逃走了。逃走之後還找了唐肅宗,肅宗一聽這麼大年紀了,還如此忠心,毫無猶豫賞了他一個左遺拾,這是杜甫一生做的最高的官了。
這個差事也不是那麼好當的,就是沒事挑挑皇帝的毛病,杜甫這人又敢說,後來因為替房琯說好話,皇帝更加不喜歡他了,直接将他貶到了華州。
從洛陽到華州的路上,寫了“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和“三别”(《新婚别》、《垂老别》、《無家别》)。
到華州又幹了一年,深深體會到官場的黑暗,49歲的杜甫再也忍受不住了,于是棄官歸隐。
他發現自己的個性并不适合官場,不會左右逢源,也不會溜須拍馬。他的家庭教育也告訴他,讀書人應該有讀書人的堅守,不能改變這個環境,至少可以選擇離開,棄官辭職可以說是他的天性使然。
辭官之後,杜甫去過秦州、漂泊巴蜀、停留荊湘,最後病死在潭州到嶽陽的船上,終年59歲。
EASTWEST
杜甫雖然是一代詩聖,實際上他的一生過得并不好,官沒做好,小兒子餓死,自己還病死在了船上,這一切又讓我們覺得杜甫的一生很慘,讓人忍不住心生同情。
可是我想說的是,杜甫的遭遇并不是他自己的問題,而是時代使然。因為當時的社會過于動蕩,安史之亂之後,整個唐王朝滋生腐敗,杜甫本來已經通過自己的努力進入了唐朝的官僚體系,官雖然不大,但是養活自己完全沒有問題。
而他卻放棄了,因為他讀過的聖賢書,不容許他同流合污,也沒有教會他如何與官場的小人周旋,為了保持自己作為一個讀書人的良知,他放棄了來之不易的面包。
從世俗的角度來看,杜甫的一生并不順利,但是從人格的偉大來看,他完成了一個讀書人的最高成就,守住了一個讀書人的節操,他無愧于自己“詩聖”的名号。
是以評價一個人,不能看他做了多大的官,掙了多少錢,而是看他為後人留下了什麼。他是一個普通人,也是一個擁有偉大人格的詩人!
參考文獻:
杜甫生平分期述評及我見_祁和晖
試論杜甫的_狂_吳明賢
《唐才子傳·杜甫傳》
《舊唐書卷一百九十下·列傳第一百四十》
文章圖檔: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圖檔作者所有,侵删。
封面圖檔:來源微網誌@河南春晚官方,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