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洮,古稱狄道
自古為西北名邑、隴右重鎮、古絲綢之路要道
是黃河上遊古文化發祥地之一

是甘肅唯一集馬家窯文化、秦長城文化、老子文化、李氏文化、
藏傳佛教文化、洮河文化等優秀文化資源于一體的地區
臨洮素有"隴上花都"之稱
更有“中國花卉之鄉”的美譽
臨洮全縣海拔1730-3670米,全年平均氣溫不超過20度
良好的自然和氣候條件為牡丹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環境
就有了"紫斑牡丹出臨洮"的佳話
2021定西
花兒原上鄉村馬拉松
臨洮狄道之旅
将在5月16日開跑
本次比賽半馬組選手每人可享曹家坪專屬門票和當地美食特色券各一張
讓我們帶您領略賽道獨特的風情
感受狄道特有的魅力
馬家窯遺址(比賽起點)
圖源:中國藏族網
門票:免費
出土時間:1924年
總面積:9.8萬平方米
文化:黃河上遊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
馬家窯遺址位于甘肅省臨洮縣城西南10公裡洮河西岸馬家窯村南面的麻峪溝口,是黃河上遊新石器時代到青銅時代的遺址。1924年首次發現并進行考古挖掘,遺址南北寬280米、東西長350米,約9萬平方米。
遺址文化内涵豐富,包含有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馬家窯文化的石嶺下類型、馬家窯類型、半山類型、馬廠類型和齊家文化、辛店文化、寺窪文化等,其中以馬家窯類型最為豐富,馬家窯文化或馬家窯類型由此得名。
該遺址對研究馬家窯文化及黃河上遊地區諸史前文化具有重要價值和意義。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機關。
曹家坪牡丹園(半馬比賽終點)
圖源:看臨洮
門票:2021臨洮馬拉松半馬跑者可兌換專屬門票
特色:全省最大的紫斑牡丹基地和芍藥鮮切花生産基地
臨洮的牡丹品類繁多,不勝枚舉,千百年來,她不但以其天姿國色,為天下花圃争輝,還在無數藝術佳品中,留下了令人難忘的卓越風采。
陽鎮的曹家坪,是臨近洮河的一處台地,這裡的氣候、光熱、土壤為紫斑牡丹的培育提供了獨一無二的生長條件。
曹家坪紫斑牡丹名優品種有三百多種,花朵碩大,國色天香,儀态萬千
紅色,花開似火,熱情奔放
白色,高潔雅緻
粉色,面若桃花,妙曼婀娜
紫色,低頭掩面,暗送秋波
牡丹是中國曆代詩人吟詠的對象,将她看作美滿和理想的化身,而熱情歌頌,留下了許多脍炙人口的詞篇
千百年來,種植牡丹、培育牡丹、觀賞牡丹在臨洮蔚然成風,紫斑牡丹更因成為祖國百花園中一枝光彩照人的奇葩異卉而聞名世界
卧龍灣洮硯水鎮
圖源:卧龍灣洮硯水鎮
聚寶·臨洮卧龍灣洮硯水鎮,位于甘肅省臨洮縣洮河西岸,依托洮河豐富的水資源和深厚的曆史文化背景,承襲中國傳統園林建築“一池三山”的布局理念,以水為紐帶,集居住、旅遊、康養、教育、商業風情、作坊體驗于一體,是甘肅省首批十八個特色小鎮之一,是定西首批八個特色小鎮之一。
臨洮雙聯狄道鄉韻
洮陽鎮雙聯美麗鄉村位于臨洮縣城以西,是省級“千村美麗”示範村雙聯美麗鄉村,以“古驿站文化”為主,融合“農耕文化和民俗文化”,實施了“狄道鄉韻”以太極養生為核心的美麗鄉村建設
主要有太極文化廣場、民俗文化展示區、民族小吃文化節、休閑垂釣區、生态養殖區、有機農産品采摘區等功能區,打造集文化旅遊、民俗文化展示、休閑體、鄉村旅遊為一體的文化旅遊民俗區。
臨洮熱涼面
臨洮熱涼面是西北地區的傳統面食,也是古城狄道的一種特色名小吃。尤以老字号馬三涼面、興民涼面、淩雲涼面最為正宗。臨洮熱涼面具有味美可口,冬熱夏涼之特點。其面條金黃發亮,色香俱佳,加上少許囪肉後,吃起來面條柔韌爽口,滑嫩,酸鹹辣齊具,味中有味。
2021臨洮馬拉松半馬跑者專享當地美食特色券
憑券品鑒臨洮當地名吃
五月是一個花枝招展,生機勃發的季節,讓我們心生喜悅,心情明媚,相約臨洮,不見不散!
部分照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删除
供稿/張衛花
責編/劉宇鴻
編審/李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