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聞焦點」山東“多寶魚”産業調查:從大到強 路有多遠?

「新聞焦點」山東“多寶魚”産業調查:從大到強 路有多遠?

<b>齊魯網閃電新聞10月8日</b>(山東台灣綜合電台陸毅儀、彭守喜)談起大嶺,可能認識的人不多,但提到它的另一個商品名——多寶魚,我們可能已經聽說過了。大嶺的價格自1992年從歐洲引進山東省以來,在過去30年中飙升至每公斤400元,并且由于食品安全問題而暴跌。它到底經曆了什麼?現在情況如何?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新聞焦點」山東“多寶魚”産業調查:從大到強 路有多遠?

在威海最大的多寶魚養殖基地——奶山龍徽海鮮養殖有限公司,"掌"大小的幼魚躺在整齊排列的多寶魚養殖池中,池底灰白色,為魚體塗上保護色。養殖經理遲玉波指着其中一個水池告訴記者,還有4000多條寶魚苗,從幼魚長成買家最喜歡的健康商品魚,要經過大量的測試。"一潭可以養7-8厘米的魚苗3000-5000條,養殖過程繼續分割池,最終多寶魚長到9條2比1斤3上。他向記者介紹,一池魚會出來1000多斤,尾巴約1000條,一斤約26元。"

「新聞焦點」山東“多寶魚”産業調查:從大到強 路有多遠?

20-30元一斤,這是多包魚目前的市場地位,然而,當它第一次實作工業化時,價格不是"民用",一度飙升到每斤400元。獨包魚的"高開低走"價格究竟經曆了什麼?

多包魚科學名叫大嶺,因為肉刺少,味道鮮美,作為"星魚"引入中國,受到消費者的廣泛歡迎。20世紀90年代末在山東實作大規模農業,"土包"是中國人對它的熱愛。2003年前後,多包魚價格一路走紅,在高價的帶動下,山東各大漁農戶憑借國内多包魚種的原産優勢,掀起了一場"多包魚熱"。根據《中國漁業統計年鑒》,2003年多寶魚産量僅為36000噸,2005年達到7.6萬噸,在短短兩年内産量翻了一番多,産品遠銷上海、廣州等海産品市場。中國水産流通與加工協會大嶺宇分會會長雷東介紹,多寶魚在20世紀90年代引進中國時,人工秧苗技術還沒有完全突破,當時一斤多寶魚的市場價格可以達到180-200元,大約五厘米的魚苗可以賣到36元。

「新聞焦點」山東“多寶魚”産業調查:從大到強 路有多遠?

而山東正是憑借得天獨厚的"先行"優勢,以此為契機,2005年全國沿海養殖多包魚企業近700家,近一半都集中在山東,總産值超過40億元。此時,國外"多包魚"在國内落腳,但出乎意料的是,一場緻命的危機正在悄然降臨。

2006年底,上海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30多條冷凍多寶魚的一些樣品中發現了禁用的捕撈藥物殘留。一時間,"娃娃魚"不再是"多金",成為消費者談論變色的"毒魚"。

「新聞焦點」山東“多寶魚”産業調查:從大到強 路有多遠?

一波不平坦的浪潮再次開始。2015年,濟南公安再次破獲一起生産銷售"有毒多寶魚案",同一事件再次上演,人們更加恐懼,娃娃魚價格暴跌,5元一斤也沒人問。榮城市中寶海洋科技有限公司經理孫鵬波不敢回憶起那一幕。"我覺得天塌下來了,心裡沒有底,隻能把它撈出來埋起來,我賠了很多錢。

二、作為山東"鳥魚"養殖省的衆多企業,逐漸失去了優勢,遼甯省的發展勢頭越來越強。到2017年,遼甯省多包魚産量達到4.7萬噸,超過山東40.6萬噸,成為國内多包魚業的新領跑者。雷東告訴記者,雖然山東在"多寶魚"産量上虧損,但基礎依然存在,而山東掌握了"多寶魚"的苗代号。"核心技術還在山東,關鍵在品種上。遼甯雖然也可以耕種,但其成活率等諸多方面的品質比山東仍有差距,而山東絕大多數苗圃在威海,也已經形成了産業鍊。"

「新聞焦點」山東“多寶魚”産業調查:從大到強 路有多遠?

此外,"毒魚"事件的發生為執法部門敲響了警鐘,各地加大了對多寶魚的執法力度,國家水産品品質監督檢驗中心常務副主任于秀告訴記者,"毒魚"事件的發生,農業農村部組織了一個專門的行業,他負責達林魚的品質安全相關分項目, 目前大嶺已經摘下了毒魚"三魚兩藥"的"帽子"。"'三條魚'是大鑽石,鴕魚'兩種藥'是孔雀石綠,硝基呋喃是兩種藥。現在的通過率為92%,足以退出名單。"

「新聞焦點」山東“多寶魚”産業調查:從大到強 路有多遠?

威海作為"多寶魚"苗種産業基地、大嶺市品質檢測局黨組副書記陳偉松介紹,他們不僅完善了質檢體系,強化了藥物殘留檢驗,而且在加強大嶺病防控的同時,加強了對大嶺儌農的教育和教育訓練。"對于大嶺行業來說,我們總是不懈的,現在能保證整個大嶺的苗苗向水産品發展,品質是沒有問題的。

掌握了山東多寶魚的"種子代碼"品質也得到了保證,那麼未來多寶魚業做大做強還有多差距?雷東建議,在山東多寶魚回流"巅峰"的道路上,龍頭企業,産業鍊規範化生産苗種,科學養殖銷售,追溯檢查和擺動問題。"現在山東非常缺少一個非常大的龍頭企業,這樣的企業可以帶動整個行業的發展,企業可以搭建一個吸引人才的平台,進而利用山東的'良好基礎'加快大嶺産業的發展。

「新聞焦點」山東“多寶魚”産業調查:從大到強 路有多遠?

黨組成員、省農鄉廳副廳長王京東表示,在政策支援産業發展的同時,首先要考慮"多包魚"的專有名稱問題,這是消除消費者心目中"毒魚"事件、做大做強的基礎。"首先要考慮如何讓市場重新熟悉多寶魚,消除消費者心中'毒魚'的陰影,在此基礎上可以進一步考慮如何讓多寶魚重新登頂,做大做強産業。

「新聞焦點」山東“多寶魚”産業調查:從大到強 路有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