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敦煌藏文文獻:破解吐蕃曆史之謎的一把鑰匙藏文文獻編目成績斐然刊布與資料化程序加速改變國内藏文文獻研究單一模式藏文佛典價值仍須深入研究挖掘

作者:莫高窟參觀預約網

敦煌藏文是現存已知最古老的藏文文獻,其種類有佛教經典、曆史著作、契約文書、政治文書、法律規定、記載、傳說、苯教規、文學作品、翻譯作品、書信等,涉及拓的曆史、政治、經濟、文化等諸多方面,是研究拓的曆史文化的寶貴資料。敦煌藏文目前隐藏在中國、法國、英國、俄羅斯等國家,其中法藏、英藏部分的内容最豐富,也是最具研究價值的。

敦煌藏文文獻:破解吐蕃曆史之謎的一把鑰匙藏文文獻編目成績斐然刊布與資料化程式加速改變國内藏文文獻研究單一模式藏文佛典價值仍須深入研究挖掘

<藏文文獻編目h1級"pgc-h-right-arrow"資料軌道"></h1>

《法藏敦煌藏文》包括拉魯女士的《法國國家圖書館敦煌藏文集》和中國學者王偉先生編輯的《法藏敦煌藏文目錄》。藏文文獻最初由比利時學者路易·德拉瓦萊·普桑(Louis de La Vallée Poussin)編纂,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但在布斯去世後于1962年完成并出版。該目錄名為"印度部圖書館,敦煌藏文手卷目錄,帶有中文目錄,共有765個編号,以文獻分類為特征。20世紀70年代,日本東洋圖書館西藏研究委員會組織山口瑞豐等人,花了大約10年的時間重新編纂了英藏斯坦收集的藏文文獻的脫名目錄,名為"斯坦藏藏文集無題目錄",從1977年到1988年制作了12個子卷,增加了散落目錄的未收集檔案并重新編号。關于英國和西藏問題的最新目錄是"敦煌藏語秘密著作:大英圖書館收藏斯坦藏目錄",這是雅各布·道爾頓和山姆·範·沙伊克的合作,梳理了英國收藏中的秘密宗教文獻,并介紹了藏書的數量和收藏,梵文名稱,儲存狀況和起源, 進而為研究早期藏族分泌物提供了線索。

< h1級"pgc-h-right-arrow"資料軌道""20">釋出和資料程序加速</h1>

與編目結果相比,敦煌藏族文獻的出版速度極為緩慢。直到20世紀80年代,法國麥克唐納、現分部由郎朗等人編纂的《敦煌煌文獻選集》,這是第一部大規模影印的敦煌藏族文學作品,在學術界引起了轟動。進入21世紀,開始以法語、藏語和敦煌語大規模出版藏文。2005年,西北國立大學、上海古籍出版社和法國國家圖書館、英國國家圖書館合作,計劃出版所有法藏文和英藏文敦煌藏文文獻,使失去海外珍寶的形式重回老去。到2012年,法國國家圖書館《敦煌藏文》已出版13卷,預計還需要兩年多的時間才能完全完成。英國國家圖書館的敦煌藏語西部文學集已出版四卷。此外,近年來,包括敦煌書寫的大量古代文獻,以畫闆的形式在網絡上逐漸出版,法文(全部)和英藏(部分)敦煌和藏語西方文獻也可以在"國際敦煌計劃"等網站上找到。2012年,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項目"敦煌遺産資料庫建設"也已啟動,包括藏文。是以,随着資料化程序的加快,未來敦煌藏文文獻的使用将越來越友善。

<h1級"pgc-h-arrow-right-right"資料軌道""21">改變國内藏文文獻研究的單一模式</h1>

就"敦煌研究"整體而言,敦煌藏族文學研究是一個薄弱的領域,甚至有學者承認,中國敦煌藏族文學研究的滞後,已經把整個"敦煌研究"拖了後面。但從近期國家社會科學項目項目、博士論文題目來看,敦煌藏族文學的研究似乎正在掀起一個小小的高潮。敦煌藏族文學是種類繁多的複雜内容,不是一門學科的研究方法所能涵蓋的。敦煌藏族文學研究涉及的學科有曆史、哲學、語言學、宗教文學、法律、政治學、醫學、天文曆法等。以往研究大多以史為主,以文獻為主,研究理論和方法相對單一,文獻的内涵難以有全面的把握、解讀和評價。未來,應加強多學科、跨學科、跨學科研究,改變單一研究模式。

<藏傳佛教經典的價值>"pgc-h-right-arrow"資料軌道""22"的價值,這仍然需要深入研究和挖掘</h1>。

敦煌藏族文學90%以上屬于佛教文學,過去學術界的研究興趣在于世俗工具,佛教文學的價值尚未得到充分挖掘。要研究藏傳佛教法典形成的曆史,改變起源,敦煌佛經是不可或缺的環節,有助于深化拓佛的曆史,了解漢藏佛教之間的文化交流曆史。大量敦煌佛教三藏人的存在,讓我們可以把他們與《藏書大藏書》的譯本進行比較,看清它的異同,看到它的變化。在1970年代和1980年代,日本學者在藏禅文學研究方面表現出色。當然,敦煌藏禅文獻也缺乏系統的全景研究成果,還有拓展的空間。目前,一些外國學者開始重視對敦煌密密文獻的研究,如雅各布、羅伯特·梅耶爾等人,更多的是發現在敦煌發現的藏人早期秘密文獻,進而說明沱時代秘密文獻與甯馬文獻的關系。國内學者在研究佛教祈禱文書、筆錄和一些佛教文獻方面也取得了許多成就。但是,還有大量藏傳佛教文獻尚未被觸及,可以說敦煌藏傳佛教經典應該是未來研究的重點,其中研究的規模和儀器軌道文獻的存量較大,是最值得探索的。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2013年1月8日第546期

聲明:本文轉載是為了傳遞更多資訊。如果出現來源标簽錯誤或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提供作者的所有權證明并聯系此号碼,我們會及時更正、删除,謝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