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光影存真—武夷山•“鄒魯淵源”朱熹故裡、朱子理學發源地

作者:山人的小屋

2021年10月12日,中國正式宣布建立首批國家公園,武夷山上榜,成為中國唯一一個既是世界人類和生物圈保護區又是世界文化和自然雙重遺産的國家公園。這是武夷山繼1979年被國務院列為中國第一個國家重點自然保護區,1982年經國務院準許設立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之後。之後,第一枚金牌再次獲得。

武邑山不僅是一片最真實、最完整的生命綠洲,更是隐藏在天地中的神秘生态遺迹,是中國文化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典範。20世紀60年代末,筆者曾有幸《認識清》和武夷山,現在将鏡頭中的光影資訊,分批整理出來和大家分享。

四、"玉路元"朱玉麗、朱子理發師出身——五老公

朱子的出生地是五福鎮,自古以來,就有"玉魯源"之稱,是科大夫朱琦的故鄉。南宋著名大創意、大教育家朱琦14歲因為父親去世,馮媽媽搬到了武夷山武富力。他在武夷山生活了近四十年,并在武夷山完成了他的論文,成為封建社會後期統治者的正統思想。

光影存真—武夷山•“鄒魯淵源”朱熹故裡、朱子理學發源地

朱玉麗,朱子的出生地——武府鎮(2020年8月攝)

資陽塔遺址

始建于南宋紹興14年(1144年),由朱琦的父親朱松傳承的劉子玉,為孤兒寡婦建造了紫陽樓,是朱琦長輩、書寫的場所。學院外是一片生機勃勃的古林,有好幾棵古樹,傳說是朱琦親手種了850年的古樟腦。房子後面是一片青翠的竹林,一口古老的井靈泉仍然一如既往的清澈甜美。

光影存真—武夷山•“鄒魯淵源”朱熹故裡、朱子理學發源地

預修複的資陽大廈(攝于20世紀80年代)

光影存真—武夷山•“鄒魯淵源”朱熹故裡、朱子理學發源地

資陽大廈恢複原樣(攝于2004年8月)

光影存真—武夷山•“鄒魯淵源”朱熹故裡、朱子理學發源地
光影存真—武夷山•“鄒魯淵源”朱熹故裡、朱子理學發源地

朱琦在紫陽樓外種植的古樟樹(攝于2004年8月)

光影存真—武夷山•“鄒魯淵源”朱熹故裡、朱子理學發源地

飛龍古靜,紫陽樓後面的靈泉石雕(攝于2004年8月)

興縣書院

在南宋時期,興賢書院是為了紀念哲學先驅胡賢而建的。朱琦一直在這裡讀書,教學生,一個表演大師從這裡走出來。學院大門上方的形狀是圓、牌眼和三頂尤塞恩帽,寓意儒家求信是做共同僚業的治理。有星縣玉秀,蘊含着未來興賢書院的意義,建築沉重,古韻盎然,滲透着一種科學的文化氣息。

光影存真—武夷山•“鄒魯淵源”朱熹故裡、朱子理學發源地

修複前的興賢學院(攝于1980年代)

光影存真—武夷山•“鄒魯淵源”朱熹故裡、朱子理學發源地

修複後的興賢學院,因為它最初被修複(攝于2011年)

光影存真—武夷山•“鄒魯淵源”朱熹故裡、朱子理學發源地

星賢書院是五福國小的一間教室(攝于1980年代)

光影存真—武夷山•“鄒魯淵源”朱熹故裡、朱子理學發源地

修複後的教室作為陳列室開放(圖為2019年)

朱子倉

位于武夷山市武扶鎮鳳凰巷,原名"五福社會倉庫"。1171年8月,在朱琦多次倡導下,建造了"三亭一房"的武夫社會倉庫,後來為了紀念賢者朱為民的功德,又改為"朱子社會倉庫",曆史上被稱為"第一個儒家的經濟繁榮"。它自初現以來已有800多年的曆史,在它的門外留下了一口搶救着人民公務倉庫的井。

光影存真—武夷山•“鄒魯淵源”朱熹故裡、朱子理學發源地

朱子石的前門(攝于1986年)

光影存真—武夷山•“鄒魯淵源”朱熹故裡、朱子理學發源地

朱子倉後門(2019年攝)

光影存真—武夷山•“鄒魯淵源”朱熹故裡、朱子理學發源地

朱子石的内角(攝于2004年)

光影存真—武夷山•“鄒魯淵源”朱熹故裡、朱子理學發源地

朱子石的官方櫻井(攝于2004年)

竹子胡同

這條胡同位于武府鎮、中和坊廣場和儒家廣場的交彙處,當時朱琦和母親從玉溪縣遷入崇安縣五富力,當時第一步就進了胡同,俗稱朱石巷。鵝卵石鋪成的小巷長約兩百米,寬約兩米。後來人們會懷念這種科學實踐的大儒家,是以這條胡同叫竹子胡同。

光影存真—武夷山•“鄒魯淵源”朱熹故裡、朱子理學發源地

竹子巷關(攝于2004年)

光影存真—武夷山•“鄒魯淵源”朱熹故裡、朱子理學發源地

朱子胡同(2004年攝)

興縣老街

興縣古街,是竹子文物最集中的地方,高聳入雲的"興縣書院"、"劉家歡"、"連氏孝節"、"朱子祠"和竹子胡同、五仙井等古建築遺迹。全長1000多米的古街廣場上,什邡門上刻有《天地中秀》、《玉溪盛源》、《資陽流風》、《過頂》、《玉麓園》等曆史名人手寫書籍。

光影存真—武夷山•“鄒魯淵源”朱熹故裡、朱子理學發源地

興賢谷街蜿蜒的街道(攝于2011年)

光影存真—武夷山•“鄒魯淵源”朱熹故裡、朱子理學發源地

興縣古街、"玉麓園""過地"等曆史名人手寫的什邡門十字架。

光影存真—武夷山•“鄒魯淵源”朱熹故裡、朱子理學發源地

五條古街上的五座玄井(攝于2004年)

光影存真—武夷山•“鄒魯淵源”朱熹故裡、朱子理學發源地

興縣老街舊式住宅庭院(2019年攝)

劉的家人

劉氏家族始建于南宋建堰四年(1130年),包括"朱子三父"父親劉子禹、大師劉子軒、嶽父劉應志,其中劉氏五中三賢家族。渭門樓的磚雕藝術精緻,古風依然存在,在五天之鄉最宏偉,最壯觀。

光影存真—武夷山•“鄒魯淵源”朱熹故裡、朱子理學發源地

劉氏家門樓(攝于1986年)

光影存真—武夷山•“鄒魯淵源”朱熹故裡、朱子理學發源地

劉氏的武府家族,被曆史學家稱為侗族的劉氏家族(攝于2011年)

連氏孝節

建于清光緒十六年(1890年),為堂兄劉冠軒的妻子、上司劉勝文蓮的母親的孝道和建造了連壽的孝道。儲存完好的品牌,既有清代的精緻,又保留了明代的傳承。

光影存真—武夷山•“鄒魯淵源”朱熹故裡、朱子理學發源地

連氏的孝道節,帶有"聖旨"字樣(攝于1986年)

光影存真—武夷山•“鄒魯淵源”朱熹故裡、朱子理學發源地

連氏節孝坊,兩面八角形方形牆(攝于2011年)

竹子文化公園

朱子文化園由世界朱總會和福建省新華慈善基金會捐贈興建,位于武夷山市竹子學校校園内,是全國唯一一是以朱子命名的學校。園林中央矗立着朱琦的雕像,園内的各種風光與朱琦及其意義息息相關。

光影存真—武夷山•“鄒魯淵源”朱熹故裡、朱子理學發源地

朱子文化公園與朱琦雕像(攝于2011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