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易憲容:房地産為何不能成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

易賢榮

自1998年我國住房市場采用貨币化配置設定改革以來,房地産市場成為整體經濟增長的動力。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的緩慢,部分與房地産市場調控政策有關。房地産市場往往成為經濟增長的短期刺激因素。正是在這次刺激下,中國房地産市場邁上了一個新的台階,讓房地産市場泡沫不斷被吹起,各種風險不斷積累。

在7月30日的中國共産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有一些關于房地産政策的新提法。即堅持把房子用來居住,不用來投機定位,實行長期的房地産管理機制,不把房地産作為刺激經濟的短期手段。"不要用房地産作為短期經濟刺激的手段",這是一個全新的表述,意味着房地産市場調控政策将發生重大變化,真正讓房地産市場回歸到"堅持住房是用來住,不習慣投機定位"上來的。

"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用來投機的定位"的房地産市場發展原則已經提出了好幾年,也是中國未來房地産市場的發展方向。然而,近年來,為什麼這一房地産市場發展原則并未真正得到落實,或許最根本的問題在于一些地方政府并沒有放棄房地産市場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因為,一些地方政府出台了所謂的房地産調控政策,似乎遏制了房地産市場,實際上變異成地方房地産市場饑渴營銷,目的是在短期内刺激當地經濟增長。是以,越來越多的城市出台房地産調控政策,其房價上漲速度越快。"不要把房地産作為刺激經濟的短期手段"是颠倒地方政府經濟發展的思維。

當然,要認真貫徹"堅持把房子是用來住的,不用來炒的定位,實行房地産長期管理機制,不把房地産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的精神,首先要做的就是把"堅持房子是用來住,不習慣炒的定位"付諸實踐。要做到這一點,不僅政府的房地産調控政策不能信任房價(讓房價由市場供需機制來決定),還要讓現行地方政府的行政管控政策逐漸退出市場,加大房地産市場經濟杠杆控制力度。堅決用稅收政策區分房企投資和消費(如調整房地産交易稅和房産交易所得稅,通過這些稅收政策鼓勵消費者購房,打擊投機購買兩套以上住房),堅決遏制房地産投機,讓房地産市場回歸消費主導市場, 但也要全面收緊金融杠杆(購買第二套超過首付比例,提高抵押貸款利率),利用經濟杠杆将房地産投機者趕出市場。同時,政府還通過土地管理等政策将房地産市場回歸消費市場(即土地拍賣将建為限制住房)等。隻有這樣,房地産市場才能逐漸回歸理性,房地産市場長期管理機制才能逐漸形成。如果說中國的房地産市場是消費主導的市場,那麼中國的房地産市場不僅可以走上持續健康發展的道路,還可以釋放無限的住房需求,房地産市場也可以成為中國經濟長期增長的動力。

(青島大學經濟學院教授)

來源:中國經濟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