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張頤武:“躺平”可以了解,但需要超越

作者:環球網

來源:環球時報

"平躺"這個詞最近在網際網路上變得流行起來,一些年輕人用它來描述他們的處境和心态。這個詞非常生動,有多重含義。在應對的具體問題上,是一種無力感的表現,即外界無所謂影響的感覺,在抽象的生活态度中,有一種想要打開、看穿、而世界沒有意義。"平躺"是一種低欲望,想要獲得一定的舒适感,也是對社會競争的無助。它既有一定的自嘲内涵,又有一些略帶内涵的小小的滿足感。

在一個吃飽相對滿意、年輕人覺得上升通道尚不充分的社會,很容易"平躺"。能夠"平躺"也是食衣雙物的結果,能夠通過相對簡單、耗時較少的工作獲得基本的食衣,同時向上奮鬥,對好處感到不确定。所謂與世無争,往往覺得競争毫無用處;少付,安心,能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一定的舒適,是「平躺」的關鍵。

具有"平躺"心态的年輕人往往是社會關注的盲點。他們不是閃亮的職業精英或藝人,也不是能用一招就能出現的技術官僚,而是普通的年輕人。想要"平躺"其實是希望有某種穩定的當下世界,某種避免當下的鬥争和競争。"平躺"就是覺得奮鬥實作更大的目标可能是不可能的,是以不想努力,而是希望避免衰落,能過上平和的生活。當然,這并不完全舒服,"平躺"對于成功有着沖突的态度,一方覺得自己已經能夠安心地看着,烏雲飄揚,但另一邊依然存在一些微妙而難以言狀的不平淡或諷刺的态度。這也是避免社會壓力和生活挑戰的一種方式。

這樣的想法在一個注定具有相當競争力的社會中具有可以了解的一面。不是所有的年輕人都願意忍受辛苦工作的艱辛。然而,對于個人來說,這種生活态度畢竟是比較消極的。它會扼殺人們的鬥志,傷害人們的精神,讓平凡的人變成一種陰暗的平庸,當然,談起來更難說更多的是自我實作。從社會層面看,"平躺"很難給社會帶來更多的積極力量。那些"平淡無奇"的人将自己平庸歸咎于社會,這不一定是完全合理的。當然,奮鬥并不容易,但現在社會提供的平台和機會是前幾代人無法比拟的。努力可能确實比預期的要少,但一點一點的努力可以變成積極的積累。平時不是平庸,平凡不是灰暗,雖然現代社會要給大家更好的保障,但要讓自己的生活更美好,也需要努力。

當然,社會應該為普通年輕人提供更多的管道和途徑,以獲得更多上升的可能性,使他們的努力得到更多的回報。社會特别要讓他們感同身受,堅持腳踏實地的努力,誠實的工作,才能得到比好的回報。如果每一個進步點都得到相應的認可,那麼勇往直前的激情将逐漸成為社會的主流。這将對促進年輕人超越"平躺"産生積極影響。同時,任何社會和普通年輕人的努力和貢獻,不僅是社會向上進步的最重要因素,也是超越自我、解決人生中諸多問題的現實路徑。避免問題,這些問題是無法解決的。

除了"平鋪平"之外,今天的中國提供了世界上最多的機會和可能性,用熱情的努力,将獲得美好的生活。(作者為北京大學教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