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沉默72小時,馬克龍派人緻電中國,中方一出手,法國感覺災難将至

沉默72小時,馬克龍派人緻電中國,中方一出手,法國感覺災難将至。馬克龍派人緻電中國,表明了怎樣的态度與立場?為何中方一出手,法國就感覺“災難将至”,這一現象反映出了歐洲目前怎樣的現狀?

10月8日,中國商務部正式宣布,自10月11日起,對原産于歐盟的進口白蘭地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保證金比例高達30.6%至39.0%。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商務部對歐盟進口的白蘭地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是在歐盟執意推動對華關稅提案,并于10月4日通過了對華電動汽車加征關稅的決議這一背景下進行的,是以中方此舉也被不少外媒解讀為,中國對歐盟關稅政策的“反制”。

沉默72小時,馬克龍派人緻電中國,中方一出手,法國感覺災難将至

當然,中國商務部此次對歐盟進口白蘭地采取臨時反傾銷措施,是基于對歐盟白蘭地存在傾銷行為的初步認定,以及該行為對國内相關産業造成的實質損害威脅。不過,從現實層面上來看,此舉确實對歐洲白蘭地生産商造成了不小的影響。尤其是對于對華出口量最大的法國來說,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是以,中方反制的消息一出,法國烈酒企業的股價立即遭受重創。而在沉默72小時之後,法國的馬克龍政府也終于坐不住了,派人緻電中國協商此事。10月10日,法國總統外事顧問博納與中央外辦主任王毅進行了通話。

沉默72小時,馬克龍派人緻電中國,中方一出手,法國感覺災難将至

在通話中,博納向王毅闡述了法國對近期中歐經貿關系的看法。他表示,法國高度重視兩國元首達成的合作共識,并強調歐洲堅持戰略自主,緻力于營造公平的營商環境的一員。此外,博納還明确表示,法國無意将中國企業和産品排除在歐洲市場之外,而是希望通過協商找到妥善的解決辦法,以維護中歐經貿關系的穩定和發展。

有意思的是,博納一上來就表示“無意針對中國企業和商品”,這顯然是在對華“服軟”,以此換取中方的手下留情。而對于博納的表态,王毅也表示了贊賞的态度。王毅不僅指出,法國是中國在歐盟内的重要經貿夥伴,還特别強調良性健康的中歐經貿關系,既符合雙方的共同利益,也是推動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并且,雙方都認為中歐不應打貿易戰,而應堅持通過對話和談判來妥善處理存在的分歧。

沉默72小時,馬克龍派人緻電中國,中方一出手,法國感覺災難将至

通過中法之間的這次對話不難看出,中國與歐盟國家并非不能溝通,也并非不能達成共識。然而,歐盟方面卻再三對華挑釁,堅持對中國汽車産業采取針對性措施,即便是一向以“理性”著稱的馬克龍,也隻有在面臨教訓後,才想着給中方打電話溝通。這一方面,是歐洲各國“貿易保護主義”的利己思想在作祟;另一方面,這也展現出西方固有的高傲态度,以及對中國等開發中國家存在的偏見。

事實上,馬克龍政府選擇在此時緻電中方,其中也未免沒有内部博弈的成分。一方面,作為“歐洲領頭羊”,也是支援歐盟對華關稅政策的“急先鋒”,在剛剛投下贊成票之後,法國政府顯然是不想立刻對中國“低頭”的。但另一方面,法國白蘭地生産商認為,中方的反制措施對法國白蘭地行業是“災難性的”,他們呼籲法國政府不應讓他們承擔與其無關的中國“報複”後果。在國内巨大的壓力下,馬克龍政府也不得不考慮民意支援和經濟效益。

不過,中國一出手,就讓法國方面感覺“災難将至”,這也反映出一個現實問題,那就是尋求所謂的“積極脫鈎”是不切實際的。僅僅是白蘭地這一個方面的限制,就已經讓歐洲哀鴻遍野,可以想象一旦完全“脫鈎斷鍊”,歐洲經濟将會遭受怎樣的劫難。而這也正是法方在通話中,強調不尋求與中國進行“貿易戰”的主要原因。

沉默72小時,馬克龍派人緻電中國,中方一出手,法國感覺災難将至

是以,對于中歐之間的貿易博弈,雙方都應保持冷靜和理性。通過加強溝通和協商,尋求互利共赢的解決方案才是正道。而不是一味地采取強硬措施和報複行動,這不僅無助于問題的解決,反而可能加劇雙方的沖突和損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