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港媒:打破壟斷,中國科學家研制出可在火星運作的太空電池

據香港知名國際媒體《南華早報》消息稱,中國科學家們近日宣布,他們成功研發出一種全新的輕便充電電池,能夠在火星極端氣候中使用,并以火星大氣為能源。

港媒:打破壟斷,中國科學家研制出可在火星運作的太空電池

觀察人士指出,這項技術有望在未來火星探索任務中發揮重要作用,減少對傳統燃料的依賴并有效應對火星表面溫度的劇烈波動。

新型電池的工作原理:火星版“燃料電池”

該電池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科研團隊開發,利用類似燃料電池的原理,直接從火星大氣中擷取燃料以生成電能。

研究人員表示,這款電池能夠在零攝氏度下持續運作超過1,350小時,即将近兩個月的火星時間。在火星晝夜溫差可能高達60度的情況下,電池依然能夠正常工作。

港媒:打破壟斷,中國科學家研制出可在火星運作的太空電池

參與該項目的研究人員表示:“這款電池就像氫氧燃料電池一樣工作,隻不過它使用的是火星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氧氣和一氧化碳作為‘燃料’。”

這種方法的一個主要優勢在于,它能夠現場生成電能,大大減少了需要運送至火星的燃料總量,使電池整體重量更輕,便于火星探測器攜帶。

火星的晝夜溫差極大,對任何電池而言都是嚴峻考驗。過去,火星探測任務主要依賴便攜式锂電池、太陽能闆以及核電池來提供動力。

美國的“好奇号”與“毅力号”火星車依賴太陽能和核電池,而中國的“祝融号”主要依靠太陽能闆。然而,火星上塵土堆積常常影響太陽能闆的充電效率。

“祝融号”探測器在火星的“冬眠”正是因為塵土遮蓋了太陽能闆,減少了其接收陽光的能力。

研究人員表示,這種新型火星電池的研發,目标不僅是延長探測器的使用壽命,還在于解決塵土對太陽能闆的影響。未來的火星探測任務可以靈活運用多種能源,減少對單一能源的依賴,提高任務的适應性和靈活性。

港媒:打破壟斷,中國科學家研制出可在火星運作的太空電池

此次的研究不僅是對火星電池技術的突破,還為未來多能源系統的建設打下了基礎。

研究人員表示,團隊希望通過這次的概念驗證,進一步推進固态火星電池的發展,解決低壓下電解質揮發的問題,并完善其熱力與氣壓管理系統。

研究團隊的工作初步奠定了火星探測任務中多種能源協同工作的基礎,這種多能源系統将顯著提高火星探測任務的可靠性與效率。未來,這項技術的應用不僅限于火星探索,還可能會在更廣泛的空間任務中得以運用。

火星電池技術的意義和價值

中國在火星電池技術上的突破,不僅是科研成就的展現,更是中國在全球空間探索領域地位的進一步提升。随着火星探測任務的持續推進,這一新型電池技術有望在未來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長期以來,美國和歐洲在火星探測技術上占據主導地位,其技術壟斷和優勢使得其他國家面臨不小的壓力。

從“好奇号”到“毅力号”,美國在火星任務中頻頻取得成果,而歐洲則在火星軌道探測方面不斷拓展。中國雖在2019年成功登陸火星,但仍然面臨國際競争。

港媒:打破壟斷,中國科學家研制出可在火星運作的太空電池

新型火星電池技術的開發,展示了中國科學家在高精尖技術上的自主研發能力,打破了以往主要依賴進口和借鑒的局面。

中國通過不斷突破火星探索的核心技術壁壘,不僅将逐漸擺脫對外國技術的依賴,還将為未來的太空探索奠定更加自主的基礎。

随着這項電池技術的完善,中國火星探測任務将能更有效地運用多種能源,以確定火星車在不同環境下的持續運作。這不僅延長了火星車的使用壽命,還顯著降低了任務風險和費用。

多能源系統的協同發展,意味着未來的火星探測将更加靈活多樣。例如,火星上塵土覆寫可能會限制太陽能闆的充電能力,但這一電池系統可以通過火星大氣的直接燃料供給模式來補充能量,進而應對各種不确定因素。

此外,中國科學家還希望在固态電池領域做出更大的技術突破,以應對火星低壓環境下電解質揮發的問題。這一技術創新将極大地提高火星電池的适用範圍,并可能推動其他星球的探索任務。

港媒:打破壟斷,中國科學家研制出可在火星運作的太空電池

中國在火星探索領域的穩步推進,不僅是國内科研能力的提升,也是在全球科技競争中的重要一步。在“祝融号”火星探測器成功登陸之後,中國的火星探測計劃逐漸擴充,未來的任務将更具挑戰性。

這種新型火星電池技術,有望幫助中國在火星探索上占據更加有利的位置,特别是在火星資源利用和探索任務持久性方面。

這項電池技術的背後,是中國對太空資源開發的前瞻性布局。從月球探測到火星任務,中國的太空發展戰略不斷拓寬,這不僅僅是科學研究的推進,更是對未來能源、資源利用以及太空生存的提前規劃。

未來,随着中國火星探測技術的不斷發展,中國可能會在火星建立更多的探測器甚至探測基地,為長期的火星探索和開發奠定基礎。

稍作小結

中國科學家的新型火星電池技術,意味着中國在火星探索中的再一次技術更新。

通過靈活運用火星大氣資源以及多能源系統,中國不僅打破了技術壟斷,也展現了強大的科研創新能力。火星電池的發展,将為未來的中國火星探測任務帶來更多可能性,極大提升中國在國際太空探索中的地位。

港媒:打破壟斷,中國科學家研制出可在火星運作的太空電池

從戰略層面看,這項技術不僅對火星探索有深遠影響,更将為中國未來的太空發展提供堅實的技術支撐。随着太空競争日益激烈,中國的火星電池技術為實作更長遠的空間探索目标鋪平了道路。

未來,我們有理由期待,中國将在火星以及其他星球的探測任務中取得更多的突破,為人類在太空中拓展新的生存空間做出更大貢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