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梅花瓶到梅見酒看中國梅花紋千年變遷

中國,梅花的曆史可追溯至數千年前,不僅是自然景觀中的點睛之筆,更是深植于中華文化的精髓之中,承載着豐富的情感與哲學思考。在盛世唐朝,這些承載着深厚文化底蘊的梅花,如同文化的使者,跨越海洋,被引種至日本,不僅豐富了日本的植物多樣性,更深刻地影響了日本的文化與藝術,成為了連接配接兩國情感的獨特紐帶。

從梅花瓶到梅見酒看中國梅花紋千年變遷

清乾隆時期金鑲玻璃梅花簪

據考古發現,河南安陽殷墟出土的銅鼎中盛有碳化的梅核,這些梅核距今已有3200多年曆史,這是梅花在中國古代存在的重要證據。此外,在長沙馬王堆西漢墓中也發現了梅核及記載“脯梅”的竹簡,進一步證明了西漢初期江南地區已有梅樹的栽培和梅子的加工利用。這些曆史遺迹不僅豐富了我們對古代中國梅花栽培曆史的了解,也展示了梅花在古代中國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多種用途。

從梅花瓶到梅見酒看中國梅花紋千年變遷

據《西京雜記》記載,漢初修建上林苑時,各地方主官紛紛獻上各種名貴的果樹和梅花,其中包括朱梅、胭脂梅、同心梅、紫蒂梅、麗友梅等。當時的梅花種類包括江梅和宮粉兩型。西漢末年,揚雄的《蜀都賦》中提到了櫻花和梅花,表明約兩千年前,梅花已被作為園林樹木用于綠化。

從梅花瓶到梅見酒看中國梅花紋千年變遷

宋至元 螺钿梅花插屏

梅花的美麗不僅限于枝頭綻放的刹那,更被巧手的工匠們融入到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瓷器上,細膩流暢的梅花紋飾,以青花、粉彩等技法呈現,不僅增添了器物的美感,更寓意着吉祥與高雅;服飾上,梅花圖案或繡于衣襟,或織于綢緞,随着穿着者的步履輕移,仿佛有暗香浮動,盡顯風雅之姿;家具上,無論是雕花床榻還是屏風隔斷,梅花元素的融入,都使得空間充滿了文人氣息與自然之趣。

到了現代,梅花這一經典元素非但沒有褪色,反而以更加多元化的形式活躍在各個領域。以青梅酒品牌“梅見”為例,其品牌中的梅花符号,正是汲取了中國古代陶瓷器具上梅花紋的精髓。

從梅花瓶到梅見酒看中國梅花紋千年變遷

梅見品牌符号靈感來自古代陶瓷器具的梅花紋

在唐代中期(710年至784年),遣唐使肩負重任,跨越重洋,将珍貴的梅花品種從中國帶回了日本。這個時期,正值日本奈良時代的初期,社會繁榮,文化交流日益頻繁。據史書上的詳細記載,梅花最初傳入日本時,并非因其觀賞價值而受到青睐。相反,人們更加重視它作為食用梅所具備的藥用功效。梅花的果實——梅子,不僅易于栽培,而且其藥用效果顯著,這一點深深地吸引了日本皇室和貴族們的注意。

從梅花瓶到梅見酒看中國梅花紋千年變遷

從食用梅到觀賞梅,梅在日本迄今已有1250 多年的栽培曆史。梅子因其獨特的藥用特性和可口的味道,在日本上層社會中迅速流行開來。皇室成員和貴族們紛紛在自己的領地内種植梅子,并享受其帶來的健康益處。

追根溯源,日本的梅花文化源自于中國,這不僅展現了中日兩國深厚的文化交流,更展示了中華文化對世界的影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