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第16屆金樽獎系列報道 | 中國葡萄酒新勢力:從草原到酒杯,釀造出家鄉深情與文化傳承

2024年,第十六屆金樽獎即将來襲(第十六屆金樽獎招募正式開啟,新意重重不容錯過!)。在此之際,《葡萄酒》雜志推出“中國葡萄酒新勢力”系列人物報道,聚焦推動中國葡萄酒發展的“新勢力”。

他們或是熱衷創新,或是堅持表達自己,不被時代的洪流裹挾,在紛紛擾擾中不忘初心,在四季更疊中砥砺前行。他們是腳下有泥,心中有光的新一代中國葡萄酒人。

第16屆金樽獎系列報道 | 中國葡萄酒新勢力:從草原到酒杯,釀造出家鄉深情與文化傳承

在浩瀚的葡萄酒世界中,有兩個熱愛葡萄酒的靈魂,在内蒙古的廣闊土地上相遇。他們是常微和王皓澤,分别擁有深厚的進口葡萄酒領域背景和多年的葡萄酒釀造經驗。當這兩位志同道合的夥伴彙聚一堂,他們決定将心中的熱忱化為實際行動,共同創立了獨具本土特色的葡萄酒品牌——樂為。

第16屆金樽獎系列報道 | 中國葡萄酒新勢力:從草原到酒杯,釀造出家鄉深情與文化傳承

常微

“蒙古族的音樂總是能深深打動人心,因為這些音樂往往是唱給自己聽的。從蒙古族的智慧中,我們深受啟發,做自己真正喜歡的葡萄酒便成為我們的準則。我們的酒就是為自己而釀,是以‘樂為’便是樂而為之。”常微解釋道,品牌名背後承載着他們對葡萄酒的熱愛與對蒙古文化的敬意。

第16屆金樽獎系列報道 | 中國葡萄酒新勢力:從草原到酒杯,釀造出家鄉深情與文化傳承

王皓澤

品牌的Logo設計融合了傳統與現代的美學理念,同樣展現了對蒙古族文化的尊重。Logo前部分的蒙文設計靈感來源于遠古岩畫中的“鹿”和“羊”,寓意着對自然的敬畏;後部分的漢字“樂為”則以手寫體呈現,其形态略顯笨拙,如憨厚的笑容一般,這正是團隊希望堅守的處世原則。

第16屆金樽獎系列報道 | 中國葡萄酒新勢力:從草原到酒杯,釀造出家鄉深情與文化傳承

樂為的葡萄酒誕生于内蒙古托克托縣,一個坐落在北緯40度、海拔1000米的葡萄種植區。盡管這裡冬天寒冷嚴酷,需要将葡萄藤埋入土中以抵禦寒風,但艱苦的環境并未阻擋兩位創始人對品質的追求。在他們看來,釀酒不僅是對風土的尊重,更是觀念與技藝的表達。是以,他們根據産區風土條件為基礎,盡量将葡萄原料做出自洽與高品質的表達。

第16屆金樽獎系列報道 | 中國葡萄酒新勢力:從草原到酒杯,釀造出家鄉深情與文化傳承

蒙古族文化對樂為的影響不僅展現在品牌哲學上,更滲透到每一款産品的設計之中。其中,一款廣受好評的普潔馬瑟蘭桃紅葡萄酒,其設計靈感即源自于紀錄片《蒙古草原,天氣晴》中堅韌又可愛的蒙古族小女孩普潔。她的形象成為了酒标,講述着自然、家鄉和文化的故事。

今年,樂為正式走出内蒙古,邁向更廣闊的市場。從成都糖酒會到深圳Wine to Asia展會,這個年輕的品牌憑借其獨特的風味和文化内涵赢得了廣泛的認可。這份認可不僅是對産品的肯定,更是對品牌背後情感和文化價值的認同。

第16屆金樽獎系列報道 | 中國葡萄酒新勢力:從草原到酒杯,釀造出家鄉深情與文化傳承

“我們就想着做一個内蒙古自己的品牌,為大家帶來優質的葡萄酒,也為自己的家鄉做點貢獻。”常微如是說。在樂為,每一瓶葡萄酒都不僅僅是一種飲品,它是一種文化的傳遞,一種精神的展現,一種對家鄉深沉愛戀的表達。

這就是樂為的故事,一個關于釀造、傳承與創新的故事。

文、編 | 藍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