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話題:
美國同學說中國食物裡有味精吃後不舒服,他們為什麼會有這種偏見?
你說奇不奇怪,中國菜那麼好吃,他們卻對味精有點“怕怕”的。
一提味精,臉色就變了。這到底是咋回事兒?
是的,不用着急諷刺人家,确實有很多人吃多了味精不舒服,并不是看到配料表的原因,而是能明顯感到吃的東西不鹹,但很渴,啥時候能在外面吃到清淡健康的飲食?要求不高,不要讓我灌一肚子水就行了
我算是知道為啥好多人會覺得吃了味精不舒服了,原來是因為做了8年的中餐廚師都搞不清楚鹹味是從哪兒來的,還以為隻要用其他調料,不用食鹽,就不用擔心鈉離子太多,就以為再放味精也無所謂了。
那你們是沒見過真的味精過敏的。我一朋友在外面吃菜但凡帶味精的吃完必頭疼,以至于她現在叫外賣都得買那種私廚單獨做的。
天然醬油在發酵過程中會自然産生氨基酸态氮,這其中大部分都是谷氨酸。
通俗的講,古法天然醬油和蚝油裡面就是有味精成分的。
人體不能合成的八種氨基酸當中也沒有谷氨酸。谷氨酸本身就是一種你自己的身體每天都在自主合成的東西。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美國人不愛吃中餐很正常。不過恐怕就是單純的吃不慣,和加不加味精沒什麼關系,美國人最愛吃的薯片裡味精也不少,這個應該是常識了。
是以,味精這事兒,說到底就是文化差異鬧的小誤會。
感謝各位看官的支援和關注!我們評論區見,一起探讨更多有趣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