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醫:氣血好的人,大多有這5個特點

作者:掌上金牛

生活中,面色紅潤的人,會被形容為氣血充足;反之,若面色萎黃、精神憔悴,則可能收獲一句“你該補補氣血了”。

在中醫眼中,哪些表現說明人的氣血還不錯呢?

中醫:氣血好的人,大多有這5個特點

《生命時報》(微信内搜尋“LT0385”即可關注)邀請中醫專家告訴你答案,并教你幾招養足氣血。

受訪專家

全國名中醫、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婦科主任醫師 尤昭玲

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中醫科主任 隋晶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心血管病四科主任醫師 徐京育

“氣血”到底是什麼

《黃帝内經》中說:“人之所有者,血與氣耳。”意思是說,氣血是生命的根本,如果把人體比作一台運轉的機器,氣血就是最根本的動力。

指的是使人體發揮作用的動力,來源很多,有來源于父母的先天之精氣、來自飲食的水谷之精氣,和存在于自然界的清氣(氧氣),它們通過肺、脾、腎等髒腑生理功能的綜合作用而生成。

所謂“血”,一是指流動在脈管中的“血液”,具有營養和滋潤全身的生理功能;二是指與“氣”同在的運作載體。

中醫理論中,氣與血互相依賴,氣能生血,血能載氣。女子以血為本,一生中耗血失血比男性要更多,對于女性而言,氣血更為重要。

5個特點說明氣血還不錯

如果有以下幾個表現,說明你的氣血還不錯。

中醫:氣血好的人,大多有這5個特點

1

眼睛明亮

對照鏡子觀察一下自己的眼睛,氣血充足的人,黑眼珠轉動靈活、光彩有神;白眼珠是滋潤、明亮、無充血的;内外眼角也是紅潤光亮的。

眼睛浮腫、暗淡無光,或者眼睛内部顯得渾濁,眼睛經常幹澀,則是氣血不足的典型表現。

2

胃口不錯

氣血狀态還可以從脾胃功能鑒别,脾為人體“氣血生化之源”,如果脾胃運化能力差、吸收“受限”,相當于掐斷了氣血的來源。

如果三餐規律,胃口應該是不錯的,到飯點就有饑餓感,不會經常處于飽脹、沒食欲的狀态。

3

不脫發

氣血充足的人面色紅潤、皮膚光滑、毛發潤澤、關節靈活。

皮膚、頭發幹枯無光澤,脫發,則是氣血不足的表現。

4

思維靈活

“心主血脈”,又主管人的精神活動。氣血充足的人思維靈活、不會經常忘東忘西,能較好地應對外界繁雜的資訊。

如果氣血不足,可表現出心慌氣短、健忘、頭暈、耳鳴、不喜嘈雜環境等。

5

比較好動

氣血充足的人平時好動,喜歡折騰,身體不容易感到疲乏;人可能“坐不住”,動起來才會舒服。

很多人年輕時敢想敢幹,有沖勁,年齡大了就逐漸喜歡安靜。換句話說就是“年輕人血氣方剛”,原因在于氣血充足。

三件小事最耗氣血

全國名中醫、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婦科主任醫師尤昭玲表示,日常生活中,三個“壞習慣”最容易損耗氣血。

1

三餐不規律

比如,經常不吃早餐或吃宵夜;常吃外賣,暴飲暴食,用零食點心代替正餐。

中醫:氣血好的人,大多有這5個特點

2

久坐不動

中醫認為“久卧傷氣、久坐傷肉”,相反,動則生氣。下班回家在沙發上一躺數小時,周末久躺不動,其實都很傷氣血。

3

長時間使用電子産品

中醫認為“久視傷血”,會出現肝血虛的情況,表現為眼睛幹澀、視力模糊等。

氣血不堵就是補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心血管病四科主任醫師徐京育表示,随着年齡增長,氣血難免會逐漸流失,這是人體衰老的規律。

補養氣血,實際上是最大限度地放緩氣血流失速度,氣血不堵就是補。

1

把運動變成像吃飯一樣的習慣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人隻有在不斷運動中,才能讓經絡處于疏通狀态,令體内的血管保持彈性,讓氣血運作更加通暢。

每天必須給自己留下足夠的運動時間,半小時左右,每周堅持四五次。

2

堅持泡腳

泡腳是調整氣虛血虛和體寒等問題的最好方法,長期堅持泡腳有助補氣血。一般泡至全身發熱、微微出汗即可,不宜出大汗。

徐京育稱,有的人泡腳後上半身發熱出汗、下半身不出汗,這是氣虛的表現。對于血虛的人(表現為眼睛幹澀、面色萎黃、失眠多夢、健忘心悸等)來說,堅持泡腳可以改善血液循環。

3

好心情至關重要

心情不好會引發胃腸功能失調,久而久之,身體生化氣血缺少源頭,就會導緻氣血不足。

另外,平時要少吃寒涼食物,細嚼慢咽,養好脾胃;多曬太陽,陽氣足了氣血自然改善。

4

嘗試練練站樁或八段錦

尤昭玲建議,大家可以試試站樁,它能疏通經絡、暢通氣血、鍛煉精神。站樁需記住三個要素,即下盤要穩、中盤要充、上盤要松。

中醫:氣血好的人,大多有這5個特點

5

不盲目進行食補

補養氣血,最常用的藥食同源之品有紅棗、枸杞、山楂等。

不過,氣血虧虛的人,往往不單表現為氣虛或血虛。有時純靠“補”難以起效,有的人甚至“虛不受補”,一補就“上火”。最好請正規醫院的中醫師辨證體質後再進行食補。

6

睡夠睡足

最好在晚上11點前睡覺。“人卧則血歸于肝”,熬夜會消耗身體氣血。如果休息不夠,身體虧虛大于修複,就會出現氣血不足。▲

(生命時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