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50歲男子腦梗送醫,次日離世,醫生含淚苦勸:炒菜3種調料要少放

作者:婷說健康科普
50歲男子腦梗送醫,次日離世,醫生含淚苦勸:炒菜3種調料要少放
【本文聲明:本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切勿對号入座。】

張偉是一名50歲的高中教師。那天晚飯後,他突感頭暈、惡心,伴有右側肢體無力。家人見狀,連忙将其送往醫院。

50歲男子腦梗送醫,次日離世,醫生含淚苦勸:炒菜3種調料要少放

急診醫生接診後,立即給張偉做了全面檢查。

"患者血壓180/100mmHg,心率96次/分;神經系統查體示右側肢體肌力3級,右側Babinski征陽性。

"醫生分析道,"結合頭顱CT示左側基底節區低密度影,考慮急性腦梗死。"

50歲男子腦梗送醫,次日離世,醫生含淚苦勸:炒菜3種調料要少放

張偉入院後完善相關輔助檢查:血正常、生化、凝血功能未見明顯異常;頸動脈彩超示雙側頸動脈内膜增厚,斑塊形成;

心電圖考慮冠心病可能;MRI示左側基底節區急性梗死竈。

即便全力搶救,張偉的病情仍在惡化。第二天淩晨,他突發呼吸心跳驟停,搶救無效,宣告不治。

50歲男子腦梗送醫,次日離世,醫生含淚苦勸:炒菜3種調料要少放

得知噩耗,主治醫師王凱禁不住潸然淚下。

"作為一名高中教師,張偉工作繁忙,經常加班備課,沒日沒夜地工作,飲食也不規律,愛吃重口味、高脂肪的食物。

"王醫生悲痛地說,"如果他平時能注意飲食、戒煙限酒,多運動,或許就不會發生這種憾事了。"

50歲男子腦梗送醫,次日離世,醫生含淚苦勸:炒菜3種調料要少放

張偉的不幸遭遇,再次敲響了亞健康的警鐘。

據統計,大陸每年新發腦卒中近300萬例,死亡率高達20%,嚴重影響患者生存品質和家庭幸福。

而在諸多危險因素中,不合理膳食恐怕是最容易被忽視的"元兇"之一。

50歲男子腦梗送醫,次日離世,醫生含淚苦勸:炒菜3種調料要少放

很多人在烹饪時,為追求口感,往往不惜重油、重鹽、重糖,殊不知這"三重"調料,正是高血壓、高血脂、動脈粥樣硬化的"幫兇"。

鹽、油、糖,看似柴米油鹽醬醋茶中微不足道的存在,實則暗藏健康殺機。

50歲男子腦梗送醫,次日離世,醫生含淚苦勸:炒菜3種調料要少放

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很多人難以擺脫應酬、加班的束縛,生活方式漸趨不健康。久而久之,血壓、血糖、血脂"三高"齊聚,腦血管病變也就"近在咫尺"了。

50歲男子腦梗送醫,次日離世,醫生含淚苦勸:炒菜3種調料要少放

張偉的悲劇告訴我們,面對腦卒中,我們決不能掉以輕心。

适度運動,每天堅持3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戒煙限酒,保證充足睡眠;定期體檢,早發現早幹預。

對于高危人群,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慢性病患者,更應在醫生指導下規範用藥,定期複查,控制危險因素。

50歲男子腦梗送醫,次日離世,醫生含淚苦勸:炒菜3種調料要少放

一旦出現突發頭痛、眩暈、言語不清、肢體無力等症狀,要高度警惕腦卒中可能,及時撥打120,争取寶貴的搶救時機。

在快節奏的生活中,很多人往往忽視了飲食起居的細枝末節。

作為醫務工作者,我們除了救死扶傷,更要未雨綢缪。

50歲男子腦梗送醫,次日離世,醫生含淚苦勸:炒菜3種調料要少放

同時,我們也要加大慢病管理力度,優化診療流程,為高危人群提供更加精準、個性化的管理服務,進而最大限度地降低腦卒中的發病率和病死率。

對普通群眾而言,要提高健康自覺,從日常點滴做起,管住嘴,邁開腿,控煙酒,保睡眠。

隻有醫患聯手,攜手并肩,才能共築健康長城,讓更多生命綻放精彩。

50歲男子腦梗送醫,次日離世,醫生含淚苦勸:炒菜3種調料要少放

寫在最後

讓我們以此為鑒,關注飲食,關愛生命,用實際行動诠釋對健康的承諾。

或許,人生沒有彩排,但我們可以提前演練;即便逝者不能重來,但幸存者可以善待;縱然生命難以預期,但健康可以提前準備。

50歲男子腦梗送醫,次日離世,醫生含淚苦勸:炒菜3種調料要少放

對此,您有什麼想說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留下您的看法!

參考文獻:

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腦血管病學組.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8[J].中華神經科雜志,2018,51(9):666-682.

國家衛生健康委腦卒中防治工程委員會.中國腦卒中防治報告2018[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

#頭條創作挑戰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