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域"見滬派江南⑤ :“濱海港塘”泛橫波

作者:看看新聞

上海鄉村風貌空間結構“六域”中的“濱海港塘”地貌,主要位于浦東、奉賢東部地區,地勢相對高亢,不斷外擴建立的海塘線域明清後開挖潮溝。開墾鹽田的曆史,造就了“縱塘為幹、橫港為齒梳”的水系肌理。浦東新區川沙新鎮的純新村,藏着“橫波”的意象。

"域"見滬派江南⑤ :“濱海港塘”泛橫波

浦東新區川沙新鎮純新村,好幾條河流在此自西向東橫貫,幾乎都以“竈港”命名,背後是上海數千年的海水制鹽曆史。中國建築上海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進階工程師、注冊城鄉規劃師田景華介紹:“東西向就是往東邊、靠海邊,挖了一條橫向的,我們說現在叫竈港。然後再垂直在整個造港,做一個縱向的塘,這樣把海水再引進來。在兩邊就是做鹽田,然後慢慢的形成了整個竈港鹽田地貌。”

純新村的母親河——七竈港,就是這若幹橫港中的一條。浦東大大小小的村落依水而居也因水而興。從清朝水利圖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這一由制鹽形成的獨特地貌:東西走向的主河道,似波浪般向前層層推開,而這“波浪”之間留下的是生生不息的聚落延續。

"域"見滬派江南⑤ :“濱海港塘”泛橫波

因海鹽生産和運輸所需,曆史上鹽民曾開挖大小河道200多條,橫向竈港因河道寬闊延續了生産、航運等主要功能,縱向鹽塘就變為服務居民的生活河塘,人們逐水而居,50條河道幾乎貫穿純新村的每一條道路,橫波梳狀的鄉村肌理保留至今。

"域"見滬派江南⑤ :“濱海港塘”泛橫波

年過八旬的王炎昌,至今還留着祖上留下的搖橹,在他記憶中,小時候家家戶戶出行、運輸都離不開船。“當時每戶家裡都有一艘小船。大的船、小的船出去撈草,出去買東西,出去钆米......到什麼地方都是靠這些小船,新娘子也是靠坐船來的。”

他家的祖屋也引起了規劃師們的興趣,從空中俯瞰,屋子形似米鬥、四面圍合,更為安全;而雙坡絞接的屋頂,則有利于減少受風面積,也友善雨水流下。這就是典型的絞圈房,房子的“庭心”處,還保留着200多年前設計精巧的“排水設施”。

"域"見滬派江南⑤ :“濱海港塘”泛橫波

“别人是肥水不流外人田,中間放個缸,我們上海是屬于又有台風又多雨,是以屋檐下過來的水我們要很快時間把它排出去。我們可以看到,在院子最低點設有排水設施,旁邊就是河,從這個方向排出去,下面還設有陶管。”中國建築上海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規劃院院長,注冊城鄉規劃師、國家一級注冊建築師楊崛介紹。

祖屋裡還能看見特殊的“蚌殼窗”,又叫“明瓦窗”。經過打磨的蚌殼,不僅用作裝飾、還能反射透光照亮整間堂屋。純新村村民王德昌回憶說:“我們小時候在這裡爬進爬出,這裡一抽,這裡一開,小的時候頑皮就從這裡爬出來。上面這個窗戶往上一翻,這個往上一放,它不會掉下來。”

"域"見滬派江南⑤ :“濱海港塘”泛橫波

除了這些本土智慧,發達的水運和優越的地理位置,讓純新村有着别處村落沒有的海派風情。七竈老街保留着海派集鎮韻味,村裡還有一處修建于19世紀的聖心天主教堂,這是浦東現存規模最大、保留最完整的天主教堂。規劃師劉歡告訴記者,聖心天主教堂屬于江南傳統的建築風格和古典哥特式的風格相融合的風貌,目前還在正常使用,具有很大的曆史文化價值。

經過規劃設計院的專家調研,純新村被認為是橫波狀風貌肌理中,一個最為典型的最小單元切片。未來,這裡會在原本鄉村肌理上,進一步挖掘其“林水路田宅”融為一體的海派水鄉特色。“它整個的空間格局的話可以叫做一水、兩宅、三林、四田,是一個非常典型,也非常有特色風貌的村落。”上海市浦東新區規劃設計研究院工程師賴志勇評價。

"域"見滬派江南⑤ :“濱海港塘”泛橫波

如何通過鄉村振興把林地跟水稻資源相融合,把林地的發展也能做出一點特色,純新村黨總支書記夏耀明表示:“比方說通過利用教堂西方的婚禮模式,跟林下的草坪婚禮模式相融合,能把我們現有的資源,林地的資源,包括現有的存量的資源,能帶動起來,做出一張會客廳的名片。”

"域"見滬派江南⑤ :“濱海港塘”泛橫波

​川沙純新單元涵蓋12個行政村,總面積超過23平方公裡,未來規劃将充分挖掘鹽業文化曆史底蘊,營造河港交錯原野妙境,同時活化老街、教堂、絞圈房子等曆史文化要素,傳承古今融合,中西合璧的建築韻味。

看看新聞記者: 陳慧瑩 邢穎

編輯: 尤穎慧

攝像: 張鷹 徐進

責編: 虞之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