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兩場沖突标志着西方“道德破産”!

作者:華語經緯

新冠疫情最嚴重期間,西方國家富人與窮人之間、西方國家與南方多數國家之間,在疫苗與有關藥品配置設定不公正和不平等,充分暴露資本主義制度弊端、資本主義正處在何去何從的“十字路口”。

俄烏沖突和巴以沖突爆發後,美西方不斷拱火,不斷向一方提供武器和援助,企圖通過代理人戰争削弱甚至搞垮另一方,從中獲利。俄烏沖突和巴以沖突加劇标志美西方“道德破産”、加速美西方全球霸權走向終結。

美西方為維護全球霸權地位,都在大幅度增加軍費、擴軍備戰。“全球南方”國家要高度警惕并采取有力措施,應對美西方可能挑起更大規模戰争或地區沖突、破壞世界和平與發展。

這兩場沖突标志着西方“道德破産”!

全球新冠疫情發生後,世界報業辛迪加網站2020年10月12日發表世界經濟論壇創始人兼執行主席克勞斯·施瓦布題為《新冠肺炎疫情過後的資本主義》的文章提出:“我們需要以開放的心态重新評估我們全球經濟體系中過時的東西。其中最主要的是新自由主義意識形态。自由市場原教旨主義侵蝕了勞工的權利和經濟安全,引發了去監管逐底競争,并促成了新的大規模全球壟斷。“疫情促使世界重新審視資本主義”。

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2021年9月17日發表作者阿德拉·蘇利曼題為《佩洛西稱資本主義沒有為美國經濟發揮“應有的”作用,需要改進》的文章介紹,時任美國衆議院議長南希·佩洛西17日在倫敦發表演講時說,資本主義沒有為美國經濟發揮應有的作用,需要對它進行改進。

她說:“我們有這樣一種體制,在這種體制下,一部分人的成功來自對勞工的剝削,以及對環境和其他方面的剝削,我們必須糾正這種現象。”《日本經濟新聞》2023年9月25日發表該報前編委玉利伸吾題為《為什麼現在要改造日本式“資本主義”?》的文章介紹,日本式資本主義始于明治時代以後對西方制度和技術的引進,采取股份制公司和銀行的機制,奠定了現代工業社會的基礎。

但是,20世紀90年代以後,日本經濟持續出現增長低速和勞動生産率低迷,呈現出“失去的30年”。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承認,迄今為止的做法無法很好地應對貧富差距擴大等弊端以及氣候變化等問題。作者認為:“日本式資本主義”難脫困境。

西班牙《起義報》網站2023年9月27日發表中歐大學教授戴維·卡拉斯題為《德國的資本主義模式陷入危機》的文章介紹和分析,德國社會市場體制受到嚴重破壞。受到俄烏沖突的影響,德國出口導向型資本主義模式陷入危機,歐洲最大經濟體德國工業生産自2015年以來累計下降8%,“屬于德國制造以及德國在制造和工程領域卓越成就的偉大時代即将結束”。

國内各行業罷工事件此伏彼起。“現實情況是,在資本主義模式下,無論是不是新自由主義模式、制度、政治、意識形态都有可能遵循不同的變化軌迹,引發各種緊張局勢和沖突沖突。而未來将出現兩種情況,要麼在德國和歐盟層面出現新的制度、政治和意識形态,那麼這一體系徹底崩潰。”

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2024年3月10日發表美國紐約大學副教授萊夫·韋瑟比題為《認為資本主義糟糕?這位經濟學家說資本主義已死》的書評介紹,希臘前财政部長以及希臘與歐盟債務危機的談判代表亞尼斯·瓦魯法基斯在《技術封建主義,是什麼殺死了資本主義》新書中認為,資本主義的天平已經向一種新形式的封建主義傾斜。

美西方自俄烏沖突和巴以沖突以來實施的政策和行為加速美西方“道德破産”和“孤立”,兩場沖突加劇成為加速美西方全球霸權走向終結的轉折點。香港亞洲時報網站2024年3月29日發表作者阿德裡爾·卡森塔題為《西方就是這樣終結的》文章介紹,随着美國卷入俄烏沖突和加沙沖突,匹茲堡大學名譽教授、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國際問題進階研究員邁克爾·布倫納在回應香港亞洲時報網站問時答:在烏克蘭問題上,這是一個根本的地緣戰略錯誤,已經産生了負面的道德後果:為了削弱和邊緣化俄羅斯,50萬烏克蘭人被當作炮灰做出了犧牲,國家也遭受了實體破壞。巴勒斯坦事件令人震驚的特點是,不道德的政府精英願意默許以色列在過去5個月裡犯下了暴行和戰争罪行,這對西方的地位和全球影響産生了深遠影響。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在西方以外世界人民眼中的地位正在消失。

塔斯社羅馬2024年4月8日報道,意大利外交部副部長埃德蒙多·奇列利認為,如果(西方)采取更柔軟、更圓滑的政策,烏克蘭沖突本來有可能避免。他說:“如果你奉行帝國主義政策,其他人就會變得更加強硬。

也許,要是當初我們對俄羅斯采取另一種政策,烏克蘭戰争本來有可能避免。”奇列利表示:“更柔和、更圓滑的外交政策能促進和平。強硬、咄咄逼人的帝國主義政策總是導緻負面結果。”美西方國家背信承諾,美國主導北約不斷東擴到俄羅斯家門口引發2022年俄烏沖突。北約等30多個國家不斷提供武器和援助,破壞俄烏通過談判解決争端。美國政客與軍工複合體互相配合、利用俄烏沖突大發戰争财、賺得盆滿缽滿。

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2024年2月20日發表作者湯姆·費爾利斯題為《烏克蘭戰争 何以利好美國經濟?》的文章透露,俄烏沖突兩年多以來,美國國防和航天領域的工業産值增長17.5%。拜登政府證明,在950億美元的追加國防預算中,有607億美元被指定用于烏克蘭,其中64%實際上流回到美國國防工業。沃爾夫研究公司的軍事工業分析師邁爾斯·沃爾頓指出,過去幾年的軍工業投資相當于之前20年的投資。

沃爾頓說,美國國務院最近表示,在截至2023年9月份的一年時間裡,美國有800多億美元的重大軍火交易,其中500億美元軍火去向是歐洲國家,這個交易規模是曆史正常水準的五倍多。拜登政府官員表示,配置設定給涉烏的資金正在重建美國國防工業基礎、啟動和擴大武器彈藥生産線。

兩年多來,美國裹挾歐洲從煤炭、石油、天然氣、運輸到金融等各個領域對俄羅斯已經進行10多次制裁。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進階代表何塞普·博雷利2024年4月4日承認,制裁無法搞垮俄羅斯經濟。俄羅斯疆域遼闊,面積1707.54萬平方公裡,各種自然資源極為豐富,是全球唯一能夠做到資源完全自給的國家,其已經探明的資源儲量約占世界資源總儲量的21%,高居世界首位。

與此同時,“全球南方”國家不僅沒有參與美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制裁,而且繼續加強與俄羅斯的經貿合作。西班牙《日報》網站2024年3月17日發表作者裡卡多·米爾·德弗朗西亞題為《俄羅斯以能源和制衡美國為旗幟,向全球南方傾斜》的文章介紹,西方的孤立政策迫使俄羅斯放棄其歐洲使命,亞洲正成為其經濟的主要市場。專家認為,俄羅斯向全球南方以及西亞、南亞和中亞的傾斜具有戰略性和長期性。

日本《每日新聞》網站2024年2月13日發表作者宮川裕章題為《俄羅斯經濟如何頂住西方制裁》的文章介紹,俄聯邦統計局資料顯示,2023年俄經濟增速達到3.6%(高于西方七國集團各國經濟增長水準)。普京總統在2023年12月的記者會上表示:“對俄羅斯經濟來說這是一個很好的名額。國民生活平穩,經濟取得增長,總體來說我們做得不錯。”

“美國拱火,歐洲埋單,是俄烏沖突背後美國犧牲歐洲利益換取一已私利的真實寫照。”兩年多來,歐洲國家不斷向烏克蘭提供武器和援助,不斷揮舞對俄制裁大棒,不僅讓歐洲大陸重燃戰火,而且蒙受巨大經濟損失。西班牙《起義報》網站2024年3月12日發表作者埃德爾韋托·洛佩斯·布蘭奇題為《被捆住手腳的歐盟》的文章介紹,據歐盟統計局等機構資料,由于歐盟已經對俄羅斯實施13輪“制裁”,歐盟已經損失1850億歐元。

歐盟應美國要求而減少進口俄羅斯天然氣。歐盟統計局一份檔案顯示,歐盟月均天然氣進口額已升至152億歐元,其中液化天然氣進口額為77億歐元、管道天然氣進口額為75億歐元,此前這兩項進口額分别為36億歐元和23億歐元。歐盟兩年内在這方面的支出達3040億歐元,多支出1850億歐元。美國“趁火打劫”高價向歐洲兜售能源,大發橫财。法國總統馬克龍曾公開抱怨,美國賣給歐洲的天然氣價格比美國本土市場售價高出3至4倍。美國《華爾街日報》刊文指出,歐洲能源危機的大赢家是美國。

德新聞電視訊道網站2024年2月21日報道,德國經濟研究所所長馬塞爾·弗拉茨舍爾對《萊茵郵報》表示:“在烏克蘭戰争進行兩年後,德國付出的經濟損失可能遠超2000億歐元。”英國《衛報周刊》2023年10月6日一期封面文章介紹,正如德國總理朔爾茨所說,俄烏沖突是劃時代的轉折。

自2023年10月巴以沖突半年多來,以色列在加沙地帶的軍事行動已造成超過3.3萬人死亡、逾7.5萬人受傷。聯合國警告,約110萬加沙群眾正面臨災難性饑餓危機,加沙總人口230萬,其中85%的居民被迫淪為難民。“加沙的苦難每時每刻都在加劇”。

美國《時代》周刊網站2024年4月3日發表作者亞絲明·塞爾漢題為《以色列及其盟友如何失去全球信譽》的文章介紹,美國參議院外交關系委員會的主要民主黨議員克裡斯·範霍倫承認,華盛頓在有指控稱以色列可能犯下戰争争罪的情況下堅定支援以色列,招緻廣泛批評,認為美國隻是有選擇地揮衛“基于規則的國際秩序”,例如在烏克蘭和加沙。

他說:“世界各國特别是南半球國家認為,美國在這個問題上實行雙重标準,這顯然對大陸在世界上的地位産生了影響。”總部設在美國的國際政策研究中心負責政府事務的副總裁迪倫·威廉姆斯說:“在5個半月的戰争中,以色列對其全球地位造成的損害比之前55年的占領還要大。”他指的是以色列自1967年以來對巴勒斯坦領土的軍事占領。

半年多來,從聯合國安理會、聯合國大會到其他國際組織分别提出要求以色列停止在加沙地帶戰争的議案,幾乎都被美國否決或反對。2024年4月5日,聯合國人權理事會通過一項決議,呼籲各國停止向以色列提供武器,美國又投了反對票。因為美國是以色列所需武器的主要供應國。根據美以2016年簽署的協定,美國将在2019年至2028年為以色列提供總計380億美元的軍事援助。而美國會參議院在2024年2月又通過總額達953億美元的緊急預算法案,其中約140億美元用于援助以色列。

據美國現任和前任官員披露,巴以沖突爆發後,美國政府已經秘密通過100多筆單獨軍售向以色列輸送大量武器;美國近日又準許向以色列提供價值25億美元的25架F-35A戰鬥機及配套發動機,并授權向以色列提供超過1800枚MK-84和500枚MK-82炸彈。

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2024年3月17日發表作者史蒂夫·亨德裡克斯題為《随着加沙戰火延燒,美軍足迹擴大到中東各地》的文章指出,在逐漸結束了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永遠的戰争”後,如今,加沙戰争或成為美國又一場“永遠的戰争”。

美國國會衆議院2024年4月20日準許援外法案,這項950億美元一攬子軍事援助計劃包括援助烏克蘭610億美元和以色列130億美元。烏克蘭總統和北約歡迎美國援烏法案。美國這項軍事援外法案被批“破壞全球穩定”。19名投票反對進一步援助以色列的國會進步核心小組成員20日說,如果國會在加沙人道主義危機中繼續提供軍事援助,“我們将成為這場悲劇的同謀”。

他們在一份聯合聲明中說:“我們投票反對第8024号法案,就是投票反對提供更多進攻性武器,這可能導緻拉法和其他地方更多平民被殺。”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站20日報道,當美國國會議員們在通過這項軍事援外法案後走出國會大廈時,一群拿着揚聲器的抗議者喊道:“國會,國會,你們不能躲起來,我們指控你們種族滅絕!”

俄烏沖突和巴以沖突加劇加速美西方“道德破産”、“失去全球信譽”和陷于空前孤立,加速美西方全球霸權地位終結。英國《展望》月刊2024年1-2月号(提前出版)發表美國耶魯大學法律及曆史學教授塞缪爾·莫因題為《美國的敗落》的文章原文提要:“冷戰結束後,得意洋洋的美國誓要以新型國際秩序上司全人類。但加沙和烏克蘭這兩場沖突暴露出,美國從沒有這麼衰弱。”莫因認為:“2023年10月7日将作為美國全球角色的轉折點而載入史冊。”

美西方大國為維護全球霸權地位,都在大幅度增加軍費,都在繼續增強軍事實力。德國《南德意志報》網站2024年2月13日發表題為《2.2萬億美元用于武器》的文章介紹,國際戰略研究所稱,全球國防開支已增至創紀錄的2.2萬億美元。這家英國智庫在倫敦釋出其年度《軍事力量對比報告》時解釋說,這相當于增加了9%。

報告比較,全球國防開支的50%左右來自北約國家,其中美國占最大份額,達41%,俄羅斯約占5%。美國外交政策聚焦研究計劃網站2024年2月27日發表美國昆西治國方略研究所進階研究員威廉·哈通題為《戰争對你和經濟都沒有好處》的文章認為,美國政客“軍事推動繁榮論”别有用心。文章揭露:“美國2024年财年軍費預算達8860億美元,是二戰以來的最高水準。這比越南戰争或冷戰期間最高的年度(軍費)預算高出許多。”

美國《新聞周刊》網站2024年2月13日發表題為《美國空軍公布“大國競争時代”的重大改革》的文章介紹,美國空軍周一公布了一系列重大政策,其目的是在“大國競争時代”保持優勢。一份新聞稿顯示,這24項決定——包括短期和長期計劃——旨在對空軍和太空軍進行“重新塑造、重新規劃重點、重新優化”。1945年日本軍國主義戰敗投降後相當長期間,日本軍費開支占其國内生産總值之比沒有超過1%。岸田政府決定在從2023年度開始的5年時間将軍費開支翻番,達到43萬億日元,占日本GDP比重提高到2%。

日本《每日新聞》2024年3月27日發表題為《内閣準許戰鬥機出口将令日本和平國家形象遭受質疑》的社論,日本憲法學者批政府“背離和平主義”。美日正在強化“軍事同盟”。美國要求北約其他成員國将軍費開支占其GDP的比重提高到2%。據鼓博新聞社網站2024年2月17日報道,德國軍費開支或增至占GDP的3.5%。歐盟外交與安全進階代表何塞普·博雷利認為,為增加武器彈藥的生産,企業“需要的不是發展戰略,而是具體的軍事訂單”。他說,歐盟必須擴大生産武器的财政支出,加強軍事能力。

“全球南方”國家要吸取曆史教訓,要提高警惕并采取有力措施,應對美西方國家可能挑起更大規模戰争 或地區沖突,破壞世界和平與發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