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年人的破産三件套,占兩樣就危險了

作者:藝境
中年人的破産三件套,占兩樣就危險了

作者:洞見eleven

有位投資人說過:

“中年人永遠是離破産最近的一群人。”

中年,上有老、下有小,這是一個保持着微弱平衡的階段。

一次意外,一場大病,一次工作變動……都足以使一個中年人一夜返貧。

是以,中年之路一定要慎之又慎。

以下這三種破産行為,一定要好好警惕起來,占兩樣就危險了。

01

富豪式消費

《時代郵刊》裡有句話:“一個人過度裝點面子,就會拖累日子。”

欲望可以無限膨脹,但人的财富是有限的。

當你的物欲超過了你的能力,你辛苦賺的錢,就會被虛榮心一點點榨幹。

作家甘一有個堂哥,四十來歲,一直在某工廠打工。

雖說薪資不高,但養家糊口綽綽有餘。

可幾年來,堂哥一家生活非但沒什麼起色,甚至還欠下了十多萬的外債。

原來,堂哥人很“大方”。

每次一發工資,就呼朋喚友去消費,先去飯店吃頓好的,再去KTV嗨一晚。

在一聲聲恭維中,一個月掙的錢,就這麼花去了大半。

不僅如此,堂哥還很“講究”。

渾身上下穿的用的,無一不是名牌,手機更是非最新款不用……

為了充面子擺闊,堂哥無節制地花錢,最終淪為中年破落戶。

沒有足夠财力,就敢對齊高端消費。

這樣“精緻窮”的消費觀,就如同深淵。

其實,我們身邊也有太多這樣的人:

上下班隻坐網約車,中午外賣,下午星巴克,每天固定消費一兩百,到孩子要報興趣班卻隻能刷信用卡;

平時無聊就網購,一沖動就下單,到逢年過節想給兩邊老人買點東西卻不得不一再比價;

愛上了說走就走的旅行,一張機票,周六去,周日回,打卡過不少城市,可到親人有個意外,竟連住院費都拿不出……

聽過一句話:

“年薪幾十萬、上百萬,不會存錢,還是會輸給生活。”

人到中年,本就擔子重重,若再毫無節制地花錢,一旦意外和風險來臨,就可能壓垮你整個人生。

中年人的破産三件套,占兩樣就危險了

02

飯局式社交

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問題:“生活中有哪些殘忍的真相?”

其中一個高贊是:“成年人之間的社交,99%的付出與投入都是無用的。”

很多人總是會花很多時間去維系所謂的“圈子”,給生活安排各種飯局、酒局。

但事實上,推杯換盞過後,這些所謂的朋友也不過是在微信清單裡無聲地躺着,并不能成為你真正的朋友。

而為獲得這段關系,把飯局當社交,掏空了錢包,拖垮了身體,實在是得不償失。

作家阿何,曾寫過老馬的故事。

幾年前,老馬入職了一家新公司,為了能盡快融入,但凡有飯局他必定參加。

一些剛認識的新客戶,他也會有事沒事約個飯。

那幾年裡,老馬幾乎每周都有3場以上的飯局,每次都要應酬到深夜才散場,偶爾興緻來了,還要喝到淩晨。

因為常年喝酒應酬,老馬一度入不敷出,家庭關系也很緊張,最後還被查出“三高”,且患有嚴重的痛風。

混到中年依舊沒什麼積蓄,還落了一身病的老馬這才明白,之前的一個個局,不過是一場場虛假的熱鬧。

人到中年,最大的安全感,不是推杯換盞間的“人脈”,而是銀行卡裡那個可觀的數字。

在經濟上失敗,你的整個人生就會坍塌。

一位女讀者曾向作家連嶽抱怨,說自己的老公特别熱衷社交。

每個月發的工資,基本都用在了社交上。

如果妻子阻攔,兩個人就會發生劇烈的争吵,因為在老公看來,聚會是為了拓寬人脈。

可幾年過去了,老公本事沒見長,也沒能存下錢,依然在吃着老本。

連嶽最後有句話說得特别好:

“人脈是由你的能力決定的,天天混飯局的人,不過是在為自己的能力不足找理由。”

真正活得通透的人,都戒掉了飯局,把精力和時間用在“刀刃”上。

尤其是承擔着家庭瑣碎的中年人,心裡更是有一本清楚的賬。

花在教育上的錢,投在醫療中的保險,哪一個不比空洞無物的熱鬧成本效益更高。

飯局,不會擴充你的人脈,豪爽換不來義氣,面子也換不來實際。

把有限的精力、财力,花在更值得的事上,才是中年人真正的成熟。

中年人的破産三件套,占兩樣就危險了

03

擺爛式創業

資深人力經理@喬薇講過一個求職者的故事。

應聘者45歲,曾是北京一家中小型企業的高管,年薪三十萬左右。

因為跟上司理念不合,一氣之下,選擇了離職。

之後有過兩次創業經曆,不過最後都以失敗告終。

第一次是開便利店,賠了四十萬。

接着又開火鍋店,又賠了八十萬,把準備買房子的首付款賠光了。

兩次創業,敗掉了夫妻倆以及雙方父母幾乎所有的積蓄。

無奈之下,他隻能再次投身職場,去小公司尋找機會。

目前投的崗位,一個月基本薪資四千多,結果仍然被PASS掉了。

中年失業加破産,絕對是每個中年人心頭的噩夢。

每天一睜眼,就是一串數字湧入腦海的年紀,現實卻是四面楚歌。

普通人掙點錢不容易,如果把創業當成不甘平庸的借口,人生隻能不斷滑落深淵。

無獨有偶,一名知乎匿名網友也有過類似的經曆:

今年四十出頭的他,年輕時憑借名校光環,進入了網際網路大廠。

因為受不了沒日沒夜地加班文化,就辭職了。

那時恰逢“地攤經濟”火熱,他覺得擺地攤時間既自由,收入又不錯。

是以用家庭僅存的一點積蓄,在菜市場附近支起了一個面線糊攤。

可沒想到,堅持不到三個月,小攤車就挂到了閑魚上,還負債了大幾萬。

原來,憑着一股子沖動就開幹的他,根本沒有考察過市場。

苦撐一段時間後,時間和金錢都耗去了大半,最後隻得铩羽而歸了。

世界是很殘酷的,對中年人,更是毫不客氣。

辭職創業,就意味着被拍打為零。

曾經工作中的地位和資源,會逐漸崩塌和斷層;

沒還完的車貸和房貸,就是一個個要填的深坑;

上有老下有小,生活除了天倫之樂,還有不小的負擔……

在這一刻,一切都會變成更真實的樣子。

那些幸福美滿,也會因缺錢突然傾覆。

我們都是摸爬滾打的普通人,沒有誰敢輕易斷了收入。

一言不合就裸辭創業,其實與擺爛無異。

相反,在工作中穩得住,不輕易創業,才是中年人最該有的自覺。

中年是輸不起的年紀,每一步都如履薄冰。

既怕腳下打滑,還怕踩着命運埋下的雷。

唯有修好己身,節制消費、精簡社交,用心的經營日子,才能找到生活的突破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