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周鴻祎向雷軍要車被婉拒!“雷軍說我不會開車,小米SU7不适合我,等小米做SUV版時再推薦”【附新能源汽車行業競争分析】

作者:長江雲
周鴻祎向雷軍要車被婉拒!“雷軍說我不會開車,小米SU7不适合我,等小米做SUV版時再推薦”【附新能源汽車行業競争分析】

(圖檔來源:小米汽車)

4月20日,360創始人、董事長周鴻祎發微網誌稱,“參加網際網路30周年座談會,和老朋友雷軍交流。雷總問,360樓下來送車的是不是都排隊了,有沒有眼花缭亂?我說都是車圈友商和老朋友支援,大家都在向小米學習營銷。我問雷總小米SU7這麼火,是不是也送我一部體驗一下?雷總表示他仔細研究了我的選車标準,我不會開車隻坐後座,小米SU7是給追求駕駛樂趣的使用者設計的,不适合我,等小米做SUV版時再給我推薦。”

周鴻祎曾在公開場合坦言,他至今連駕照都沒有,更不用說開車了。“在汽車領域,我完全是個小白,與在座的許多老司機相比,我連駕照都沒有,更别提開車了。”

近日,“周鴻祎換車”引發關注。周鴻祎發視訊稱決定賣掉邁巴赫600,換上國産的新能源智能網聯車,并喊話車企提供“體驗用車”。蔚來汽車、小鵬汽車、極越、極氪等車企積極響應,小鵬汽車更是把小鵬X9送到了360公司樓下。周鴻祎說360公司樓下都快成車展了多家車企排隊送車上門給老周體驗。

雷軍婉拒周鴻祎提供小米SU7要求在情理之中,網友誇其一如既往的高情商。

自上市以來,小米SU7引發了多次熱門話題并登上熱搜榜。小米汽車引起全民關注,汽車行業迎來了新的“流量時代”。而小米汽車的熱銷為車企和汽車行業成功展示了一次科技巨頭全新的網際網路營銷案例。

但汽車分析師申強卻認為,在激烈的價格戰下,純電轎車的市場容量其實是有限的,當消費市場回歸理性後,小米汽車強敵環伺的境地會更為清晰。“

回看新能源汽車行業競争分析:

2022年,比亞迪市場佔有率占比最大

2022年,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中,市場佔有率最大的企業是比亞迪,占據了31.7%的市場佔有率,遠超其他品牌。上汽通用五菱和特斯拉中國的市場佔有率均為7.8%。而造車新勢力方面,蔚來、小鵬和理想三家企業的市場佔有率合計達到6.9%,占比仍然較低。

周鴻祎向雷軍要車被婉拒!“雷軍說我不會開車,小米SU7不适合我,等小米做SUV版時再推薦”【附新能源汽車行業競争分析】

從現有企業競争來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競争程度相當激烈,頭部企業效應顯著,進入市場争奪一席之位難度較高。從潛在競争者的角度來看,新能源汽車行業屬于技術密集型和資金密集型産業。初創品牌在最初幾年可能一直處于虧損狀态,例如“蔚小理”等。然而,近年來值得關注的是,“手機系”企業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布局具有較大優勢。主要原因是,目前新能源汽車已不再僅僅是裝有锂電池或其他新型動力來源的汽車,而是融合了新能源和智能化的新能源智能汽車。

周鴻祎向雷軍要車被婉拒!“雷軍說我不會開車,小米SU7不适合我,等小米做SUV版時再推薦”【附新能源汽車行業競争分析】

新能源汽車代表性企業産銷情況

從産能方面來看,2023年,大陸頭部新能源汽車制造商的在建和已有工廠情況如下表所示。小鵬和理想汽車的生産基地數量較多,均達到5個。蔚來汽車的新橋智能電動汽車産業園産能較大,單個産業園的産能達到100萬輛。相對而言,大部分新能源汽車生産基地的産能在10萬輛至40萬輛之間。

周鴻祎向雷軍要車被婉拒!“雷軍說我不會開車,小米SU7不适合我,等小米做SUV版時再推薦”【附新能源汽車行業競争分析】

比亞迪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表示,新能源汽車行業已經步入激烈的淘汰賽階段。他指出:“中國新能源汽車經曆了20年的培育和壯大,目前正進入一個周期性的調整階段,企業需要迅速形成規模效應和品牌優勢。”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歐陽明高認為,2030年将是新能源革命的“爆發期”。他認為,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車将會協同發展,新能源汽車将推動新能源的發展,而新能源反過來将助力電動汽車成為真正的新能源汽車。

近日,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發文稱,新能源汽車和儲能行業在過去兩年保持高度繁榮,對電池的需求穩步增長,但新能源車用電池的裝車比例有所下降。由于鎳和钴的價格偏高,導緻三元锂電池和磷酸鐵锂電池的增長呈現差異化趨勢。随着續航裡程更長的産品增加,三元電池需求有所回升,而磷酸鐵锂電池的占比從67%下降到61%。受政策推動影響,增程式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持續增長,而純電動車型的增長勢頭疲軟,預計電動車的電池需求增長速度将低于整車總量的增長速度。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産業研究院《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産業研究院還提供産業大資料、産業研究報告、産業規劃、園區規劃、産業招商、産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等解決方案。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等任何公開資訊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内容,需要擷取前瞻産業研究院的正規授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更多企業資料、企業資訊、企業發展情況盡在【企查貓APP】,成本效益最高功能最全的企業查詢平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