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動察:降本增效,特斯拉另辟蹊徑采用新方式組裝汽車

作者:動點科技
動察:降本增效,特斯拉另辟蹊徑采用新方式組裝汽車

特斯拉正在引入革命性的“拆箱”方法,在最終組裝之前同時組裝關鍵部件。一個世紀前,亨利·福特引入移動裝配線,徹底改變了汽車生産,這一概念永遠改變了制造業,讓汽車走向大衆。今天,我們正處于另一場制造業革命的邊緣,這次由特斯拉上司。

該公司正試圖通過即将推出的價值 25,000 美元的汽車徹底改造電動時代的裝配線。被稱為“拆箱”的新生産工藝可能會從根本上改變整個行業。它涉及一家沒有裝配線的工廠,員工數量大幅減少,但自動化程度顯着提高。拆箱應該可以讓從内到外制造汽車成為可能,而不是像以前那樣從外到内,進而不僅生産速度更快,而且成本也更低。

據稱,特斯拉本身已邀請行業分析師參觀位于奧斯汀的 Giga Texas 工廠,以推廣新的生産方法。投資銀行 Evercore ISI 分析師克裡斯·麥克納利 (Chris McNally) 的一份報告現已透露了一些細節,但不多——該項目内部也稱為“NV9X”,基本上是秘密的,由埃隆·馬斯克本人控制。

即将推出的緊湊型車型将首先在德克薩斯州的 Giga 工廠生産,然後在目前正在建設中的 Giga 墨西哥工廠生産。它還可能在格倫海德的裝配線上下線。最近,有傳言稱特斯拉已停止開發帶有方向盤和踏闆的緊湊型車型,轉而專注于同一平台上的 Robotaxi。盡管馬斯克已宣布将于 8 月 8 日推出 Robotaxi,但目前很難說特斯拉是否會真正放棄更傳統的模式。

動察:降本增效,特斯拉另辟蹊徑采用新方式組裝汽車

靈活的子產品化生産代替線性裝配

特斯拉不斷突破生産技術的界限——别人在思考,特斯拉在做。例如,大規模鑄造巨大的壓鑄零件,以減少生産車架所需的複雜性和步驟。然而,特斯拉也因其公告而聞名,并且在某些情況下,還因放棄已釋出的公告而聞名——例如,其 Robotaxis 就是這樣。馬斯克已于2022 年 10 月确認,特斯拉正在為小型電動汽車開發一個新平台,生産成本将大幅降低。然而,目前尚不清楚他打算使用哪些方法将成本減半。

美國行業咨詢公司Caresoft此時開始尋找線索。據德國商報報道,幾周前在柏林舉行的 VDA 會議上,Caresoft 展示了其對特斯拉“拆箱”原理的研究。報道稱,Caresoft 根據特斯拉在投資者日的示範,“煞費苦心地重新繪制”了一張生産流程圖。結果是:特斯拉建造新工廠的成本可以降低 30%,進而在美國節省近 5 億美元。采用新的子產品化建造方法,生産本身應該會變得更便宜,因為所需的人員減少了 40%,而且汽車的制造速度可以加快 25%。特斯拉此前曾表示為 30%。

動察:降本增效,特斯拉另辟蹊徑采用新方式組裝汽車

這些子產品是生産邏輯的核心。例如,沖壓工廠中的房間隻生産側闆、車門和其他單獨部件并進行噴漆,而不是生産車身外殼、将其整體噴漆,然後在車輛中安裝驅動器和内飾等部件。同時,地闆面闆以及前後元件是在鑄造廠中使用千兆鑄造技術獨立制造的。在組裝過程中,人員和機器人根據帶有電池的基闆來建構車輛的内飾。由于身體尚未成為障礙,這項工作對人來說更符合人體工程學,并且可以通過機器人更輕松地實作自動化,進而降低成本。

同時,與複雜的内燃機相比較小的電動機被預先組裝在前部和/或後部元件中,并且在将這些元件連接配接到地闆面闆之前連接配接底盤。隻有在最後才連接配接大側闆和車身的其餘部分。

也就是說,特斯拉創新生産方法的核心是“拆箱”制造系統。這種新方法通過采用子產品化、更靈活的架構,突破了具有百年曆史的線性裝配流程。與傳統的生産線不同的是,車輛在傳送帶上緩慢前進以順序添加零件,特斯拉的拆箱系統以類似于組裝樂高積木的方式組裝汽車。元件在專用的子裝配區域中組裝在一起,僅在最後階段才組裝在一起。

然而,目前尚不清楚特斯拉打算如何解決與這種生産方法相關的一些挑戰。例如,車架和車身部件必須在末端穩定地連接配接,而不損壞已經組裝好的内部——在安裝其他部件之前完成車身的焊接工作并非沒有道理。如果将單獨塗漆的部件連接配接在一起,而不是在浸漬槽中同時塗漆,不僅顔色會存在細微差别,而且腐蝕保護也可能會受到損害。

動察:降本增效,特斯拉另辟蹊徑采用新方式組裝汽車

機器人也會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

該未裝箱的系統将大大降低車輛生産成本。據估計,制造成本可削減多達 50%,進而能夠在規模小得多的工廠制造車輛。這種效率部分歸功于先進的機器人技術,例如 Optimus Bot,它提高了營運效率和安全性,同時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制造靈活性。

特斯拉引入拆箱制造系統不僅僅是一種技術進步,更是一種成本進步。這是一項戰略調整,旨在鞏固特斯拉在快速發展的汽車領域的地位。通過大幅降低成本和提高生産效率,特斯拉不僅旨在與中國電動汽車制造商競争,而且還為全球汽車生産制定了新标準。

特斯拉的方法可以作為制造業未來的藍圖,挑戰既定規範并鼓勵其他行業重新考慮自己的生産方法。正如福特的裝配線成為工業制造的标志一樣,特斯拉的拆箱系統可能成為下一個生産時代的代名詞,其特點是靈活性、效率和可持續性。

從本質上講,特斯拉為電動汽車所做的事情就像亨利·福特為汽油汽車所做的那樣:使其變得易于使用、價格實惠且适應現代世界的需求。當我們見證制造業曆史的新篇章展開時,特斯拉的創新精神顯然不僅僅在于創造尖端的車輛;它還涉及重塑 21 世紀的汽車生産。

一月份,馬斯克表示,特斯拉在新入門級車型的開發方面“取得了很大進展”,并将其“革命性制造系統”描述為“比世界上任何汽車制造系統都先進得多,而且遙遙領先”。 ”

對于開箱方法的所有潛在節省,它仍然未經證明,并且需要特斯拉采用全新的組裝工藝,這可能會導緻延誤。然而,如果特斯拉實作其目标,它可能會加強其在電動汽車市場的控制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