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将樂縣:種稻全程機械化 山壟田地苗青青

作者:東南網
将樂縣:種稻全程機械化 山壟田地苗青青

日前,在将樂縣白蓮鎮大裡村,永興農業專業合作社社員正操作無人機進行田間作業。

将樂縣:種稻全程機械化 山壟田地苗青青

日前,在将樂縣萬安鎮萬安村,村民利用農機搶抓農時,進行插秧作業。

東南網4月7日報道(福建日報記者 羅昱倫 通訊員 董觀生 黃言亮 文/圖)

核心提示

清明時節雨紛紛,春耕備耕正當時。連日來,在将樂縣白蓮鎮永興農業專業合作社,打土機、水稻育苗播種機已開足馬力運轉,理事長楊勇正和社員一起為今年的春耕備耕工作忙碌着。“春耕開始之前,我們就已經收到了不少服務訂單。多虧了這些農機,讓備耕的準備效率提升了許多。”楊勇滿臉笑意。

地處閩西北的将樂縣,是典型的山區農業縣。全縣17.9萬畝的耕地中,山壟田和梯田占比高達60%以上。耕地條件差、農業勞動力不足的現實情況,使得部分鄉鎮存在不同程度的耕地撂荒現象。“誰來種地、怎麼種地”成為制約農業發展的一大難題。

農機技術的發展與應用,帶來山區農業發展新動力。針對丘陵地區水稻生産發展短闆,近年來,将樂縣凝聚多方合力,深化機藝融合,推動形成水稻生産機械化、推廣方式創新化、服務方式市場化的發展格局,讓山壟黃土地再次煥發綠色生機。

2024年3月,将樂縣憑借水稻生産全程機械化的亮眼成績入選農業農村部第一批農業生産全程機械化示範縣建立名單(主要農作物類)。

敢于吃螃蟹的人

“張主任,今年的現場會啥時候開?新技術記得先給我們用用。”一大早,農戶魏成傑便興沖沖地敲開了将樂縣農業機械化發展中心主任張玲的大門。

作為将樂縣成傑種養專業合作社的理事長,魏成傑喜歡新鮮事物,對鑽研嘗試新技術很有熱情。敢于嘗試的他盡管不被了解,甚至被貼上“不踏實、不靠譜”的标簽,仍初心不改,終因一次“出乎意料的收成”令人刮目相看。“2021年春耕時,因為托管别人的田,沒時間管自己的田,隻抽空用直播機播種,用無人機施肥、除草,收成竟比那些種糧‘老把式’還要好,他們非常吃驚,都纏着我分享經驗,這可都是新農機的功勞。”魏成傑饒有興緻地分享着,眉眼間盡顯得意。

如果說大膽嘗試新技術的魏成傑是“第一個吃螃蟹”的勇敢者,将樂縣農業機械化發展中心主任張玲無疑是為勇敢者“第一個捉螃蟹”的人。

自2006年來到中心工作以來,她便開始了水稻生産機械化、現代化的探索。2011年将樂縣引進機插秧技術,雖令效率有所提升,但山壟田複雜的地形條件讓技術推廣受到限制。“應該為農戶提供更多模式選擇。”

2018年,羅錫文院士團隊在江西開發出水稻直播機的消息激起了張玲的興趣。她聯合農技部門,迅速集結一支由農機、農技專家及合作社負責人組成的團隊前往考察。水稻直播機的使用可以省去育秧、插秧等麻煩步驟,比起機插秧的效率又提升不少,這一考察結果令衆人十分滿意。可也有人表示擔憂:“東西好是好,但是咱們那裡的山地用得了嗎?”

“能不能用,也得先試試再說。”2019年5月,将樂縣引進示範推廣水稻直播機,在白蓮鎮開展試驗示範種植20畝。農機、農技專家技術指導組一邊為農戶提供全程跟蹤技術指導,一邊依據實際情況總結規範技術路線。10月驗收時,示範片平均畝産609.7公斤,比該田塊往年平均畝産增加幹谷45公斤。試驗獲得成功,将樂縣成為福建省率先引進水稻直播機的縣區。

“當初直播機推廣資料上所列出的适用地區并不包含福建省,我們示範成功後,院士團隊也感到十分驚訝。”張玲說。

水稻直播技術的應用,成為将樂縣山區水稻機械化種植難題的破局開端。在農機、農技部門人員的技術攻關下,根據縣域内不同地形地貌和氣候條件,逐漸形成機插秧、機械穴直播、無人機飛播三種機械化栽培模式,針對早稻等不同稻作類型制定了不同的機械化技術路線,機械化種植從機插秧“單選項”轉變為技術模式“多選項”。

直播間裡看“直播”

想要耕好農戶的田,先得赢得農戶的心。新技術如何獲得大家的認可,成為機械化推進的關鍵所在。“我們依據時節,在耕作開始前舉辦現場會,為農戶介紹新農機與新技術。”對這個問題,張玲給出相應解法。

突如其來的疫情,卻打亂了原有計劃。2020年初,各地釋出了禁止人員聚集的通知,準備多時的現場會面臨停擺危機。可農時不等人,錯過耕種時節的推介将失去意義。技術推廣似乎走進了死胡同。

一籌莫展之際,張玲找到将樂縣融媒體中心尋求幫助,提出一個“大膽”的想法:能否運用技術手段,把錄影機搬進田間地頭,用一場“雲上水稻直播推介會”為新技術“帶帶貨”?在對相關細節方案進行商讨後,雙方都認為值得一試。

田地裡直播農事,在全省範圍内都是頭一回。福建省農業機械推廣總站也對這個新路子很感興趣,幫助将直播間的二維碼連結推廣給各地農業相關部門,一場“直播間裡學技術”的别樣現場會拉開帷幕。

新嘗試收獲滿堂彩。直播間内對于各種新農機的讨論不斷刷屏,線上累計觀看人數近13萬人,打破了傳統機具推廣的“天花闆”。“一場線下現場會最多能來100人,原本預計能有500人觀看直播就算完成目标。”張玲興奮地說,在直播結束後,陸續有來自北京、内蒙古的農機部門打來電話,詢問相關新經驗,将樂縣一時間成為農機推廣備受矚目的地方。

直播推介大獲成功,還受益于各業務部門協調合作的新方法。以往,與農耕相關的農機、農技、植保、種子、土肥分屬五個業務部門,各自承擔技術示範和推廣任務。可對單一作物種類而言,單項技術的應用成效遠不如多項新技術疊加應用顯著。近年來,将樂縣改變過去單項技術推廣做法,積極開展農機“1+N”融合示範推廣,在深化機藝融合的基礎上,注重示範田的品種選擇和田間水肥管理,“1+1>2”的效果反映在增産的水稻上,赢得了農戶們的交口稱贊。

如今,每次現場會俨然成為農戶們翹首以盼的“嘉年華”:2023年在萬安鎮舉辦了全市首屆機收減損大比武和全縣首屆機插秧技能大賽,稻田化身賽場,既為機手們提供展示技能的舞台,又讓農戶們能更直覺感受不同品牌、型号機械的作業效果。今年,一場人與農機間的“插秧比賽”正在醞釀之中。

“每年的推廣方式都經過精心策劃,為的是能不斷給農戶新鮮感,吸引他們持續關注。”張玲說,“推廣的核心,是改變農戶的固有觀念,讓他們能夠信任農機,使用新技術。”

做給農民看,幫着農民幹

機械化生産方式憑實力赢得農戶認可,楊勇正是其中一員。

2019年現場會,作為收割機機手的他約上三五好友前往參加,現場的各類農機讓他大開眼界。受到觸動的他随後和朋友成立了合作社——将樂縣白蓮鎮永興農業專業合作社,并主動與張玲聯系,希望承包20年農機中心的示範田種植工作。

“農機的使用可以大大提升作業效率,做給農民看,幫着農民幹,發揮我們的力量,讓山區田地重新‘綠’起來。”楊勇說。

這正是近年将樂縣農業發展的縮影。針對“誰來種地,怎麼種地”這一現代農業發展難題,将樂縣創新打造以農機合作社為主題的“農耕保姆站”,為小農戶提供水稻“耕、種、收、防、烘”全程機械化服務,令農耕出現全新改變。

農機耕種,讓土地“活”起來。山壟田以前主要靠人工耕作,如今鎮上多是留守老人,“不好耕、沒人耕”是田地撂荒的一大原因。“大型機器不好進入的地塊可以用無人機飛播,機插秧能提升30%産量。智能化裝置為活用土地帶來新對策。”楊勇說。

據了解,2023年,将樂縣農機合作社複墾撂荒地及零星土地6000餘畝,受益農戶1260餘戶。

規模經營,讓收成“漲”起來。以往,農戶的田地面積小且分散,生産效率低。交由合作社進行社會化管理,可對種植作物、耕作時間與耕作模式進行統一規劃,便于合作社農機前往進行統一服務,形成規模化效應,令農耕生産更加集約化。

據測算,同一耕地上,同一時間種植同一水稻品種,連片托管面積達30畝以上,機械作業成本降低10%,全程托管服務畝均節本增效在150元以上。

“培養一支懂農機、會栽培的複合型人才隊伍,為農機化可持續全面發展提供保障,是我們下一步的發展目标。我們将圍繞水稻生産全程機械化抓重點、補短闆,推動農業機械化全面、高效發展,為保障糧食安全貢獻‘将樂力量’。”将樂縣農業農村局局長餘芳順說。

記者手記

轉變觀念 因地制宜

福建日報記者 羅昱倫

推進農業生産全程機械化,破局的關鍵何在?面對這個問題,将樂縣農業機械化發展中心主任張玲給出的答案并不複雜:轉變觀念,因地制宜。

引進技術,不能隻是“拿來主義”。任何一項新技術、一台新農機,都有它相對的适用範圍。如果不加甄别改造,隻管“拿來”,結果通常會事倍功半。立足地域實際情況,在進行研究調試的基礎上,對其進行“本土化”改造,讓新事物“服水土”,才可發揮最大效果。根據不同大小的山壟田,推廣團隊将原本固定耕作十行的直播機進行加寬或縮減,使其更好适應縣域内不同地塊,推動水稻直播技術在縣域内的廣泛應用。原本一台播種機隻能用于一個作物播種,完成全季多種作物的播種作業需要購買多台播種機,易造成資源的浪費與閑置。團隊通過與農機生産商積極協商、合作,最終改進出通過切換模具實作“一機多點傳播”的新型播種機,成功實作降本增效。

推廣技術,切忌隻顧“一推了之”。農業機械化能否推廣的重中之重,不在于是否有先進的技術,而在于能否改變農戶傳統的思維模式。隻有獲得農戶的接受與認可,新技術、新機器方有用武之地。為此,将樂縣一方面不斷突破千篇一律的推介方式,采用線上直播、線下推介、農機操作比賽等創新形式,持續給予農戶新鮮感,吸引他們主動了解新農技。另一方面,通過邀請農戶觀摩示範田種植全過程,并通過購機補貼等相關政策扶持,讓農戶親眼見證新技術帶來的産量提升,親身感受降本增效帶來的看得見、摸得着的經濟效益,促使他們從“勸着用”到“主動用”,激發出農業生産新活力。讓“沉睡地”變身“緻富田”,保障糧食安全,助力鄉村振興。

繼續閱讀